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崇遐:為什麽認同摩門教
(2025-10-04 17:43:45)
下一個
摩門教是一個慣用語,用以指代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LDS)的宗教信仰和實踐。據報道,全世界有1700萬摩門教徒,其中約有700萬人居住在美國。據說LDS是自基督教以來西方最大的新宗教運動。它也是第一個本土的美國宗教,由於其傳教的衝動和對教義和道德特征的承諾,現在繼續發展。
本文的目的是解釋LDS教義,前提是上帝存在。無論人們信不信,信什麽,舉凡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自然神論甚至無神論,上帝都在那裏。我們彼此的不同不在於信仰的對象,而在於我們信仰的觀點、方法、水平、階段或範圍,即我們的主觀方麵。
正因為我們彼此不同,而且作為人類容易犯錯,我們有不同的信仰。然而,上帝讓我們在凡人生活中體驗和學習真理,讓我們能夠懺悔自己的錯誤和罪過。有鑒於此,簡單斷言摩門教是否是基督教的一種形式是不值得的。我們寧願將LDS視為基督教的升級或更新版本,或者正如它聲稱的那樣,是“恢複的基督教”。理由如下:
1.摩門教信仰—-摩門教徒相信耶穌基督是世界的救主,也是我們慈愛的天父的兒子;基督的贖罪使人類從罪中得救,並永遠與上帝及其家人一起生活;新約中描述的基督原始教會在現代已經摩門教而得以恢複。
正如該總教會2025年10月舉行的195屆半年度大會所宣稱:
“耶穌基督的福音教導我們他生活著,上帝愛著、傾聽著並對著他的孩子們說話。通過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在世先知、使徒和領袖的規勸,我們可以體驗到他的個性化指導和靈感。”
現在我們可以說,LDS教會是基督教會,盡管既不是天主教也不是新教。毋寧說,它是對基督教會的恢複,是最初由救世主在《聖經》新約中建立的耶穌基督教會的恢複。但LDS不接受第三世紀和第四世紀發展出來的信條,而這些信條現在仍位據許多其他基督教的核心。
2.摩門經文—-雖然相信聖經,但摩門教徒並不認為它是無謬的、完整的和自洽的。他們相信通過先知的恒續啟示。因此,摩門教徒肯定了《摩門經》和其他摩門經文的天啟,通過精心設計的牧師等級製度,摩門教徒可以繼續接受神聖的權威解釋和新的權威啟示。
對摩門教徒來說,“亞當的墮落”是上帝救贖計劃的必要的積極的至關重要事件,該計劃為人類帶來了必死性、選擇權以及快樂和進步的機會。亞當的無知的過犯,反而為屬靈兒女提供了肉體,從而獲得人世經驗並能在善與惡之間做出選擇,最終通過耶穌基督的救贖為永生鋪平了道路。
3.摩門教徒對上帝的看法—-對摩門教徒來說,上帝是一個肉身存在。根據《教義和盟約》,上帝用現存的物質創造了整個宇宙和其中的一切。從眾神上達我們的天父之間有一個長長的序列。因此,上帝不是比人類更高層次或不同的物種,而是像我們一樣擁有血肉之軀的人。正如先知約瑟夫·史密斯所說:“上帝本人曾經和我們現在一樣,他是一個高升人......”
而傳統的基督教思想認為,上帝在時間和空間之外,在任何方麵都是絕對不變的。因此,無論他的創造物做什麽,上帝都無動於衷,也不能被感動去改變他計劃的行動,因此隻能讓他們獨自一人,在一個充滿痛苦和危險的世界裏無援無助。此外,如果上帝不能改變他的想法或計劃,請願祈禱似乎沒有意義。是故,約瑟夫·史密斯才矢誌恢複基督教。
此外,摩門教關於上帝是奮鬥、受難和有所成就的觀點是與傳統觀念的徹底訣別。摩門教徒認定,人類的救贖確實有益於上帝。摩門教啟示說:“我的作為沒有盡頭,我的話也沒有盡頭;因為看哪,這是我的工作和我的榮耀,要使人得以不朽和永生”(摩西1:39)。如果上帝的榮耀可以增加,那麽止此而言他是尚未實現的。
4. 摩門教對人的看法—-根據摩門教的教義,男人和女人是上帝的屬靈兒女。在出生之前,我們生活在一個入世前的屬靈存在中。我們在那裏成長和發展,為第二領域做準備。之後,我們借由肉體成長和成熟,為最終的永恒狀態做準備。摩門教徒不相信人類的墮落。我們不牽涉亞當的墮落。我們本質上是善良的,但我們的凡人本性容易出錯。人類是一個處於衝突中的存在,但也是一個具有無限潛力的存在。
摩門教曾表述說:“人之所是,上帝曾經是;上帝之所是,人將會企及。” 這句話是LDS的基本原理,它總結了其永恒進步的教義。它假設上帝曾經是一個通過進化過程實現神性的凡人,忠實的人類也可以實現提升,自己獲得神性。摩門教徒相信,所有複活的人將被分配到“三個王國”,指的是三種程度的榮耀:天體(太陽)、陸地(月亮)和天體(星星)王國,最終將根據他們的選擇和遵守上帝的誡命而被判定。
這種信徒神化的概念是LDS神學的核心部分,與關於上帝恒定本性和人類救贖的主流基督教信仰形成鮮明對比。
5.摩門教的神義學—-摩門教似乎對墮落有更好的詮釋。它更像是共同創造,而不是上帝的設計。
《摩門經》指出,“必須有對抗”(尼斐書2:15),“如果亞當沒有犯罪,他就不會墮落,但他會留在伊甸園。所有被創造的東西都必然滯留在被創造後的狀態;它們必然停留在那裏,沒有盡頭。他們不會生孩子;因此,他們會保持純真的狀態,沒有快樂,因為他們不知道痛苦;不做好事,因為他們不知道罪惡。“(尼斐書2:22)
這意味著亞當和夏娃自願共同創造一個墮落的世界,上帝不僅赦免了他們的罪和痛苦,也赦免了他所有其他孩子的罪和苦難。這不是亞當和夏娃的原罪,而是對離開花園的深思熟慮的決定,使我們有可能來到地球。
從根本上說,摩門教的神義論可以概括如下:
1)上帝的力量是由一個不是完全由他創造的永恒環境決定的。
2)人的終極“本質”是未被創造的,包括他們固有的自由意誌,這種意誌也在宇宙中發揮作用。
3)人類是宇宙中未被創造的“事實”,在今生之前存在於一個生前世界,在那裏我們被告知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我們同意到來。
4)上帝分擔人類與邪惡的鬥爭。
6. 摩門教與過程神學—-摩門教的初始觀念最早是由LDS的創始人先知約瑟夫·斯密表達或暗示的。他是一個非凡的天才,雖無文化,卻在創意思維方麵尤為出色。他與哲學思想的主流遙相互,奮起挑戰他那個時代的正統。這種可變上帝的革命學說與聖經中對不變上帝的描述背道而馳。
先於19世紀和20世紀哲學家的類似理論,先知約瑟夫·史密斯就已經將上帝置於一個有限的和暫時的模式中。他的想法聽起來很像黑格爾的終極實在,將一個盲目的無意識的本質,賦予了變化發展的潛力。還有叔本華的意誌,它不斷地演進,向越來越複雜的形式發展。後來,傑出的科學家兼哲學家懷特海首創了過程神學,認為上帝在創造之前沒有時間的優先權,而是置身在所有創造過程中。作為所有新生實體的綜合體,上帝本身也是一個實體,他為其主觀目標的實現而奮鬥。他在不斷增長,是整個實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裏,我們可以聽到摩門教義的回聲。
有鑒於此,我們可以預期,LDS的想法和實踐將作為發展更完整的過程神學的基礎,這將對當代哲學的推進有極大的裨益。反之亦然。
就我個人而言,幸運的是,不久前我與幾位摩門教傳教士邂逅相遇。通過幾個月的教會活動,我了解了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LDS)。LDS最吸引我的布道是:“人,是上帝曾經所是;上帝,是人將來有望達到。” 這是一種相當自然主義的理路,與懷特海的過程神學相吻合,對我頗有說服力、很人文且易於接受。於是我決定皈依LDS,如是,我終於在有生之年有幸經曆了重大的精神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