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賦閑,為了對抗“老年癡呆”一直在追“燒腦”的2024諾貝兒獎。科學領域絕對是AI獨領風騷,不過,經濟學獎卻頒發給了三位來自美國大學的經濟學家:MIT教授Daron Acemoglu、MIT教授Simon Johnson、芝加哥大學James A. Robinson。
Simon Johnson與Daron Acemoglu曾共同撰寫的代表作《權力與進步:我們為技術與繁榮而進行的千年鬥爭》中,對近代的工業革命,電腦互聯網革命進行了刨析跟財富分配的統計,指出,科學技術的進步並不能為社會大眾帶來直接的財富提升,相反,科技進步將作為更為有效的手段實現“少數精英階層”的權力財富集中,帶來更大的財富階級分化。這與我們一貫認為的科技帶來社會進步的想法大大的不同。值得一提的是,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是人工智能(AI)的“觀望著”,他對AI對未來經濟的真正推動力到底幾許持非常懷疑態度。
很多很多的介紹文章這樣說:
將2024年度的諾貝兒獎頒發給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關於製度如何形成並影響經濟繁榮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
獲獎者的研究深入探討了製度如何影響國家的繁榮,通過曆史和現代數據揭示政治和經濟製度的動態變化,並對政策製定提供了重要見解。
獲獎者表示:殖民時期的製度對長期繁榮有重大影響:
當歐洲人殖民了全球大部分地區時,這些社會的製度也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有時非常劇烈,但並不是所有地方都以同樣的方式發生。在某些地方,殖民者的目的是剝削當地人口,榨取當地資源,使殖民者受益。而在另一些地方,殖民者則建立了包容性的政治和經濟體係,以長期造福歐洲移民。
獲獎者指出,各國繁榮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殖民時期引入的社會製度。在殖民時期貧窮的國家往往引入了包容性製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普遍繁榮。這也是為什麽曾經貧窮的殖民地現在變得富裕,反之亦然的重要原因。
咋看起來的確是角度新穎,理論高深,但是細思卻覺得有哪裏不對勁兒:要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國際環保組織《全球足跡網絡》每年都會發布“世界超調日”,該日期是指,人類在一年中這一天用盡了地球一年再生的資源。
2024年的超調日是8月1日,這意味著8月1日人類就將地球2019年全年再生的天然資源消耗完畢,包括水、土壤和潔淨空氣等。世界資源的收支平衡要跟得上人類消耗的步伐,至少需要1.75個地球進行資源再生。
從這個組織發布的資料可以看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美國居民一樣生活,每年需要5個地球的資源才能使得我們的地球自然資源保持平衡。如果那樣,人類在每年的3月15日就將地球當年的再生資源消耗一空。澳大利亞這一數字是4月1號。印度是消耗掉再生資源後仍舊“富餘“的國家之一,這與該國仍然普遍存在的極大貧富分化有關。
所以,2010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澳大利亞的記者說過:如果14億中國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對世界將是災難。
想起了“脫口秀”崔娃說的一個段子:一群殖民者要將“文明”帶到新的土地,迫使土著接受他們“文明生活方式“—但是,當”土著“真的接受並向往跟殖民者一樣生活的時候,”社會投射“心理開始發揮作用,這些土著就會變成殖民者眼中的”威脅“。演員遠比政客更加“誠實”!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再一次驗證了人類“烏合之眾”的特性:
“群體無意識”—我們就是一群被輿論裹挾而喪失思考能力的人,我們期待需要AI來告訴我們:上帝視角“的真相。
“群體不關心事實“—我們沒有耐心去驗證實踐,我們期待AI跳過過程,直接公布結果來告訴我們一條捷徑。
“群體難以接受討論“—所以我們崇拜”專家“,熱衷於追逐理解諾貝兒獎的最”高級“言論。但是看看諾貝爾獎的頒發是有多”分裂“—科學推崇AI到極致,經濟學卻因”謹慎AI“而得殊榮。
“群體情感極端”—所以,中軌中距的研究跟觀點我們都嗤之以鼻了嗎?我們從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反其道而行”的觀點與論調了嗎?
2024年的諾貝兒獎,是隻有我才感覺到從“烏合之眾“到”人格分裂“的轉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