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到都柏林源於一個錯誤。從巨人之堤去高威時錯過了最後一班車,隻好轉道都柏林,從那兒再尋去高威的辦法。
午夜十二點到達都柏林市區,獨自一人站在街邊,舉目四望,路燈影影綽綽,商店大門緊閉,街上人影罕見。想找旅館時手機又沒電了。
一個穿黑衣的男子從不遠處停著的出租車下來,走近問了我的情況,掏出手機幫忙。知道我隻能待五六個小時,還貼心找了一家普通旅館。送到目的地後,又陪我到了前台,找到了房間後才放心離開。我把應付的車費又加了一些表示感謝,他反倒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向我這個受助人連說了幾句謝謝。
五個小時睡的很踏實,天亮後乘電車來到利菲河畔。黑的清亮的河水緩慢的流淌著,空氣中隱約有幾分海腥氣。走過橋到對岸,等車時麵對著的是一個名字叫半分橋的步行橋。因為建橋初期人們過橋時要交給漁夫半個便士而得名。
據說這條河上各式各樣的十幾座橋裏有四座橋與文學有關,我猜至少有一座屬於喬伊斯的。喬伊斯在這個城市長大,熟悉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美國學者布魯姆說過,“如果說倫敦是莎士比亞和狄更斯,那麽,都柏林就是喬伊斯”。
想到了這一點,我卻並沒有動身去找那座橋。長途車很快就要出發,更重要的是自己已經失去了年輕時那種狂熱。長期脫離主流的中文語境,英語又一直徘徊在小學生的水平,早已脫去了偽文學愛好者的畫皮,還原了俗人本色。寧肯兩次飛到昆士蘭北部去找尤利西斯蝴蝶,也不願花幾天時間去啃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那本天書一樣的巨著。
我還為現在的自己找了借口:旅途中接觸觀察現代的普通人,要比去那些名人故居之類的地方更能觸到一個城市的脈搏。比如淩晨時分那個出租車司機,他是我遇到的第一個都柏林人,真誠,友善,熱心腸,和喬伊斯小說裏那些茫然,麻木,孤獨的人物完全不同,他讓我首次感到了都柏林的溫暖。
上圖 都柏林繁忙的街道
過了兩天從高威回來,等車時和一個在都柏林工作來出差的女士聊了幾句。她讓我上車和她坐的靠近一些,想起什麽問題可以問她。
女士懷著孕,肚子高高隆起,出完差又坐長途車卻絲毫不顯疲態。她根據我逗留的時間給出了幾個景點取舍的建議和排序,甚至還提出了具體的參觀方式,看法竟和我原本的計劃高度吻合。一天半的遊覽過後,想起偶遇的這位女子和她的談吐與認知,不由生出一點感歎:生於文學藝術沃土的都柏林人,不僅善良,還有文化,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這種感覺在參加了古墓一日遊後增強了。導遊馬騰高高瘦瘦的,走路需要助步車。可他有一顆聰慧的大腦,說話時沒有愛爾蘭人發音的急速和含糊,每一句都能清晰送入遊客們的耳中,愛爾蘭的曆史,典故,信手拈來,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像是一個大學講師,而我們則是幸運的當了一天的編外學生。
回到市區,迫不及待的預約訂票。第二天一早去了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這座世界名校四百多年的古老曆史,校園裏也算是古色古香了,幾座老建築上似乎滿滿的印著著學院的曆史。它的校友名單上群星璀璨。諾貝爾獎獲得者有物理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有寫出《快樂王子》的奧斯卡•王爾德,《格列佛遊記》的喬納森•斯威夫特。
正門
看著有文化的大門
需要事先訂票的是著名的老圖書館。先進入的房間是手繪凱爾經的圖片展覽,堪稱愛爾蘭國寶的《凱爾經》(The Book of Kells )就保存在這個老圖書館內。
圖書館是一長而高,大廳似的的房間,橡木地板,橡木書架直達屋頂,桶狀拱頂也是橡木。優質的木材閃著幽幽的光芒,反射著年代的沉澱和厚重。38個白色大理石半身塑像立在甬道兩旁,這是莎士比亞,牛頓還有斯威夫特等科學文學巨匠的塑像。長屋的盡頭有一架凱爾特豎琴,豎琴是愛爾蘭的象征和國徽的圖案。混在川流不息的遊客中,感覺自己如在曆史文化隧道中穿行,感受崇高典雅,豐富浩瀚的氣場,向這裏的先賢,大師們致敬。一番精神洗禮後,仿佛又回到了文學愛好者的行列。
長圖書館
喬伊斯,貝克特(《等待戈多》的作者)筆下的都柏林是潮濕沉悶灰暗的,也許,他們是用環境的描寫來反映出愛爾蘭的悲情曆史。可現在的都柏林,在我的眼中,明媚,友善,有內涵,也有著大都市的熱鬧與活力。
林蔭道
市區建築
步行街
上圖 賣魚女莫利雕像
莫利雕像旁邊有兩個街頭演唱的藝人。正在演唱的那個歌手長得很像澤林斯基,地上的琴盒上插著一麵小的烏克蘭國旗,歌名不知道,但是很好聽,飄散出一點淡淡的憂傷。遊人腳步匆匆,駐足的隻有我一個。完整的聽了一曲,心裏有感動也有欣慰。好像這樣就表達了支持烏克蘭的立場,找到了融入都柏林人的切入點一樣。
黃昏時,一輛敞篷車駛過,十幾個姑娘梳著整齊的新潮發型,分成兩排,麵對麵坐著,合力蹬著腳下的自行車輪子。她們齊唱著一首歡快的歌曲,像是一首愛爾蘭民歌,歌美人更美。待我拿出相機的時候,她們已經拐彎駛去。接著又來了一隊男士,裝扮沒有女隊搶眼,但歌聲是一樣的美妙。
這是愛爾蘭盛行的一種流動酒吧嗎?我不太確定,但這兩組自行車上的人們顯然是在開著一種特殊的演唱會。他們的嗓音很好,像是受過專業訓練。男女兩隊前排掌握方向的人就是指揮,兩隊人配合默契,響亮,優美的歌聲像風一樣,隨著他們在在大街小巷穿行。
都柏林也被人稱為音樂之城,愛爾蘭民歌,U2樂隊在世界樂壇上經久不衰。這次隨機聽到的街頭演唱,顯示了這座城市音樂的普及程度。有肥沃的音樂土壤,音樂的幼苗就會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流動演唱會
去機場的大巴始發站還是在河邊,這次靠近古典的O'Connell橋,沒能看到那座最搶眼的豎琴形狀的現代橋,那是以一九六九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小說家塞繆爾.貝克特橋命名的橋梁(Samuel Beckett Bridge)。和喬伊斯橋是出於一個設計師。不過,隻在河畔走了一小會兒,已經看到了好幾個風格不同的橋。
O'Connell橋
十幾個鏈接利菲河兩岸的橋梁,展示著各自獨特的風格和樣式,在不長的距離中並存,見證著這座城市對它們各自的認可與欣賞,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慷慨與大方。
慷慨大方是音樂家亨德爾給出的評價。亨德爾是我很喜歡的作曲家,德裔英籍。當他的音樂創作在倫敦處於低穀時,是都柏林人重新喚起了他的熱情,讓那部傳世聖劇《彌賽亞》在這裏得以首演。現在,都柏林又有了歐洲矽穀的稱號,得益於政策優惠,眾多的科技公司,大批的年輕人才紛紛湧進,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
這就是都柏林,從曆史到現在,它的包容,溫暖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在世界城市對比中獲得了無數美譽:文學之城,音樂之都,啤酒之鄉,最發達的城市等等。其中讓我們這些普通遊客最心動的,應該就是“最友好城市”的稱號了。
外二篇 1,小城高威
高威是愛爾蘭西部的海岸小城,人口八萬多。城市不大,知名度不小。二零二零年孤獨星球評選最佳旅遊城市,高威排名第四,同年,還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它還以節日眾多被稱為派對小城。三月美食節,四月的庫克特國際文化節,七月的藝術節,電影節。八月的賽馬節,九月的牡蠣海鮮節等等,好像一年中月月都在過節狂歡。
來參加這些活動要選對時間。我本來是把高威當成一個中轉站,隻用碎片時間瀏覽了一下市容,可居然在春天的小城中看到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對於更喜歡大自然的我,算是一個大的驚喜。
寬闊的科裏布河穿城而過,古老的教堂麵對河流,蜿蜒的小巷通向河流。依河而居,是許多城市的共性,而高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建城者對於這條河做了輕微的改道和建設。順著地勢,高處修建一道台階,河水傾瀉下來,就成了一道人工瀑布。支流保持著原始的狀態,河水在草木的掩映下自然流淌,像樹的枝椏一樣在城市中心伸展。每走幾步,小橋流水就在眼前。每走幾步,就能在河畔瞥見一兩隻野鴨和蒼鷺。難怪英國詩人濟慈給了它一個稱號,叫做“西部的威尼斯”。
在市區中心看到蒼鷺就比較稀罕了。
清晨的小街
高威大教堂
牧師會教堂
這條街再把我們拉回世俗
黃昏時分,沿著水流的方向漫步,來到科裏布河入海處。河岸之上是色彩明快的排屋,兩層三層的樓房緊挨在一起。在鏡麵一樣的河水裏找尋排房的倒影,看到的卻是一群正在遊弋的野天鵝。潔白的羽毛,優雅的身姿在清亮的水麵上,如詩如畫。幸運的拍到了正在卿卿我我的一對,近乎標準的心形,完美。
沿著海濱,走上了一條兩公裏長的步道—鹽山長廊(Salthill Promenade)。一邊是綠色的草坡,隔開了小城的熱鬧。另一邊是大西洋,浩瀚無邊。坐在海邊的一塊礁石上,看著海浪輕拂黃沙,海鳥在灘塗上覓食,雲彩漸漸上了顏色。什麽也不用做,什麽也不用想,一個人在這個可愛的古典小城中,體驗了一個流行短語,叫做“放空自己”。
高威鄰居--阿黛爾的草皮房
2,貝爾法斯特的清晨
貝爾法斯特街頭建築
同住一島,祖上還是親戚,北愛爾蘭卻與愛爾蘭分了家。北愛屬於英國,花英鎊。地圖上缺了半拉子的愛爾蘭是歐盟裏的獨立國家,官方語言說愛爾蘭語,也說英語,用歐元。多少年來,這兄弟倆相愛相殺,紛爭騷亂不斷。上演了一部又一部的火並“大片”,取景的實地便是北愛爾蘭的首府貝爾法斯特。
從倫敦轉機要從希思羅國際機場走到國內航班。拖著行李出關,路很漫長,仿佛從一個城市到了另一個城市。本來倫敦到貝爾僅一個小時的航程,這一番折騰,到達目的地已經晚上十點了。
天黑後獨自來這個外號叫Truble(麻煩)的城市,想起疫情期間親英派和獨立派之間的暴力衝突,心裏有點兒忐忑。還好,騷亂已經平息。海風習習,燈火閃亮,空氣濕潤,氣氛安詳寧靜。第二天早起,趁著城市沒有完全醒來之前,步行丈量了大半個市區和海邊泰坦尼克巨輪紀念館。
這個紀念館算是貝爾之城為數不多的景點了。現代化的造型,三座幾何形狀的樓座連在一起,倒影在港灣水麵搖曳,像蝴蝶的翅膀。玻璃牆麵由凸凹不平三角形組成,如多棱鏡一樣反射著晨光。
泰坦尼克號下水紀念館
緊挨著博物館是一高大的船塢,這就是建造泰坦尼克那艘夢想之船的地方嗎?上個世紀初,英國白星航運公司斥資7500萬美元,用這些字在堪稱天文數字的巨款。建造了這艘五萬兩千頓的輪船。在巨大和奢華方麵都破了造船史上的紀錄。仰視船塢裏帶有刻度的豎塔和腳手架,足以讓我們遙想它那種巨無霸的姿態。
縱然這夢想之船的首航成了世紀悲劇,親臨造船實地,還是會感歎當年他們發達的工業基礎和雄厚的財力。得益於工業革命,英國的造船業領先於世界,從這裏的工業碼頭,從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從英格蘭的利物浦,一艘艘巨輪源源不斷的滑入海中,取代了先前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在海外留下了諸多的殖民地,大英帝國也達到了自己的巔峰時刻。
當年建造巨船的情景,照片來自維基百科
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已到了上班時間。回到旅館拿了行李,跟著GPS導航到了火車站,卻被告知這個城市有三個火車站,我需要再走二十分鍾到另一個車站。
途中向幾個修路工人打探方向,問路的話音剛落,幾米外的一個人就快步走了過來,他詳細的解釋要穿過幾個路口,看見一個什麽樣的建築往右拐等等。謝過後,我就按照他指的路前行。
過了兩個街口沒看見他描繪的建築,保險起見,又向一個剛從寫字樓出來的男士再問。沒等那人回複,後邊一個穿西裝的高個子就接上了話,讓我再往前走,到第二個路口就能看見火車站的標誌。
順利坐上了去海邊小鎮的火車,嶄新的車廂設計與建材都是上等的,玻璃和不鏽鋼窗框澄明閃亮。一節車廂裏,總共不過三五個乘客。落座後,剛才問路的情景還在腦中回放。不知道應該把他們看作英國人,還是愛爾蘭人,感覺他們都在學雷鋒,像回答搶答題一樣爭著搶著助人。不分藍領還是白領。
這些小細節通常反映出一個地方居民的素質,也影響了外來者的感觀印象。或許,這個城市有著很難解決的Truble,可世界上哪一座城市沒有這樣那樣的的問題呢?紛爭總會有解決的時候,製度的保障,市民的高素質和向善的力量終究會推動著城市的良性發展。
常有遊客抱怨說,貝爾真沒什麽可看的。沒錯,這不是一個旅遊城市,景點不多。不過,既然來都來了,用一顆從容之心走走看看,於無色之處看繁花,也算是在看世界的同時提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