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魚看世界

隨筆記下用自己的眼睛看見的世界
正文

走近聯合國

(2025-09-25 12:54:26) 下一個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八十周年。聽到特朗普近日在聯合國的發言,他指責聯合國在解決全球衝突、移民問題等方麵無能,稱其為“空話多於實質”的機構。聯合國的業績到底如何,眾人自有評說,特地翻出十五年前寫的文章,重溫一下當時的感想。

對聯合國大家都不陌生,總部像火柴盒一樣簡樸的大廈和門前飄揚著的萬國旗多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一走進大廳就遇到不少來參觀的國內遊客到有一位頭發花白的長者,用不很標準的普通話在講解。在等待預定講解參觀時,我靜下心來,注意到他正以激動的口吻講述著一個我們這代人熟悉的故事,‘19711129日晚9點,投票以讚成xx,反對xx,棄權xx通過了阿爾巴尼亞與非洲數國的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替台灣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一時間華人走上街頭……’這位大概是個老華僑,估計是個義工,一遍遍地講著,神情既激動又自豪。他的講述讓我眼前出現了無數鏡頭,喬冠華仰天大笑,鄧小平在會議廳講演,冀朝鑄在安理會發言……一轉眼,中國回歸國際大家庭近四十年了,變化可謂天翻地覆啊!

大廳裏貼著曆屆秘書長的照片,我記得的有吳丹,瓦爾德海姆,安南和現任的潘基文。在我心目中,聯合國是一個大機構,是調解世界大事的地方,有大量的資金用來維和救助。電視新聞裏各國政要在這裏商討扯皮,秘書長奔走在衝突一線,救災現場..

跟隨著講解員參觀,一路上我開始重新了解,重新認識聯合國,這裏把我感受最深的記錄下來。

聯合國的經費來自192個成員國,根據各國GTP的大小按比例繳納,老美好像交31%,一個非洲小國隻繳0.04%,(具體數字可能有誤,網上應當有準確資料),當然聯合國不是國俱樂部,話語權並不取決於繳費多少。但聯合國的經費也是捉襟見肘,記得很多國家,包括美國都拖欠會費。就拿維和來說,世界上衝突四起,不少國家也是內戰連連,軍費開資居高不下,讓我吃驚的是,聯合國維和經費居然僅是全世界軍費中開資的0.5%的反差我真想用杯水車薪來形容維和了。

另一個感受至深的是國際兒童基金會的箱子裏的學校,一個不足一立方米的小箱子,裏麵裝著鉛筆,粉筆,三角尺,圓規,書本等教具,箱蓋打開是一塊小黑板。無論田間地頭,或帳篷臨建房,有這樣一個箱子就可以讓幾十個孩子繼續學習。據說。今年國際兒童基金會送了幾百個箱子去海地,幾十個到玉樹。

作為醫生當然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做的一些工作。紅杯子是一個半升大小的塑料杯,發給貧困小學生用來喝水和吃學校供應的飯,這兩頓包含著足夠的營養支持青少年的生長,哪怕家裏再窮困孩子也不會營養不良。一小袋營養豆,用於極度饑餓的人群,這時若進食普通飯,不但胃腸不吸收,還會引起腹瀉,更加危及生命。WHO有詳細的進餐程序,先吃幾天營養豆,再逐步加入普通的飯食,一直過渡到正常飲食,據說按這種方式,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一周可增加10kg體重。蚊帳行動,把蚊帳送到一個非洲國家(名字沒記住),僅僅3年,使該國的瘧疾發病率下降60%。若堅持下去,今後5-10年有望消滅肆虐一時的瘧疾..

聯合國是一個國際組織,是一個有權威的大機構。令我感動的是除了解決世界和平的大問題,同時又在做那些如此具體的人道救援項目,讓救助真正落到實處,讓受援人得到實惠,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咱們的官員也能像聯合國一樣做實事,把錢用到刀刃上老百姓一定能得到更多實惠。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