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冰島,參加冰川活動是必選。八年前選的是徒步瓦特納冰川,這次想換個樣,就選了一個探冰洞的項目。
預定的日期趕上下雨,淅淅瀝瀝的小到中雨下個不停。大霧一陣陣彌漫過來,悄無聲息的擋在眼前,五米之外啥也看不清楚。快到目的地時,路過一個形狀奇特的怪山,向導馬騰說這是《權利的遊戲》等好幾部科幻片的拍攝地。於是,大家就要求下來照個相。輪到我時,一陣大霧,拍下的照片連個山的影子都見不到。
到了一小片空地停下,按照馬騰的指導,在登山靴外套上冰爪。一行人中,六個來自美國,四個來自澳洲—一對情侶加上女兒和我。他們都是雨衣雨褲防水鞋全套裝備。雨褲的褲腳是小喇叭形,會蓋住鞋子,讓雨水直接流到地上。女兒和我沒置辦這行頭,雨水順著貼身的褲腳流進了登山鞋,走起路來吧唧吧唧作響,腳趾被水泡著,邁步沉重。
環顧四周,猶如來到了一個露天煤礦。空中雨水與大霧混合,灰蒙蒙的,山影和大地也是黑乎乎的。雨水澆在冰上,上坡下坡,又濕又滑。雨水打在臉上,不時擦一把,才能看清前方的路。吃力加小心的每一步,都是在體驗“花錢買罪受”的感覺。不過,既然也無退路,就硬著頭皮上吧。
霧氣時聚時散,走了沒多遠,便覺得周圍景色非同尋常。這裏不是看上去一馬平川的冰川,而是尖峰林立,溝壑交錯。一個個尖峰看上去黑不溜秋的,霧淡的時候,藍白色的冰體就能顯現出來,和黑灰交織成一道道道條紋。站在穀底,腳下一蹭,便會觸到光滑晶瑩的冰麵。如果一陣風能掀掉這層黑色外套,該是多麽耀眼美麗的仙境呀!
馬騰領著我們登上一個高坡,眼前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四周被黑灰白三色的冰山環繞,冰山形狀剛硬,到處棱角分明。正麵對著的,是一巨大的冰拱,中間的圓洞邊緣光滑,是大自然雕琢的一件精品。穀底,黃色的水流左衝右突,被衝刷的冰體形狀彎曲有致,加之火山灰的深淺不一,隨便哪個角度去看,都是一幅雅致的水墨畫。
馬騰說,如果雨再連著下幾天,這條冰拱將會融化消失,後來的人可能就看不到了。
從這兒開始,冰洞便一個套一個顯現出來。這些冰洞高低形狀各有不同。直上直下的像天井,人站在井底,隻能看到一小片天空。幽深不見盡頭的像隧道,洞口處就有幾分神秘感。短的冰洞兩頭見光,裏邊的冰壁格外的晶瑩閃亮。還有開放式的,一道拱門後邊是開闊的冰坡。
冰洞最神奇的是它的色彩,冰洞在冰山的位置,冰層的厚度,冰洞的長短和高度,都會影響到光的吸收和反射。即便在同樣的天氣條件下,一個個冰洞也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質地和色彩。有的藍白相間,有的黑綠交錯,也有的灰白混合。碧綠的,暗黑的,淺藍的,即使在雨中霧中,也能看出玉石那種盈盈的光澤和溫潤的質地。
我們穿梭其中,被這自然的創造迷倒。旅途中,曾登上過好幾處著名的冰川,也見過幾個冰洞。但從未見過像這樣的場景:冰峰錯落交織,冰洞比比相連,冰牆如此之高,冰拱如此之大。也不曾想到,黑色的火山灰進入冰體,會呈現出這般質樸的大美。在這一方冰的世界裏,有仙境的虛渺,更有魔界的蠱惑。
拿出相機,不顧雨水一個勁兒的拍照,引得同行的幾個人詢問:“你用的是防水相機嗎?“ “目前,它還能工作” 我應答著,心裏做好了犧牲這套相機的準備。淋壞了這台最順手的尼康八五零相機和旅遊鏡頭,會心疼一陣子。但如果不保存下這難得的記憶和場景,可能遺憾伴隨的時間會更長。(Ps,老公吳二沒有同行,不然,管天管地的他會連相機也不讓拿出來,竊笑)
我們參加的這個冰洞探險全稱是卡特拉火山冰洞遊(Katla Volcano Ice Cave Tour)。一路上,馬騰都在和我們討論著這個火山如果爆發的危險性。
卡特拉火山的火山口直徑為 10 公裏(6 英裏),上麵覆蓋著 200-700 米(660-2,300 英尺)的冰川,上次大爆發的時間是一九一八年。火山通常每 40-80 年噴發一次,這個火山已經逾期二十多年。人們有理由相信,它在醞釀著一次巨大的爆發。
據維基百科介紹,1755 年那次的大噴發,高峰時的洪水流量估計為 200,000–400,000 立方米/秒(比亞馬遜河、密西西比河、尼羅河和長江的平均流量總和還多。)
有人說,火山爆發是地球的一次深呼吸。沒有人知道它下次的的出氣時間。我們隻知道待它爆發時,現在這些冰山冰洞的美景將不複存在,即便多少年後冰川恢複,也將改頭換麵。我們所看到的是不可再生的奇瑰景色,彌足珍貴。
冰洞是冰川孕育而出,兩者有點類似母子關係。這些黑冰與冰洞的母親是冰島第四大的米達爾斯冰川 (Mýrdalsjökull)。這個冰川火山灰較多,縮減的速度也快,有不久的將來消失的危險。
冰島的第一大冰川是瓦特納冰原。麵積為八千一百平方公裏,約占冰島國土麵積的十分之一。瓦特納冰川公園裏比較容易到達的是斯卡芙塔山冰川和斯維納冰川。
斯維納冰川是我們上次徒步的那條。八年過去,放上照片對比,變化不大,還是挺讓人欣慰的。
二零二四年的斯維納冰川
八年前的同一條冰川
從停車場徒步一點八公裏才能到達的是斯卡芙塔山冰川,是瓦格納冰原中,也是整個冰島最大的一條。不知為什麽,我們第一次來時,到了遊客中心,卻沒走到這條極其壯觀的冰川麵前。
從正麵看上去,冰川寬大宏偉, 。背靠的冰原似乎遼闊無邊。冰川的前沿,並不是通常我們所見的冰舌形狀,而是斷崖式的橫麵。有點像阿根廷的莫瑞冰川。下圖中前方有人,正好作為這段冰崖高度的參照。冰川的下方還有一個湖泊,湖的麵積已經不小,上麵也飄著許多的浮冰,成了第二個傑古沙龍冰湖。
欣賞冰川的瑰麗,徒步登上是最好的方式。但有年齡限製,一般是十到十二歲起始,無上限。外孫女和外孫不夠年齡,僅在冰川腳下,也是玩的不亦樂乎。三歲多的外孫坐在冰川前的草甸上不想起來。六歲多的外孫女獨自完成了來回三點六公裏的徒步。有人說冰島不適合孩子。這並不準確,喜歡大自然是許多孩子的天性,熱愛自然的習性也應該從小培養。
斯卡芙塔山冰川
上圖是冰川前的冰湖
傑古沙龍冰湖(Jökulsárlón)是瓦特納冰原的另類的孩子,準確的說,是地球變暖的副產品。冰川水融化形成了一個深湖,冰山上分裂出來的冰塊飄流過湖麵,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風景。自己幾年前寫過一篇題為《為美麗的冰湖折腰》的文章,介紹了它的美麗,不再贅述。
冰湖大橋的另一端,是黑沙灘與浮冰,人們稱之為鑽石海灘。自然天成的浮冰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像動物的,有像生活用品的,一件件如冰雕藝術品。顏色也有差別,有的完全透明,有的呈玉色,看不透內裏。黑色的沙灘恰如展台上的金絲絨台布,襯托出了冰雕的冰清玉潔,宛如童話世界。
第一次來冰島,上冰川,遊冰湖全趕上了晴天。這次探冰洞是在雨天,看冰川和冰湖是陰天。雨天的朦朧,陰天的真切,晴天的明快,日落的濃烈,都有了記錄。這樣,冰洞,冰川的瑰麗與奇幻便有了多個層次的展現。
八年前的冰湖日落
後麵的冰川我們都去過的,你的分享帶給我美好的回憶,謝謝。你那兩張八年前後的冰川對比尤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