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

眼外眼內皆視線所及。眼外的世界多少真?眼內的自己看得清?
正文

隨筆 48

(2025-11-10 21:24:36) 下一個

最近在想,都快跟不朽打招呼說聲嗨了,英文還是沒學好,好羞愧呀。但是呀,我的華文還是不長進,更是無奈。雖然後來夜校修完中文大學,但感覺是懂多一點跟文學、語文有關的學科。學文字學才知道學華文的路還遠著呢,而漢語語法學了用不上。畢竟我們從小學華文,偶爾才教一些語法知識如AABB的句型,我們都造句、作文一路寫下來,好比古人沒有漢語語法也是華文說話、下筆自來。

可惜,新加坡華文沒有了,成了洋人學華語,會考可以寫漢語拚音、可以查電子字典做作文。我曾經在小學教了將近一年,某個小四學生的華文作文通篇用漢語拚音,我問了華文部主任,她回答說可以接受,也沒說打分有特別如最高幾分或因為華文作文通篇用漢語拚音會扣分,結果,我昧著良心當成跟其他用華文字寫作文的同學一樣對待打分,問題是,用華文字寫作文的同學會因錯別字扣分而用漢語拚音寫作文沒有錯別字可以扣分,作為一名華文老師,我找誰說理去?

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抄寫華文課文會被家長投訴?我是堅決認為華文字是一筆一劃學出來的,特別是打基礎時,因為不用寫而用眼睛認華文字,那是哪一門的道理?寫華文字固然比看華文字辛苦,但那個、那些華文字會在離校後伴隨一生。有趣的是,現代人說學華文要講究方法,所以教結構,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偏偏缺少練習寫中文字,結果,漢字結構理論有了,卻變成用眼睛認字,認著認著又忘了,教出來的學生一般隻剩讀音。華文隻剩讀音的成果是說華語非常流利,甚至可以引經據典,但是,一閱讀中文文章,立刻原形畢露,認不出字。因此,希冀打折扣、走捷徑的用眼睛認字,從長遠來看無異於外國人學華語會話,隻剩讀音,用眼睛記不了多少字,更別說寫中文字做文章。打漢語拚音認字、選字也得多讀幾本故事書,認得的字與詞匯夠多,否則,可以預見的是走捷徑走出一個春天來,讓電腦認你的語音,你口述,電腦幫你把漢字打出來,你還是要找人校對,以免紕漏。

對於缺少閱讀或完全不閱讀華文讀物如故事書的學生,抄寫華文課文也對語感有一點幫助,畢竟課文在示範詞匯、語境、詞語搭配。當然,模範文章的課文起的功效才大。如果是拖拖遝遝的口水或口語化文章,雖然也對語感有一點幫助,但學到的是另一個口語化文章。

本來還想說沒有好的範文作教材可以考慮《三字經》,但背書辛苦,抄寫華文課文會被投訴......算了,地基不夯實,隨時變成豆腐渣工程;近代流行,某些也許是一大撮、大多數家長的典範、經典投訴是華文難學,會霸占學習其他科目的時間、最好取消華文這個科目(盡管現代進入本地大學,華文已經無須及格),這樣就可以把學習華文的時間用來學習其他科目。以前也流行過一句話:就算你的英語說的是道地牛津腔,字正腔圓,老外也不會把你當成洋人。

 

===========

這一篇我其實想寫自己學英文的一些難處,但變成了現代人學華文的二三事,這都什麽跟什麽嘛?苦笑。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