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下午:維多利亞瀑布酒店
酒店叫維多利亞瀑布酒店,African sun 和the meikles共同管理這家酒店,記得the meikles? 我們在哈拉雷住的酒店也叫這個名字。酒店門口停了很多保時捷,這是我們來非洲後第一次看見豪華歐洲車- 之前大部分是日本二手車。
酒店的後門是露台餐廳,正對酒店的花園,不遠處是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橋,橫跨陡峭的峽穀,上方霧氣騰騰,那就是維多利亞大瀑布激起的水花。天氣很好,豔陽天,水洗的藍天,沒有一絲雲彩,正當我們感歎這麽熱的天來點冷飲就完美的時候,酒店員工恰到好處地托著檸檬冰水出現了,我們各自拿了一杯,哇,我X,感覺我成了殖民地的莊園主了。
花園設計對稱,往前走30-40米,是一個小廣場,中間是一個旗杆,應該是酒店的中軸線所在地。旗杆底座標有開羅和開普敦的方向。酒店建於1904年,當時是維多利亞大瀑布橋施工人員的宿舍。花園四處綠蔥蔥的,草坪上有客人在躺椅上曬太陽,陽光很猛,好在高大的金合歡樹和其它不知名字的大樹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蘑菇雲點綴著花園,站在樹蔭下,倒也不覺得炎熱。
我們的房間比較陳舊,但四柱床還有白紗蚊帳讓我很驚豔。我們住的一間還算寬敞,但有些隊友們住的則比較窄小,不過,經曆過哈拉雷的凱悅酒店,這兒已是大大的升級了,沒有對比就沒有感恩。放下行李,我們結伴參觀酒店。我們房間正對庭院,那裏有個小水塘,睡蓮葉子慵懶地曬著太陽,有些不知名的水鳥在喝水,噴泉的水滴滴答答地周而複始地流淌,很治愈。看得出來這兒的園丁很勤快,草啊花啊都各有各的位子,錯落有致。現在不是旺季,酒店人不多,庭院安安靜靜,陰涼的長廊下睡個午覺應該不錯的。
房間不多(150間房),由並列兩個建築組成,中間有走廊相連,可以看的出來,酒店過去進行了幾次改建,有些部分是後來加的。風格保留了20世紀初殖民地風格,講究對稱,左邊的布局是右邊的翻版。酒店正門進來是大堂,左右手各有長廊通向客房,穿過大堂便是第二個建築,布局和第一個相似,兩側是客房,中間部分是餐廳,酒吧,起坐間,後門出去是花園,我們剛才喝冰鎮檸檬水的地方。回首望去,兩層樓,紅屋頂,白色外牆,主體建築一門九窗(一樓四個窗戶一個門,二樓五個窗戶),大門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線,兩邊對稱,典型的英式殖民風格。
酒店室內裝飾也是同樣的風格,色調以白色為主,深棕色的家俱,大地係列的配色,看起來柔和溫馨,很舒服。殖民風格的元素很多,巨大的多窗格窗戶,墜有流蘇的白色落地燈罩,鬆泡誘人的大型沙發,邊角包銅釘的木箱,盆栽的散尾葵,還有老式吊頂風扇,無一不在告訴過客它們是有故事的,隻要你有心有時間去感受。裝飾也采用了許多當地非洲風情。牆上掛有植物標本,還有各種動物頭的標本,我能認出來黑斑羚,湯氏瞪羚,伊蘭羚羊,還有水牛。通向客房的長廊掛了很多酒店的老照片,還有以前的廣告畫。有一個長廊叫皇家長廊,喬治六世一家1947年訪問非洲途徑維多利亞大瀑布城,酒店為此專門裝修了這個部分接待皇室,最後他們選擇酒店的另外一個部分,但這個長廊自此被稱為皇家長廊,牆上掛有許多皇室的照片。喬治六世是愛德華八世的弟弟,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現任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爺爺。喬治六世的一家當年坐火車來到此地,照片裏的當時還是公主的伊麗莎白二世明目善睞青春靚麗,喬治六世則遠沒有他哥哥愛德華八世英俊瀟灑。
酒店有個酒吧Stanley room( 史丹利酒吧)。酒吧不大,幾張藤椅和沙發,高高的吧台。據說這個酒吧的名字原來叫I presume 酒吧,源於當年史丹利發現利文斯通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Dr. Linvingstone, I presume? (我想您是利文斯通醫生吧?),後來改名為史丹利酒吧。以前酒吧的著裝要求很苛刻,必須正裝,牛仔褲和拖鞋不可入內,現在隻要18歲就可以了。
網上介紹說酒店露台餐廳提供的英式下午茶非常有名,可惜導遊安排了下午坐船遊覽讚比西河,船上提供點心,而且晚上還要去當地特色餐廳寶馬 (boma)享用自助餐,我們就沒有嚐試酒店的下午茶。
讚比西河是非洲第三大河流,是津巴和讚比亞的分界線。河麵很寬,有不少遊船,我們近距離看到了尼羅河鱷魚,大象喝水摔鼻子,還有河馬,不過在坦桑看了一個星期動物,讚比西河裏的動物算是小意思了,又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夕陽倒是挺漂亮,大家拍了無數美照。
晚上的餐廳在當地名氣很大,叫寶馬(Boma)餐廳,設在露天,每個人發了個大圍巾纏在身上,旅長家屬說我們有點像The Flintstones( 摩登原始人)裏的原始人Fred,摩登原始人是美國60年代出名的動畫電視連續劇。餐廳特大,一排排的桌子,排的密密麻麻,我自問,會有那麽多的客人嗎?隨著暮色降臨,遊客一批一批到達,絕大部分是歐洲人的模樣,感覺維多利亞瀑布城的遊客都來這裏集中了,餐廳坐得滿滿當當的。這次來非洲到目前為止,見到的動物比人多,見到的遊客比當地人多。看樣子這是個網紅店,據導遊介紹這裏的特色是野味。自助餐台很大,品種豐富,除了常規的肉類,還有水牛肉羚羊肉鱷魚肉鴕鳥肉,都嚐了嚐,說老實話,沒覺得好吃。野味還是得請廣東師傅來做才好吃。不過讓我們難以忘懷的經曆是吃蟲子。蟲子叫mopane worm, 我不知道中文名,其實這個蟲子就是巨型毛毛蟲,有10公分長,它專門吃mopane(可樂豆木)的樹葉,脫了四次殼後鑽入地下第二年就變成了蛾子,據說它是當地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有研究顯示,三公斤樹葉可收獲一公斤蟲子,而十公斤的飼料才能產生一公斤牛肉,所以這種蟲子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蛋白質來源,很有經濟價值。
女隊友們都很勇敢,第一時間品嚐了,每人還帶回一個證書,證明吃過蟲子。文藝委員說沒什麽味道,鼓勵其他人試一試。我本來不想試,小時候最怕有種色彩鮮豔的毛茸茸的毛毛蟲,我們叫洋辣子,爬到身上疼死人。可平時最挑食的旅長都在鼓勵大家,說她試過了,加上醬料,沒啥味道。旅長平時吃飯最挑了,有殼的海鮮不要,牛羊肉不要,奶製品不要,次次點菜任何醬汁不要,菜上來了,小眉頭一皺,鼻子一聞,說這個豬肉味太大,哈哈,難道豬肉要吃出豆腐的味道?這麽挑的人吃了蟲子沒事,那應該不難吃。
餐廳中央有個小桌子專門供應蟲子。幹的毛毛蟲掛在小樹枝上,插在一個小瓶子裏,在我前麵的客人吃得開心,要了不止一個。我要了一個,澆上多多的汁,閉著眼晴,吞了下去,有種說不出來的怪怪的味道,不是特惡心,但心理感覺不太好,好像吞了個蒼蠅。心裏暗想,這麽難吃的東東,旅長怎麽還說沒問題?是不是給我們挖坑呀?早上還說緊跟旅長有好果子吃,看樣子未必。
回到桌子上,這時隻有旅長家屬和班長還沒有試過,大夥都紛紛勸說,我也很積極地遊說,吞蒼蠅之類的好事大家一個也不能少。班長狡猾,說旅長家屬吃他就吃,我們把目標轉向旅長家屬,可他不為所動,也不說話,隻是微笑著搖頭。我們把目標轉向旅長,憑著旅長的威嚴和魅力,旅長家屬肯定會就範。沒想到,旅長這次栽了跟頭,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挾之以威,均不管用,旅長家屬一招對萬招,依舊微笑著搖頭,長見識了,這到底誰是誰的家屬?後來旅長承認她硬著頭皮吃了毛毛蟲,感覺吃了一個蟑螂,本著同甘共苦的精神,遊說大家都嚐嚐蟑螂,偏偏有人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