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喬楠 - 痛並快樂著,來自加拿大的故事

外表堅強,內心脆弱,深受抑鬱症折磨,但從未放棄尋找光明的卑微靈魂--命運多舛,雙麵人生的旅途中,發現最治愈的是身邊那些“小確幸”。
正文

加拿大Oakville橡樹屯的老橡樹,北極星-應許之地 (一)

(2024-09-03 08:56:42) 下一個

附近Oakville鎮有棵有名的橡樹,在Bronte Road上,赫頓區行政辦公大樓對麵。據專家測算,這棵白橡樹大約260-270歲,在多倫多還被叫做約克鎮的時候,她就已經站在那兒了。因為樹冠風姿綽約,樹幹挺直優雅,這棵北美白橡樹被橡樹屯的人稱為:White Oak Tree Lady。知道的人告訴我“沿著Bronte Road開,你絕對不會錯過!”

 

White Oak Tree Lady原本也是默默無聞的,不過她在 2006年卻是一棵聞名英語世界的樹。起因是2006年Oakville橡樹屯要擴建,加寬主幹道Bronte。Tree Lady所處的位置旁邊不到一箭之步就是12裏溪,因為當時溪流河床走向的因素,如果要繞過Tree Lady,Bronte路的拐彎角度就會過於陡峭而不安全,所以這棵老橡樹似乎是非砍不可了。

 

然而,以蘇格蘭移民為主體的第一代老橡樹屯居民後裔卻對這棵樹有著特殊的感情。其實也不是僅僅對這棵樹,其實也包含對橡樹屯建立150多年以來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樹齡超過200年的屈指可數的老橡樹,他們都有著特殊的感情。於是為了保護這棵樹,一個Tree Lady委員會誕生了。委員會首先聘請了多大植物學的專家對這棵樹的年齡進行了斷定。發現這棵北美白橡樹的年齡在260年以上。白橡樹是北美橡樹,一般平均壽命在600年左右,有些甚至可以存活至800-1000年。但是,因為近代的肆意砍伐,超過100年樹齡的橡樹已經不多見了。於是他們啟動了“保護皇家橡樹”的法案(注意,這個法案寫是英國憲法的,其中的故事我先賣個關子後麵再講)使Bronte修路計劃延遲6個月—然後評估出來一個可以保留這棵樹的替代方案。新方案包括挖掘並填平一段12裏溪的河床使道路彎角,Lady樹,河床都保持在一個平衡存在的狀態,但是產生的額外費用大約34.3萬元,當時的Oakville市政府沒有這個預算,於是Tree Lady委員會發起了民間募捐,計劃截至到當年12月底湊夠這筆錢。

 

首先,橡樹屯土生土長當年已經86歲音樂家Sarah Harmer捐出了第一筆私人募捐1.5萬並且專門開了場音樂會宣傳。於是Oakville, Burlington, Hamilton的居民開始了籌款,接著當地的釀酒商推出了一款特殊的叫White Oak Weissbeer 的Craft Beer,每賣出一瓶,Trafalgar Brewing會把其中的50分捐給Tree Lady 。然後,消息讓大洋那邊的當年的查爾斯王子(現在的君上)坐不住了。要知道這位待機時間超長的老王子,也許是個渣男,板凳王儲,但是他卻的的確確是一位資深植物學家,也是一位唱著“橡樹之心”度過青年時代的前皇家海軍中尉。於是,在老王子的號召下,捐款不僅從加拿大各地,美國各地,英國各地的橡樹愛好者那裏紛紛寄來,甚至還有從印度,錫蘭等地寄來的捐款。

 

於是,你看到的,這棵Tree Lady現在還站在那兒。她現在雖然不是橡樹屯最老的樹,但是無疑是橡樹屯也許也是加拿大最有名的一棵橡樹。

現在說說為什麽歐洲後裔對橡樹有著如此狂熱偏執的愛。簡單一句話,因為這些人大多是大航海時代駕著帆船穿越大洋到達美洲定居的pioneers的後代。說皇家橡樹的故事一定離不開大帆船,說起大帆船, 這個要從遙遠的維京海盜時代說起。

 

每隔一兩年國家地理雜誌都會刊登一些關於維京人的文章,非常有意思。首先,Viking這個詞的英語來源於Wicing,兩層意思-來自海灣的人,也是搶掠的人。他們最初生活於北部的Scandinavia半島(也就是現在挪威,瑞典,芬蘭那一帶),本來是靠漁獵生活的。自公元之初(耶穌誕生的那年漢光武帝劉秀剛剛平定北方),氣候開始出現轉寒的趨勢... 這種寒冷氣候一直持續了下來幾百年,導致地球人口一直增長緩慢。然後從6世紀開始,氣候開始轉暖,於是地球人口開始迅速增長,人口增長的結果就導致食物,土地不足,爭奪生存資源。所以你橫著看曆史,整個六世紀,不管東方西方,到處都是打打殺殺的戰亂不止。

 

Scandinavia半島的人口增長已經無法養活的人口開始乘著一種又窄又長,兩頭高高翹起雕刻出龍頭的快船出海掠奪。這種船的速度非常快,一根桅杆,掛方形的帆,速度可以達到10節(每小時18公裏)。船吃水很淺,可以駛進很淺的海灣迅速上岸搶掠修道院與城鎮-所以他們被稱為Viking-Vik在古英語裏是海灣,ing表示從….來。

 

建造這種船的秘密就在於維京人發現了橡木是自然界最適合造船的木材—硬度,延展性,防水,抗腐蝕性以及漂浮性能都及其適合造船。維京船的龍骨是用一整棵橡樹整體用利斧削砍而成的,旁邊彎曲的部分需要尋找天然有彎度的木材。這需要高超的技藝,而且為了防止木頭開裂,維京匠人從不用斧頭逆著木紋削砍。細微的地方用小刀雕刻而成。因為龍骨的一體性,所以他們的長船不容易在海上散架,也因為橡樹輕便,這種劃槳帆船在進入海灣收起風帆後能悄無聲息的迅速靠岸。但是,要找到這樣一根橡木龍骨,樹齡至少在200年以上。Anyway,那時的歐洲有的是高大的棕橡樹,法國人用橡木桶釀葡萄酒,銷往各地賺的盆滿,維京人用大橡木造船,一次比一次航行的更遠,後來因為發現並占領了冰島並以此為大本營,維京人正式拉開了持續了近三百年的維京海盜時代。

近代考古發現,加拿大北部蘭賽奧次牧草地(L’Anse aux Meadows-在紐芬蘭省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紐芬蘭島的最北端)在大約公元 1021 年被維京人作為定居點而占領,距今正好一千年,比哥倫布第一次航行的時間早 471 年。(打個時間坐標:那一年,在遙遠的東方,王安石出生於北宋江西一個普通布衣家庭。)維京人曾經在北美大約呆了10年然後離開了。他們是如何跨越大西洋或者是通過了因為氣候暖化冰層融化而形成的北冰洋航道到達的美洲已經不得而知,但是1969年人們在丹麥的一個海盜墓中找到了一枚石製的箭頭,後經測試證實為美洲的產物,而且在瑞典發現的同一個時期隻有北美洲才生長的白橡木木料碎片證明他們的確在哥倫布之前就拜訪過美洲了。他們拜訪美洲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建造更大的越海船隻的木材。他們帶回來一些北美白橡木,相比歐洲生長的棕橡木,北美白橡木質地更加緊密,更加堅固,密封防水性能更好。

(看海圖的時候,總是會太平麵化—忘記地球是個球體,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更清楚)

然而,維京人想不到的是,妨礙他們建造更大船隻的瓶頸不在於木料而在於他們使用的工具:維京人主要使用斧子削,他們不會或者說不習慣使用鋸或者铇這類加工精細木板的工具。

 

因為地域因素,蘇格蘭與愛爾蘭是最早也最頻繁受維京海盜侵擾的地區。比如我們每年春天的“綠帽子節”—St Patrick Day的主教,就是一個蘇格蘭少年被維京海盜虜走,賣到愛爾蘭淪為奴隸,最後皈依基督,成為愛爾蘭的主保,帶領愛爾蘭走向文明進入基督世界的故事。

 

蘇格蘭跟愛爾蘭的凱爾特工匠使用鋸子,手铇這類工具能將木板加工的更加精細從而把大量木板拚接起來形成更大的龍骨和船體,從維京海盜長船那裏,凱爾特工匠了解到了橡樹木料超級適合建造遠航帆船的material 特性。經過幾代工匠的改進,特別是因為防禦維京海盜而誕生的跨國商人團體漢薩同盟的推動,第一代可以橫跨大洋的柯克帆船出現了。

 

漢薩(Hansa 或Hanse )一詞,現代德文意為“商會”或者“會館”,古日耳曼語是武裝押送的意思。漢薩同盟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同盟,相當於中世紀的聯合國。柯克帆船(Cog一詞來源於船隻建造過程中將木材用膠水及羊毛填充物混合防水一種技藝Caulking)。這也是一種槳帆船,10-12世紀廣泛運用。區別於維京長船的是,柯克帆船有雙層甲板,船身高,雖然保留了劃槳位置,但是桅杆更高,一樣掛橫向四角方形帆,但是風帆從輔助變為主動力,船身圓短寬,提高了穩定性和艙容,適於做貨船。而且柯克帆船還受到中國帆船使用平板舵的影響,在平直的尾部裝有艉柱舵,後期加高了船艏艉,增加弓箭、投石器、彈射器等裝備,被用作海上護航和作戰。船的龍骨及其主要船體都是橡木,桅杆用杉木。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畫作中有很多就是這種柯克帆船。

(藏於漢薩同盟城市施特拉爾鬆文化曆史博物館的帆船印章)

十字軍東征中的柯克帆船。

在柯克帆船的基礎上,曾經被阿拉伯世界統治過的葡萄牙人中出現了一位狂熱航海家-埃裏克王子。在他的推動下,葡萄牙人吸收了阿拉伯人先進的三角帆改進造出了卡拉維爾帆船(Caravel),葡萄牙語「卡拉維爾」一詞來自古葡萄牙語的「橡木材」(Carvalho)。這種三桅帆船長約20-30米,船長和船闊比例3.5:1,這使得船隻平衡性極強。配備三角帆加橫帆,(也叫拉丁風帆)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多方向刮來的風,甚至逆風,轉舵更加靈活速度更快。船上配備火炮,橡木船身不僅抗外力衝擊而且在被對方火炮轟擊下,木屑的破碎斷口不尖銳傷人破口小容易修補。這種船的載貨量很小,但是優點在於輕便,轉舵靈活,而且比所有的船都快,速度可以達到20節(一節=1.8公裏)。但是這種船因為載貨量太少,船身太輕穿越大洋是冒著極大風險的,但是1486年葡萄牙人卻駕駛卡拉維爾帆船發現了好望角。這時離鄭和第一次1405年下西洋已經過去了81年離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1433年過去了53年。然後,西班牙人駕駛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妮娜號向西航行,哥倫布於1492年10月20號到達了美洲大陸。此時離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過去了59年。

 

(三角帆或者叫拉丁帆的Caravel卡拉維爾帆船)

再給個時間軸對照一下:1492年,在遙遠的東方,23歲的明弘治帝朱祐樘從他那個“戀母情結“頗深,因為”娘媳婦“萬貴妃死了所以幹脆41歲也”先死了“的爹手裏接班已經做了五年的皇帝。這五年他是咋過來的?

 

因為始終堅持一夫一妻不劈腿被皇親國戚罵,被大臣們罵,被百姓們笑話。他不僅每天按時上下班,還常年搞加班。就是正常上班的點兒可是比什麽996,007都難以忍受:早朝是每天三點起床,五點點卯上殿。夏天還好,冬天簡直受罪,不僅對大臣,對皇帝也是考驗,所以朱祐樘的爸爸,爺爺,太爺爺們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之下“,把早朝的時間不斷的延長再延長,到了朱祐樘他爹這兒基本就”正常“到”朝九“了。然後呢,朱祐樘不僅把它給扳回來到3點起床,五點上殿了,而且天天這麽幹,一幹就是18年直到他去世為止。這還沒完,朱祐樘還搬出午朝。估計在這位皇帝心中,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幹活兒。原來中國人“沒苦硬吃”的傳統是從這兒來的。

 

回來說說鄭和下西洋。要說朱棣在南京搞靖難殘忍歸殘忍,但是他的確是位少有的文治武功僅排在李世民之後的帝王。他派鄭和下西洋,雖然有人狹隘的認為是尋找朱允炆,但是七下已經絕對不是為了私怨而是為了國家開拓了。據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航速不快但是行駛非常平穩,應該說是當時的“航空母艦”。不過鄭和寶船的材料卻不是橡木的。橡木確切的說,中國不是原產地。古時,也會把同屬一個科目的櫟樹,柞樹叫做橡樹,因為葉子長得像,但是木質卻截然不同,櫟木,柞木脆且硬,難以加工,中國工匠們將之歸於“硬料雜木”之列。所以,古時的中國帆船大多用鬆木,不過鬆木最大的問題在於容易開裂,所以中國古帆船一般都體積較小,而且設計上多設水密隔艙,萬一有漏水船不至於沉。但是這樣的船不適合越洋遠航。

 

鄭和是雲南的回回,他的爺爺曾去過麥加朝聖,他除了向往穿越大洋,而且知道雲南,越南,老撾特別是緬甸出產的柚木一種特別適合造船的材料(當英國人到達印度之後,他們也發現柚木是比橡木更加堅固,不變形,防水,抗腐蝕,漂浮性更強,精細加工性更好的木材)。所以,鄭和的寶船是用柚木造的。上海靜安寺的殿宇柱子及部分窗戶就是柚木的,想知道這種“黃金木材”的到底啥樣的可以去看看。然而,柚木的主要出產國緬甸在朱棣之後就不怎麽給明朝進貢了,所以,我們總是問,之後呢?答案是,之後沒有適合造船的木頭了。再然後,日本諸島進入戰國時代,活不下去的日本浪人開始了長達兩個世紀的倭寇侵擾,明朝迫不得已關了海禁。

 

這時,印度洋的“海上香料之路”以前都是把控在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埃及人和部分威尼斯商人的手裏。但是,隨著葡萄牙,西班牙國家的帆船越造越先進,已經又在卡拉維爾帆船的基礎上演變出來了多層高甲板裝備整層火炮炮位的卡拉克帆船,也是第一代戰列艦帆船。於是1509年2月爭奪印度洋航線的第烏海戰爆發:對陣的一方是葡萄牙,另一方是奧斯曼帝國,埃及(由馬穆魯克蘇丹王朝、讚莫林王朝和古加拉蘇丹王朝三支部隊組成)和威尼斯商人聯盟。但是葡萄牙人的高甲板讓接舷,跳板白刃戰變得及其困難,對方的水手根本爬不上高高的船舷,最終,葡萄牙以18艘帆船1800人打敗了擁有2000艘戰艦的聯合艦隊,從此穆斯林世界徹底失去了對印度洋的掌控,葡萄牙大帆船長驅直入穿越馬六甲海峽向東方大國駛來。

 

葡萄牙人於1513年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期間在皮雷斯的帶領下駕駛四艘帆船到達中國,按照他們認為的“國際慣例“,在廣州港外鳴禮炮,降半旗致意東道主”我來了”。但是紅夷大炮對廣州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被認為是挑釁侵略,因此和明朝廣東當局關係惡化,不準許他們靠岸。但依仗於船堅炮利,他們仍然占據了珠江口的屯門島(位於今香港九龍附近)作為貿易基地。當時的明帝國,海禁已經有所放鬆,正德時代完成了對東南亞諸國的正式開禁,但對於來意不明者,大明王朝仍然充滿警惕,無法信任。

 

不過朱厚照這個人呢,熱衷火器手銃,對“弗朗基人”(葡萄牙人)有好感,所以也就沒有硬性驅趕,後來皮斯雷開始賄賂籠絡明朝官員終於達成進京拜會皇帝的行程,但是,他不走運,朱厚照31歲就突然斃於“豹房”。他的堂弟15歲的朱厚熜登基。有人奏報“所到之處,硝磺刃鐵,子女玉帛,公然搬運,沿海鄉村,被其殺掠,掠買良民,築室立寨”。的確這幫葡萄牙人彼時已經武力控製了馬六甲,的確張狂鬧得實在不像話了。最關鍵的是1521年葡萄牙人武力奪走了大明藩屬馬六甲蘇丹國的都城,相當於大明的海上南大門被掠奪。於是15歲的少年皇帝大怒,株殺了介紹人大臣跟翻譯,囚禁皮斯雷至死。皮雷斯的手下跑到馬六甲召集5艘大戰艦若幹小戰艦回來尋仇。

 

1521年屯門海戰爆發,明朝統帥汪鋐率領20多艘小型帆船互攻,戰鬥持續大半年,其中又有路過的另外兩艘葡萄牙大帆船加入戰鬥。雖然弗朗基戰船火炮威力強大,但是大明最終用火攻將葡萄牙人包圍。在葡萄牙人絕望之際,一場暴風雨突然降臨 ,這使得明軍的追擊陷入混亂 ,葡萄牙人趁亂逃脫。瑞典人龍思泰《早期澳門史》中說:“如果不是一次對他極為有利的風暴非常及時地刮起,西芒將會死於饑餓。他利用這個時機,帶著三艘船逃跑了(1521年)”。不過他們到底也沒跑遠,滿清時期長期盤踞澳門,這是後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ahiker 回複 悄悄話 我家就在Bronte路西,每天開車路過就想起Great White Oak的故事。謝謝你描述得這麽詳細,更正一點,旁邊的河流名字就叫Bronte Creek。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