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弓》的凡間,十四到十六歲就嫁娶,三十歲當祖父很平常。在一個早婚的年代裏,社會風氣、約定俗成促使十四到十六歲的少年要學會當人父母。家庭關係、經濟負擔都很現實。在古代這種氛圍裏,不管你願不願意,責任催發思想早熟。
古龍《三少爺的劍》,謝曉峰承擔著家族榮譽的責任。最神奇的是謝曉峰為報恩,給了醫師一個機會,寫上一個名字,謝曉峰就會為他殺人,結果,醫師把本來寫好的名字塞進嘴巴裏吞下,因為他突然覺得那個所謂的仇人也沒那麽可恨了。
看故事可以心隨故事走,寫故事也一樣。不在於故事寫得精彩與否或者創造出什麽經典名句,卻是心情可以自由的隨故事飄蕩、漂泊。因此,看官們也可以嚐試一下寫故事的樂趣哦。
在《古弓》裏,我也讓心情自由的隨故事飄蕩、揮灑:
凡塵路,崎嶇也罷,平坦也罷,能夠走出一場好心情,也不枉世上走一遭。
一場關係一份緣,孽緣良緣,不到盡頭不好說,隨緣罷。
功名利祿,不過井中月、水中花,不比你陪我走一段路,那曾經的溫暖我記得。
一個人能有幾段回憶,也許一段回憶一個腳印,其中可有刻骨銘心的?踏上這一段路,回首來時路卻已經開始模糊遙遠了,有時駐足撈起某一段心情,其中酸甜苦樂自知,還是要走,還有未知的明天等著自己。人生一路走來,追求的是什麽,什麽是真的,相信人生就是這麽過的還是我走我的路,不用相信人生一定就隻能這麽過,也許什麽都不想,腳踏實地,朝朝有明日,明日複明日,某日忽然醒來,已然曉風殘月,或許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