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裏麵對情色有一些非常直接的描寫。試舉二例。《召南 草蟲》: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毛詩 鄭箋》謂:“‘既覯’,謂已昏(同‘婚’)也。…… 易曰:‘男女覯精,萬物化生。’”。(按:《周易係辭下傳》裏的原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見朱熹《周易本義》卷八)。可見在上古,“覯“、“媾”、“構”三個字是通用的。“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粗粗翻譯一下就是 “見了心上的人,做了愛做的事,我心裏充滿愉悅。”
畫像磚:仙人騎鹿。25×44 cm。東漢。
出處:四川省彭州市九尺鄉 | 四川博物館
又如《召南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對最後一節,朱熹評:“其凜然不可犯之意蓋可見矣。”(《詩經集傳》)老夫子實在是 不解風情,這哪裏是凜然不可犯,分明是欲迎還拒!今譯 “慢慢來啊別慌張!不要動我圍裙響!別惹狗兒叫汪汪 !”(馬祖熙《先秦詩鑒賞辭典》)庶幾得之。
漢畫像磚:驂龍雷車。26×45 cm。東漢
出處:四川省彭州市義和鄉 | 四川博物館
上古先民天真樸厚,沒有那麽多的道德禁忌。“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真是坦坦蕩蕩,元氣淋漓。
司馬遷在敘述孔子的身世時,也是絲毫不避諱: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記 孔子世家》)
這也就是詩經“思無邪”的風骨。漢朝初年都是奉行“無為而治”的黃老學說,道家在兩性問題上一直是持很開放的態度。而武帝時期興起儒家經學,兩性問題逐漸帶上各種道德禁忌。於是在記載同朝高祖(劉邦)的時候,司馬遷也不得不有所顧忌了:
“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史記 高祖本紀》)
司馬遷真是個妙人,揣著明白裝糊塗!順便說一句,這幾句,用字、聲音、節奏、意象都好極了。
英文中有Amoral與Immoral二詞。Immoral是明知道德禁忌而故犯,Amoral是渾然不知此道德為何物。在情色這個問題上,上古先民(包括孔子那一輩)顯然是Amoral。而到了漢人及後朝(直到今天都如此),都成了Immoral,沒勁。
雖然道德禁忌已經興起,但是有漢一朝,民風依然淳厚,特別是在如四川這樣離中央政府較遠的邊地。四川博物館藏“社日野合”畫像磚,可以視為上古時期“思無邪”的餘緒。
漢畫像磚:社日野合。29×49.5 cm。東漢
出處: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龍鄉 | 四川博物館
----------
我的文章在微信公眾號“半山龍門陣”最為齊全。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