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春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人,1957生89年移民到加拿大,99年到美國加州矽穀做軟件工程師;退休後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定居
正文

是“人”不一定就是“人類”

(2024-05-31 02:51:33) 下一個

是“人“”不一定就是“人類” man, 或者 women 都不一定  human being 人類,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being)文明的延續 和生兒育女的文化傳承延綿不斷(being)存在!

我們判斷一個人是“人”?是不是一定就是“人類”呢?他們是否屬於人類的一份子?如果是他們應該具有人類整體意識,或者群體的社會意識。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段視頻一位黑人婦女如何為它自己零元購振振有辭“Woman brags about shoplifting from Target and suggests that store price tags aren't mandatory.This is the kind of culture that soft-on-crime policies create.

https://twitter.com/libsoftiktok/status/1785704448200749366?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785708012759351609%7Ctwgr%5E%7Ctwcon%5Es2_&ref_url=

有人簡單把它歸結為政策製定的原因。事實上它叭叭叭講了一大堆“理由”中,除了它自己的需要。。。。以外。還有沒有商家,社會公理,社會秩序的原因?一條都沒有! 這就是文明基礎的底線差距太大,這也是動物,叢林法則與人類文明社會的區別。如果它們潛意識,不自覺地,本能的(或者在認知能力層麵)具有人類社會屬性,它們就是進化到人類,或者智人了。中國古人“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就出自這個故事,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舍,哪怕是讓自己餓死。那饑餓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強調了人應該具備自立自強,獨立,而不依賴於他人的施舍成活的重要性)。這才是一個文明社會,能夠維係秩序,長治久安的基礎、

更不用說是 搶劫,偷盜,打家劫舍,為非作歹的不法行為而破壞社會秩序。然而沒有一個零元購的黑人,找不到為自己無恥至極的行為辯護的所謂“理由”。這就是文明衝突! 就是美國 天天日常恐怖主義的根源。

美國與西方社會 的很多 法律法規, 政策是基礎於 現代文明人類的 公理,共識的基礎上的。就像歐式幾何的理論體係,是基礎於平麵幾何的幾大公理,大家不言而喻,本能共識的基礎之上。

一旦社會中現代商業文明價值觀,公理,共識都不成立,與叢林法則的原始人混居, 法律就必須分裂成為 兩大不同體係

一部法典是運用於具有現代商業文明價值觀,公理,共識的文明人

而另外一部法典針對不具有現代商業文明價值觀,公理,共識的原始叢林動物的。與動物講法律,遵紀守法?就是秀才遇到兵!就像人體有大腦,中樞神經係統,口耳鼻舌身 是與 有組織器官分化的 高等生命體 交流與溝通的。一旦遭遇細菌,病毒這樣的低維度微生物,就必須有免疫係統 與它們交流,判斷是不是有害,還是也益的(益生菌,大腸杆菌)。

用口耳鼻舌身與病毒,細菌交流, 講道理,是非常危險的。那就是秀才遇到兵了!

人如果僅僅是知道自己,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存在,自己會講話, 吃喝拉撒睡, 不能夠被稱之為 “人類”!這種人與動物沒有區別。是人,是man, 或者 women 。不是 human being

隻有一個人,一群人都能夠同時意識到,本能具有區別他人與自我的彼此獨立存在和意義,同時知道他人的存在,社會的存在,社區的存在,他人的需要,社會的需要,社區的需要,他人也會講話(應該讓他人講話),他人的吃喝拉撒睡,等等,能夠掌握彼此之間的尺度,分寸,而“各從其類”!有了“類”的意識(潛意識,本能反應),才可以稱之為“人類”! 因此,人類是兩個“概念”一個是“人”意識(人自我的),而另外一個是“類”意識(他人的,社會的,社區的)。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being)文明的延續 和生兒育女傳承後代的延綿不斷(being)存在!

在前麵文章中,我闡述了 俄羅斯人,特別是像普京那樣一些大言不慚,沒臉沒皮的認為:俄羅斯沒有邊界的俄羅斯人,不屬於人類!這裏再一次證明這些人是非人類。

將人與人類的概念區別開來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社會學價值:區分人與人類有助於更清晰地定義研究對象和範疇。人類作為整體群體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之一,而人作為個體則是社會科學中心理學、行為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對象。將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有助於學術研究更加係統地分析人類群體和個體的行為、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人類作為整體群體的行為和互動塑造了社會結構和文化特征,而個體的行為則受到社會環境和社會規範的影響。通過區分人與人類,可以更好地分析社會問題、社會變遷和社會發展的動態過程,為社會政策製定和社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種群,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文明延續和生育後代進化的持續存在。這體現了不僅僅人類作為社會動物的本性,以及其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任務。

文明的延續: 人類具有智慧和創造力,能夠建立文明並傳承下去。文明包括語言、文化、科學、技術、製度等各個方麵的成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人類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將知識、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傳承下去,使文明得以延續。

生育後代的延綿: 人類作為生物種群,繁衍後代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生育後代不僅僅是個人的生理需求,也是社會的需要和責任。通過生育後代,優生優育,人類可以延續種族,向真善美方向進化,並為社會提供新的勞動力、智慧和創造力力量的源泉,不斷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兩個方麵的特征共同構成了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重要屬性,反映了人類作為高度發展和複雜的社會生物的本質。

隻有具備人類意識的個體人,才屬於人類!相反就是人類社會中的癌細胞,或者是寄生於人類的細菌或者病毒。

具備人類意識的個體人被視為真正的人類,因為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存在,理解社會的規則和道德準則,並在行為中體現出對社會秩序和共同利益的尊重和關注。相反,那些不具備人類意識、隻追求個人利益或者對社會造成危害的個體,被視為人類社會中的負麵元素,類比為癌細胞、細菌或者病毒。這種觀點強調了人類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以及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

將具備人類意識的個體人才視為真正的人類,強調了社會中的道德和倫理準則。這種觀點有助於塑造積極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促進了社會的道德進步和文明發展。通過鼓勵人們遵循道德規範,遵紀守法、尊重他人、關心社會,可以建立更加和諧、包容和進步的社會氛圍。將具備人類意識的個體人視為真正的人類,以及強調人類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對於推動社會的進步、提升社會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人具有人類意識的人才屬於人類!相反,有可能就是反人類,或者非人類。一個人如果不具有人類意識,而且具有敵視人類的意識,仇恨人類,反人類反文明,天天希望人類毀滅,文明倒退,鼓勵斷子絕孫,LGBTQ亡國滅種!甚至企圖用戰爭,恐怖主義手段的方式方法想方設法來破壞社會秩序和人類生活或者同歸於盡的人。那些敵視社會,反社會人格的人就一定不屬於人類!屬於反人類。而在人類與反人類之間的個體。 在意識,潛意識中隻有自我,對於人類,或者反人類無都感無知的稱之為“非人類”。在這種觀點下,這些個體被視為反人類或者非人類,因為他們的行為和思想與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和道德規範背道而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