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清潔工的故事(3)
小芳離開之後,老教授王珍轉過身慢慢的走進了廚房。她打開了電水壺燒了一壺開水,然後又慢慢的走到懸掛碗櫃的地方。伸手打開了旁邊的一個小櫃,在小櫃裏麵有幾層隔板,上麵放著她平時喜歡喝的西湖龍井,碧螺春等茶葉,在隔板的上層還有一盒香草風味的速溶咖啡;每逢有客人來訪的時候,老教授就會用咖啡去招待客人。老教授拿出了一盒龍井茶,盛出一勺茶葉放在茶壺裏。她平時喜歡喝綠茶,經過鍋炒製成的綠茶不僅茶水綠明,而且還含著一種清香。每當她在書房裏讀書,寫作需要休息的時候,她就會沏上一壺茶,然後坐在沙發上靜靜的品茶。
老教授喜歡讀書,當年她畢業於省城的一所師範大學。在大學裏,她認識了一個風度翩翩且有理想的熱血青年,那個人就是她的先生張鬆。她和張鬆是同班同學,在交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及其他的進步書籍中,彼此產生了好感。在來往的過程中,逐漸就成了無話不說的知己。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裏,她和張鬆都秘密加入了學校的地下黨組織。有些時候,他們在半夜裏和一些進步的同學上街貼傳單;有些時候,還會去參加地下黨組織的集會遊行。後來,王珍被組織吸收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她在黨旗下舉拳宣誓的那一刻,不禁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老教授的一生跌宕起伏,曾經跟著媽媽,哥哥和弟弟一起從河南逃難到山西,又從山西逃難到東北沈陽。王珍的父親過世很早,她母親一個人撫養著三個孩子。但是,生活上的艱辛並沒有壓倒她的母親,她是一個堅強和勇敢的女人。在河南老家的時候,當時家裏還有幾畝農田。母親起早貪黑的在田裏幹活,村裏有一個地主焦老大,他的良田有幾百畝,耕牛幾十頭,雇工也有三十多人;他平時為人狡詐,自私貪婪。當他知道王珍的父親去世之後,就開始在心裏打上了小算盤,琢磨著怎麽樣才能夠把王家的幾畝田地占為己有。
春耕開始的時候,村裏有些農民會花錢租用地主家的耕牛犁地。而王珍的媽媽沒有多餘的錢去租用耕牛,於是她就自己把犁具的繩索套在肩上,讓王珍的哥哥在後麵扶著犁杖,然後她用盡全力的往前拉著。
地主焦老大不止一次的詢問仆人,王氏有沒有前來租用他的耕牛,仆人回答說:“去那裏看過了,王氏自己拉著犁杖種地。”地主焦老大聽後驚訝的說道:“沒想到王氏會這麽厲害。”王氏在地裏種了玉米,大豆,在自家的院子裏種了一些韭菜和小辣椒等蔬菜。因為整天的在田裏勞動,王氏的兩隻手全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皮膚也曬得黝黑。開始的時候,地裏的莊稼長勢良好。可是在七月份的時候,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著,一個月中都沒有下過一次雨。地主的家裏有水車澆地,可是王氏卻隻能在心急如焚中看著農作物幹枯。這一天,吃完晚飯後,王氏把孩子們叫到跟前說道:“咱家的莊稼都幹枯了,東邊林家的農田也都幹枯了。他把幾畝土地賣給了地主焦老大,我也準備把幾畝田賣給焦老大,然後搭別人的車一起去山西,聽說山西的生活還不錯。過幾天我們就出發。”就這樣,王氏把僅有的幾畝土地賣給了地主焦老大,賣地的幾十兩銀子,一些做路費,一些自己留用。王氏還準備了路上的食物,帶領著全家搭上了車,在一路的顛簸和疲憊中來到了山西。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