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天晚上7:15我們到達酒店,剛走下旅遊大巴,隻見一輛奔馳轎車迎麵駛來,那人搖下車窗,探出頭來,用陌生而親切的聲音激動地叫著:“紫薇!紫薇!”我立即歡快地回應道:“王Sheng!王Sheng!”,心裏充滿了對上帝奇妙安排的感恩!
王同學是我大學的同學,他屬5班,我屬3班,我們不在一個教室上課,也可能我們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彼此都不曾記得在大學期間見過對方。要說認識,那是3年前在77同學的博克上認識的,由於共同的信仰,我們的不少觀點相近。若不是因著主的愛,我們這輩子恐怕都是陌路人。30年前的同學,3年前才認識,而這次又是我們這輩子第一次見麵,感謝主的奇妙帶領!怕認錯人,出發前我進“青春路茶室”,多看了幾眼他5月會波士頓跑堂的照片。後來的事實證明:我這樣“複習功課”是多餘的,因為我們一見如故。
知道這次行程中會在華盛頓住一晚,但大家都知道行程安排相當緊湊,常常是早出晚歸,入住酒店也無法事先確定,是早一天才知道的,且並不知道離王同學家是遠是近?我們都想趁此機會見上一麵,但心想能否事成,完全要看天意。徹夜長談是不合適的,因王同學要上班,而我們次日一早即離開酒店往加拿大進發。假如這天到達酒店晚了,很可能就這樣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了,帶走了幾片雲彩,卻留下一份遺憾在心頭。
感謝主!這天我們到達酒店特別早,7:15就到了,不像通常的晚上8-9點。而這酒店離王同學家隻有15分鍾車程。王同學從導遊那裏知道了我們大致的到達時間,但能分秒不差同時到達,一定是主特別的引領。
請王同學在酒店大廳稍等,我們去房間放下行李。這美國東岸加拿大8日遊,我們每天都換酒店,所以行李也是每天帶上車跟著我們走。放好行李,我倆隨即乘上了王同學的車。今天的晚餐由他做東,問我們要中式還是西式?我們商量決定要中式。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不要大魚大肉,葷素搭配為宜。王同學選了他家附近的一家中餐館,途中路過王同學診所,進去參觀一番。
診所在2樓,有接待室、王醫師辦公室和4間診室,布置雅致而悅目,寬敞而舒適。要求與王醫師合影留念,他欣然接受,紫先生隨即按下快門。委屈他一下,暫時跟我姓紫,其實在國外,大都已婚女人都是跟丈夫姓的。
王同學有兩個診所,這個離家較近,而另外一個在1小時車程以外的地方。他今天就在那兒上班,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他把病人都往前挪了。聽了不免感動得沒掉淚!他在這裏上4天,那兒上2天。直覺告訴我:王同學的行醫生涯是很成功的。
從診所出來,直奔中餐館。來到餐館門前,看到餐館的名稱:小金華,我倆不禁會心一笑。紫先生從小在金華長大,而王同學並不知道他的經曆,今天在美國走進了“小金華”, 這是一種怎樣的巧合啊?!這店名我們會永遠記住的。
在那裏我們商量著點了3個葷素搭配的菜, 過不久菜就上來了,色香味俱佳。忽然想起,王同學以前在77博克上曾透露:他是不吃晚飯的。今天為了遠道而來的我們,他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良策:陪我們一起吃,但隻吃菜,不吃飯。心中的感動再次如潮湧起!這頓邊聊邊吃的飯,是拌和著快樂一起吃下去的。感謝主!感謝王同學!
每盤菜的量很多,我們根本吃不完。問王同學:你們這裏可以打包嗎?他說可以的,就請侍應生打包後帶回家。不要浪費食物,這無關乎貧窮與富有,而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就餐結束時,侍應生給我們每人一個lucky cookie (中空的元寶形幸運餅幹),裏麵各有一張小字條:
王:You are kind and friendly.
(你是善良和友好的。)
紫先生:You lead a useful life no matter what riches are coming to you.
(無論什麽財富正在向你走來,你過著有用的生活。)
紫薇:You will have a long and wealthy life.
(你會有一個長期而富裕的生活。)
從餐館出來,一會兒就到了王同學的家,一幢3層樓的豪宅。趁著天還亮,趕緊看一下2年半前王同學為迎接陶同學的到來而種下的臥地鬆。記得陶同學曾說過一句:“這臥地鬆長大了又是個什麽樣呢?”陶二姐:請你看看這臥地鬆時隔2年半後的模樣,這張照片是紫薇為你而拍的。
走進王府,見到了王同學的太太高姐妹和小女兒EMILY,還有一隻4個多月大的小黃狗。高姐妹為我們準備了許多水果瓜子之類的食品。王同學帶我們先參觀前院、後院,以前隻聽說美國的別墅房與鄰居之間沒有圍欄隔開,這回算是眼見為實了。隻有兩家的主人知道:哪裏是戶與戶之間的邊界。而在澳洲,鄰居與鄰居之間大都有圍欄隔開,讓人看了一目了然。
隨後進屋參觀,地下室有家庭影院、健身房等,樓上是N間臥室,中間為廚房、餐廳、書房、會客廳等等,其中有一個廳印象深刻,那裏放著不少《聖經》和《讚美詩》,是他們主內團契聚會交通的場所。看到這些,覺得很是親切,主內肢體唱著相同的讚美詩,我們在主裏是一家人。
問王同學:30年前在學校讀書時,你見過我嗎?他說:沒有。我說:我也沒有見過你。30年前的同級不同班的同學,彼此沒有見過麵。3年前在77同學博克上,當知道王同學也是基督徒時,我非常開心。雖然不曾見過麵,卻已經成了主內的弟兄和姊妹。我們都歸於主的名下,主用大愛眷顧著王同學一家,也恩佑著紫薇一家!
雖然這是我們此生第一次的相見,卻像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我們兩對夫婦,談著我們得救和受洗的經曆,談著主的同在與眷顧,談著很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氣氛非常友好而溫馨。那小狗,也懂主人心,當我們談話的時候,一直靜靜蹲在我的腳邊,表現出十分友好的態度。(注:這狗已於2022年去世,請參看文章後麵的相關博文。)
王同學畢業後分配回開化,後考入北京研究生,高姐妹是他的研究生同學。王同學曾去日本深造,高姐妹先來美國,王同學隨後也轉道美國。他們來美國深造後,是汪姑姑把福音傳給了他們。他們接受主的救恩,同一天受洗歸主。高姐妹的姐夫,因“盧剛事件”中被副校長安妮的親人們的人生態度所震撼,因而放棄專業工作,而成為全職傳道人。(注:相關的感人故事,請參看文章後麵的相關博文。)
王同學的大女兒因學業優秀,還未畢業就在波士頓找到了工作。5月波士頓跑堂金見到王同學,就因為王同學送女兒去外地工作。小女兒與我家老二一般大,在中學念書,教會裏長大的孩子,一定是品學兼優的。看得出來,他們全家都是特別蒙福的,主事事處處看顧帶領他們。愛主的家庭,主也特別施恩給他們。
王同學轉達了來自袁同學女兒暢暢的問候!非常懂事、非常聰明的孩子!聽說她不久就要結束在華盛頓的深造回國,她已經在北京的一家很知名的律師事務所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祝賀她!袁同學在給我的電郵中提到:“暢暢在美國一年,得到了許多同學的關照,特別是王同學夫婦,對她關心備至,使她深感溫暖,順利完成學業,榮譽畢業。”
我提到:去年回國,我給暢暢帶了一本中英文對照的《聖經》。《聖經》是影響西方文化和法律的非常重要的一本書。希望她去美深造前,能有所了解。王同學說:袁同學來美探親,他也送給她一本《聖經》。希望她們母女能從中獲益。
王同學夫婦還接待過徐、陳、袁、陶等同學,這幾位大都是3班的同學,可見他們的好客和熱情。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就到了10點鍾,我們不得不起身告辭。由王同學送我們回酒店,第二天王同學還要上班,而我們早晨7點就會離開酒店去加拿大。
在這裏再次感謝主內王同學夫婦給予我們的熱烈歡迎!感謝他們為我們付出的一切!感謝他們給我們的美加行增添的這份驚喜!願主繼續恩待他們,帶領他們全家!
相關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