老饞遊記

我是老饞,不是腦殘。從小生來一張饞嘴,去過很多地方,嚐過很多美食,但還是覺得家鄉的味道最好。家鄉的味道是一種情感。它包含了家人的愛,家的溫暖,和對故鄉的懷念。正因為有這種深厚的感情,即使我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還是覺得家鄉的味道最特別的。
正文

難忘之路 第一部 第九章 專案追緝小組

(2025-10-10 17:34:53) 下一個

第九章 專案追緝小組
陸東煤礦第三勞改隊監獄辦公室裡,高隊長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腳底下的木板被踩得吱吱作響。他的眼神焦灼不安,不時向門外張望,等待礦坑搜救隊傳回消息。

空氣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住了,濃稠得讓人喘息都成了奢望。窗外,陰雲壓得低低的,像一塊巨大的鉛板,沉沉地蓋住了整個礦場。牆上那隻老掉牙的掛鐘,慢悠悠地走著,時間在這兒像拉長了臉,每一聲“滴答”,都像鐵鎚砸在心窩子上,敲得人心慌。
突然,刺耳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沉寂,高隊長如臨大敵般猛地抓起麥克風:」喂喂!是!是的!礦長,您好!「 他的聲音因緊張而略顯顫抖。

」是的,是的,我們已經嚴格按照礦總部的指示採取了一係列緊急措施,請礦黨委放心。「高隊長語氣充滿了諂媚,小心翼翼地回應著,生怕說錯一個字:」是的,第三礦的搜救隊已經全麵展開行動,正在礦井塌方現場進行地毯式搜索「。

高隊長小心翼翼地回應著,怕說錯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猛力推開。一名獄警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他的臉上寫滿了驚慌,呼吸急促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高隊長!「獄警用顫抖的聲音報告:」緊急情況!我們在五號豎井附近發現了兩名犯人丟棄的礦燈,在小河邊的灌木叢裡發現丟棄的勞改服。種種跡象表明,他們很可能已經從豎井逃走了!「

這個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擊在高隊長心上,隻覺得胸口一陣劇痛。瓦斯爆炸事故和犯人逃脫的事件接連發生,這些棘手的麻煩事像是一張無形的網,正在將他層層包圍,新上任就遇到這麼多的麻煩事。高隊長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他大步走向牆邊,取下掛在那裡的手槍,動作乾脆俐落。當他轉身麵對獄警時,眼神中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威嚴:」全體獄警立即集合,馬上趕往五號豎井現場!「

他深知,這次行動事關重大,絕對不容有失。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追捕,必須搶在逃犯逃得更遠之前把他們抓回來!


高隊長帶領一群追捕的獄警,吉普車的輪子碾得地麵直冒煙,風馳電掣地往五號豎井撲去。路兩旁的莊稼漢們,扛著鋤頭,瞇著眼,歪著脖子,稀奇古怪地嗆著這群全副武裝的傢夥,像一陣黑風似的捲過去。

初春的風冷冷颼颼的夾著黑乎乎的煤塵,在礦區那片空蕩蕩的天底下打著旋兒,呼呼作響,好像老天爺也在喘粗氣。

煤礦區錯綜複雜的地下岩層中,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豎井。這些豎井像是礦場的呼吸孔,深深紮入地下。隨著開採區域的不斷擴大,一些老舊的豎井逐漸被廢棄,隻作為通風和緊急逃生通道。


高隊長帶著獄警趕到五號豎井,井口周圍雜草叢生,幾盞沾滿煤灰的礦燈和印有醒目」勞改「字樣的安全帽淩亂地散落一地。豎井口仍在往外冒著縷縷白煙,空氣中瀰漫著瓦斯爆炸後的刺鼻硫磺味。

隊長緊鎖眉頭,銳利的目光掃視四周。現場一片死寂,隻有幾隻警犬焦躁不安地在地麵上來回嗅探,不時發出低沉的嗚咽聲。突然,一隻警犬劇烈地掙紮起來,急於掙脫獄警手中的皮繩,執意要往不遠處的村莊小河邊奔去。

追捕小組跟著警犬來到河邊,在雜草叢中發現了兩套沾滿泥水的勞改服。警犬在河岸邊來回轉圈,似乎失去了追蹤的方向。湍急的河水無聲地流淌,彷彿在嘲笑警犬的無能為力。

高隊長仔細打量著周圍的地形,喃喃自語道:「這兩個狡猾的傢夥究竟能逃到哪裡去?附近的村子裡可都有民兵把守,如果他們發現了逃犯,肯定會立即送到勞改隊來。」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不確定,像是在試圖說服自己。

高隊長深吸一口氣,轉身對獄警下達命令:“立即返回三坑辦公室,向上級匯報最新情況。我要馬上調閱這兩名犯人的詳細檔案,隻有了解他們的一切,才能預測出他們可能的逃跑路線。”

高隊長將這兩份檔案反複翻閱,眉頭越皺越緊。他習慣性地摸出煙盒,抽出一支香菸叼在嘴邊,卻遲遲沒有點燃。窗外的天色漸暗,暮色如同一層薄紗籠罩著整個礦區。辦公室的煤油燈發出微弱的光,在牆上投下搖曳的影子。

符國祥,男,29歲,曾在中緬邊境的外五縣農村下放勞動,家庭成分地主,因現行反革命罪被判處十年,加上追加的五年,共十五年徒刑,屬於重刑犯。

苗鬆林,男,25歲,江蘇人,屬於流動人員,長期在全國各地流竄,無固定住所。他的背景讓追捕工作變得異常複雜,幾乎無從下手。

高隊長在檔案上特別註明:如果該犯從中緬邊境越境逃跑,追捕工作將麵臨極大困難,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

高隊長將檔案重重合上,發出"啪"的一聲響。他知道,這不僅是簡單的追捕行動,更是考驗他能力的重要時刻。夜色漸深,但他預感到,這將是一個不眠之夜的開始。

高隊長的表情格外嚴肅,他深知事態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 同誌們,”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們必須立即向上級匯報這一重大情況。馬上聯繫昆明市公安局、省公安廳,通知滇緬公路沿途關卡,同時也要通知江蘇方麵。我們要在最短時間內織起一張覆蓋全國的追捕網。”

他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檢查配槍,目光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隨後,他帶領十幾名全副武裝的獄警大步流星走出監獄大門,迅速登上早已在外等候的吉普車。

汽車引擎轟鳴聲中,車隊飛速駛向煤礦總部,揚起的塵土彷彿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捕大戲即將拉開序幕。

高隊長是雲南第四十四監獄的新任監獄長。他的上任不僅標誌著監獄管理階層的重大變動,更預示著一個更嚴厲的管理時代即將來臨。作為新一代幹部,高隊長以其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在上級麵前嶄露頭角。

在他接任之前,監獄長這個職位由吳教員擔任。吳教員是一位老資格的監獄管理幹部,以其溫和謹慎的處事方式聞名。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吳教官的家庭背景成了他仕途上的致命傷。他的嶽父,一位有著革命歷史的老幹部,卻在新的政治局勢下陷入了困境。

吳教官的嶽父是山東人,十六歲參軍,十八歲在戰火中火線入黨,是典型的「紅小鬼」。 後隨劉鄧大軍南下,紮根雲南,被任命為省公安廳勞改科科長兼嵩明縣常委,掌管全省監獄勞改係統。

就在他的事業達到頂峰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將這位老革命推向了深淵。 他提出的「人性化管理監獄」概念:要讓犯人吃飽,犯人就不會逃跑了。

這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顯得格外刺眼。更致命的是,他被捲入了轟動一時的“趙健民雲南特務案”,這個案件不僅摧毀了他的仕途,也給整個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在那場政治風暴中,吳教官的嶽父從權力的頂峰跌落,被打成反革命集團成員,鍺鐺入獄。

獄中的遭遇更是令人唏噓:他遭受了嚴酷的刑訊逼供,在巨大的壓力下被迫承認‘企圖發動反革命政變,推翻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這一重大罪名。隨後,被雲南省高等法院判處死刑,隻等中央最後批示。


就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吳教官的嶽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揚言要檢舉揭發所謂的潛伏在中央的反革命政變集團的“大後台”,這一舉動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雲南省公安係統引起了巨大震動。中央當局也被這項爆料驚動,決定暫緩執行死刑,展開進一步調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所指控的「大後台」竟然是時任公共安全部長的謝富治。這項指控的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原來,吳教官的嶽父曾經是謝富治的警衛員,兩人有著不淺的淵源。

謝富治得知昔日警衛兵竟然指控自己謀反,頓時勃然大怒。他立刻派遣心腹趕赴雲南,誓要徹查此案。這節外生枝的係列動作,暫時為吳教官的嶽父贏得了喘息之機,他的性命得以暫時保全。


然而,政治的風雲變幻總是難以捉摸。隨著譚甫仁上任雲南省革委會主任,局勢再次改變。吳教官的嶽父不幸再次被牽連,捲入了「滇西挺進隊案」。這一連串事件如同骨牌效應,最終波及到他的女兒和女婿,導致原本擔任監獄長的他被貶為政治教導員。

在這場權力更迭中,新任監獄長高隊長登場了。身為譚甫仁派係的親信,高隊長的上任帶來了監獄管理風格的巨大轉變。他對趙健民路線上的人毫不留情,處處打壓吳教員,時常無理刁難。

高隊長的強硬作風在一次追捕逃犯的行動中達到了頂點。在逮捕現場,他竟然直接用手槍對準犯人的頭部開槍,這項行為嚴重違反了勞改管理規定。麵對如此明顯的越界行為,吳教導者卻隻能敢怒不敢言。


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正當高隊長得意忘形、風頭正勁之際,監獄接連發生了犯人越獄和瓦斯爆炸事件,這給了他沉重的打擊。看著焦頭爛額的高隊長,吳教官心中不禁暗自竊喜,彷彿看到了某種正義的伸張。

就在監獄內部矛盾暗流湧動之際,一個重要的指令從雲南省公安廳傳來,要第三監獄煤礦立即成立專案追捕小組,迅速展開對兩名反革命逃犯的追捕行動。

這項任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係到監獄管理階層的鬥爭,更關係到文化大革命政治路線一次重大考驗。

高隊長被任命為專案追捕小組組長,吳教官為副組長。省公安廳的這個決定,是出於雲南革委會領導班子鬥爭的妥協,還是為了分擔責任,抑或是別有用心,誰都說不清楚。

十多名全副武裝的獄警被分成三組,分乘三輛吉普車。夜幕下,臨時組成的追捕小組火速駛向昆明,開始了他們的追捕之旅。

這場追捕行動,表麵上是為了抓捕那兩個逃犯,但它更像是一麵磨得鋥亮的銅鏡,映射出文革那個特殊年代中人性的複雜和命運的無常。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