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家,以及》
作者:馬青
城市
樓房
鄉村
清高得不和路人打招呼的民宿
猜測烏雲心思的風
絕不和汙泥穢水和“低端人口”同行的高雅
聞得到心跳,但又無法擁抱的鐵軌
一次徹夜長談後,鑽進血管深處的奔馬
所有景色都告訴你,這是當代
是你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點點滴滴
但所有的景色又離你十萬八千裏
你看不到你坐長途汽車、趕地鐵和走進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時,自動
配合安檢和人臉識別的奴性
脆皮安全帽,那頂黃色的,和領導戴的紅色安全帽較真的卑微和剛硬,也不在
畫家視野之內
那些地溝油,色彩造型味道後麵隱藏的,喂給孩子孕婦老人的黃曲黴素
胭脂紅
膨大劑
鮮活劑
生長素
抗生素
更不在畫家的取景框裏
抱著三個孩子跳河的母親
7旬老夫妻牽手跳樓身亡
90後媽媽不堪高昂的醫療費,抱著6個月大的嬰兒跳樓,雙雙身亡
遭遇車禍後,無錢醫治的八歲男童,給自己安排後事時的字字血淚
高中生手拉手結隊跳樓自殺
被畫家們推到月亮後麵
月亮,高冷朦朧得像外星球一般
月亮把厲害國種種變成天災的人禍藏在身後
畫家的筆局限於心事重重的月亮
就像詩人、音樂人和攝影師的目光,聚焦於抑鬱的月亮
畫家、詩人、音樂人和攝影師不謀而合
就像在同一時刻,走進懸掛五星紅旗和黨旗的會議室
接受一次又一次不能缺席的政治理論學習
參加會議的
不光有畫家、詩人、音樂人和攝影師
還有教師、記者、作家、學者、電視節目主持人
還有相聲演員
小品演員
電影演員
戲劇演員
曲藝演員
運動員
作詞的
作曲的
跳舞的
唱歌的
參加完這次每個月一次的學習
所有聆聽會議精神的與會者
所有在會議記錄本上簽到的與會者
都愛國愛黨
理性
認真領會
貫徹執行
緊密圍繞
不抱怨
既遠離政治,又政治正確
自動屏蔽掉那些被打上“陰暗麵”標簽的人或事
比如,經濟狂奔、意識形態收緊、權貴先富起來的跛腳“改革開放”
中國速度造成的環境汙染、資源枯竭、貨幣超發、癌症村、空心村、
豆腐渣工程,以及,卡奴
房奴
車奴
孩奴
“中國奇跡”引爆的樓市泡沫、地震、泥石流
不斷上訪,又不斷被截訪的訪民
被堵在家裏,不準受洗的基督教慕道友
被警察全程錄像的基督教家庭教會的禮拜
不審不判的基督教家庭教會牧師
被關進集中營集中洗腦的三百萬維吾爾族人
三個思想犯手上的三個終日無法取下的定位手表
大學校園內成千上萬的攝像頭
盯梢老師同學的大學信息員
黨衛軍坦克碾壓人頭時的狂笑
單位、社區、戶籍、檔案、長城防火牆、敏感詞詞庫、導航係統、共享單車、雲儲存、微信朋友圈、天眼、麵部識別、移動支付、封號、蜂群,對跪民、忍民拉起的天羅地網
股災
第二次造神運動的荒謬
鞏固一黨專政、清洗異己的“掃黑除惡人民戰爭”瞄準的失獨老人、家庭教會及其宗教信徒、人權律師、異議人士
定向反腐運動後麵的黨內血腥內鬥
高樓大廈、地鐵、動車、高鐵等等“盛世”風光後麵的新聞封鎖、網絡封鎖、言論控製、人權惡化、經濟增速斷崖式下跌
重稅治國、信仰缺失批量生產的黑心作坊
“大國崛起”麵具下的真相——“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
西藏、香港和新疆的血淚
力挺俄羅斯背後,武統台灣的野心
“這些畫很淡雅,要是放在家裏,確實很舒服!”
突然,你的思緒被一句點評打斷
你再次掃描你眼前的畫作
優雅
朦朧
清淡
每幅畫瞄準的景色都不一樣
每幅畫又統一在一個大小一模一樣的圓圈裏
2019年5月17日 第一稿 於四川成都
2025年4月3日 第二稿 於美國馬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