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絮語點滴
(1)看一幅圖有感
皺紋密布的岩層
那是歲月留下的行蹤
風霜雨雪日曬的侵蝕
恰像刻刀一樣雕琢著山形
每塊石頭都有自己的故事
它們都展示出了一腔的寬容
即使化成了碎石泥土
也要讓山地長滿綠鬆
(2)日記-9月19日
美麗的大自然風景在春夏秋冬四季中輪回,各有千秋 。不僅賞心悅目,從中學到知識和哲理,而且大自然的風景還有治愈心靈的功能。
窗前放著幾個花盆,裏麵種的是非洲紫羅蘭的葉子。它們在花盆裏安靜的生長著,惹得我數次的回眸;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花盆裏的葉子還是孤孤單單的,也許萌生的葉芽正在土裏生長?不管怎樣,在等待中會幫助培養耐心。
新記的英文單詞很快就會忘記,“重複是記憶的母親”,所以,學習需要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時往事會悄然浮上心頭,對於不愉快的事情,就用這一句“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去對待。與其費心勞神糾結,還不如去塗鴉,聽一首歌曲,或者是去讀書。
如果在觀賞一幅畫,讀一首詩詞或者是看到美麗風景的時候,即使有點滴的感悟,都要把它寫下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花草樹木的枯榮隨著季節而變化,生命的偉大體現在種子再生的能力上;它能夠發芽,長葉,開花和結果。
嫉妒和偏見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能力,若視線狹窄,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歲月流逝,一去不返。所以,要熱愛生活,珍惜當下。
(3)11-4-2025日記
一次在讀JoyAnna博客文章的時候,看到了有關講解詩詞的課程,就跟著聽了一下。課堂上,教授講的很詳細,且有詩詞為例用來分析。其中詩裏一種修辭方法“對仗”引起了我的注意。數年來,我沒少按照詞牌去填詞,平仄音律一般都會遵從;但是,卻沒有注用“對仗”方法,看來不合乎詩詞的要求。
盡管在有些詞中用了“對仗”修辭方法,後來發現並不嚴格的,應該說用的是“對偶”修辭方法。
於是帶著疑惑的心情上網查詢了“對偶”與“對仗”之間的區別:
“對偶”和“對仗”的區別:
1。“對偶”:限於字數上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的意思,相關的兩個短語或者句子。
例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風吹雲動星不動,水推船移岸不移”等等。
2。“對仗”:除了具備對偶的要求外,還要求詞性一致,在音律上平仄相對,在意義相關。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對偶和對仗的關係,那就是“對仗”是更加嚴格的對偶,所以“對偶”不一定是“對仗”,“對仗”一定是“對偶”。
“對仗”例子: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序》中的名句,對仗工整,意境優美。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來自杜甫《絕句》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來自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
。。。。。。
“對仗”和“對偶”緊密相關,但“對仗”要求比“對偶”更為嚴格,是律詩,排律等格律詩歌的重要規則,旨在使語言整齊和諧,音韻優美,並產生相互映襯的藝術效果。(以上的知識介紹來自網絡)
看來填詞並不容易,平仄要遵循,對仗更要注意。隻好對自己說:寫詞路漫漫,對仗需深究。
願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願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