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圓的軌跡 (四).

(2024-05-21 18:26:29) 下一個
(四)優名校刻苦讀書   要塞裏鑽研電工                                                                                       第二天中午,火車開到上海北站,爸爸把我們接到家裏,這是江寧路的中國紡織公司家屬院,住有十幾家級別比較高的工作人員,房子好得很,樓上樓下一共近二百平方米,有兩個樓梯,一個浴室,涼台在三樓也不小!還有一個九平方米的亭子間,夾在一二樓中間,雖然與洗手間靠著不太妙,我對媽媽說:“我喜歡這個!”表哥就把我的東西搬了過來!姐姐的東西放在二樓浴室(裏麵沒有洗澡用具)。爸媽弟妹在二樓前後兩室住,表哥在一樓的客廳後邊那個中室住。它西邊是廚房以及後門。我了解到上海的小學五六年級是有英語課的,就找人幫助我學習英語,終於我考上了市西中學——名優學校。認真聽課是我的第一條,通暢理解是第二條,課外讀物是第三條,有時一些深奧的書籍也翻一翻,破的也不放棄,在同學看電影.玩遊戲的時候,我也看書報並且關心“國共戰爭”——經常看報紙,買廉價的書籍和地圖,雜誌《新聞天地》也常常看!
 
我們的英文老師經常拿著《密勒氏評論報》,它刊登了不少別的報紙不登的消息,可惜是英文的,我看不懂!
海軍士官學校的結業生名單被送到國防部第X室,而江陰要塞司令戴永湘正在辦公室裏提出要增加兵員問題。
一位處長對他說:“專業人才是沒有的,士官生倒有二百人,這是名單,你可以挑選十幾二十個,大部分要到軍艦上去,給你先挑選就是非常優待了!”
正說著,第二艦隊參謀長來了,他一進門就說:“昨天說給我們一百二十人,今天怎麽就變成一百人了呢?”
三個人連爭帶吵,最後達成,第二艦隊115人,江陰要塞25人,重慶號巡洋艦60人……
趙哥等25人的名單由戴司令拿去了。一趙哥的特長是籃球,幾個炮台的台長都要,最後,戴司令將他留在了司令部,為上士見習文書,而趙哥的興趣卻在電氣模型方麵。
《群炮擊艦計劃》是他花心血寫的,深得司令的欣賞,同意他與三個士兵合作製造沙盤以及準備演示!一個月後,演示成功,他得了司令發的獎章和證書!
在要塞裏,勢力最大的是參謀長為首的實力派,他們人數多,組織嚴密,信息靈敏,受這一派影響的人很多。
另一派是以人事處長為首的頑固派,以軍統分子為骨幹,掌握電訊機關,主力炮台,並且有人事調動,處分人大權,跟他們走的人也不少。
最後就是新近發展起來的戴司令周圍的一派,戴是1947年才就任的,海軍士官學校挑出來的25人和戴近年安插的三十餘人是一個較小的集團。
前兩派互相鬥爭,互相攻訐,而戴司令則居中調停,好像不偏不依。
作為一個新兵,趙哥隻埋頭把自己要管的炮打掃幹淨,業餘時間就研究電動艦隻模型。
到八月份,姐姐了一個電報來:“有趙兄陪同,表哥勿來!”
八月二十七日,表哥與我到火車站,接姐姐,而趙興隆與張珍也一同來了!
表哥有了正式工作,中紡公司運輸隊的調度員。他搬到公司去住了。
媽媽說:“好事做到底,把樓下的中屋布置成新房,讓趙興隆與張珍就在上海結婚!”
十月的一個星期天,就在我家的客廳舉行了結婚儀式。劉校長(小學增加了初中班,他來買儀器)當了主婚人,我媽當了雙方的家長,我姐就當司儀。爸爸向紡織公司滬西養成所的主任打了招呼,吸收張珍為養成工,在離家近的國棉十一廠幹活。
快到年底了,趙哥領到了頭兩個月的工資,就從江陰來到上海,給我家人人都送了一分禮,送給我一支派克鋼筆,送給姐姐一條白羊絨圍巾,(給張珍的是紅色羊絨圍巾)送給表哥一頂皮帽,送給弟妹三人一人一包巧克力。
我媽說:“你剛領了兩個月工資,這恐怕就花去了半個月、一個月的錢,你說要給張珍住房錢,不要扯了……”
張與趙去電影院看電影《亂世佳人》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