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不盡的思念》,記載了蘇聯借糧助東北度饑荒的事情。
1961年,在東北麵臨無米之炊的緊急關頭,周恩來向蘇聯提出,就近向蘇聯的遠東借二十萬噸糧食,用以解東北的燃眉之急。
盡管兩國交惡,蘇聯修正主義還是如數借給了中國,使東北糧食困境及時得到緩解。
大饑荒期間東北餓死人 較少,蘇方出借糧食是主要原因【注9】。
而美帝國主義那個時候也曾經伸過來橄欖枝,要給我們糧食援助。
中國特使王炳南卻表示,中國人民絕不依靠別人的施舍而生活,更不會拿原則去做交易,大義凜然地回絕了美帝的糧食援助【注10】。
實際上,在那三年期間,我國不僅沒有開口向國外要過一分一厘的援助,還對世界革命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慷慨大方地援助過別的國家若幹萬噸糧食。
當時的中聯部長王稼祥就因為反對這樣不顧國情的慷慨大方而斷送了他的政治前程【注11】。
令人吃驚的是,在成百上千萬農民餓死的同時,我國官府的倉庫裏居然還有為數可觀的存糧【注12】!
更可喜的是,三年大饑荒期間,我國茅台酒的生產居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三年中茅台酒合計產量為2,079噸,其中出口139.86噸,1,939噸為國人自飲。
生產這些茅台用糧共2,260萬斤,其中高粱1,085萬斤,小麥1,175萬斤,換算合計1.13萬噸糧食【注13】。
在那個一切糧食都要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年代,是誰批給茅台酒廠這麽多本來可以用來救濟饑民的糧食的呢?
那些茅台酒又讓誰給喝掉的呢?哪管路有餓死鬼,朱門永遠有酒肉啊!多麽偉大的一個工程啊!
照這麽看來,五十年前人類曆史上最恐怖的那場人禍既怪不了上帝,也怪不了美帝,還怪不了蘇修,那麽,究竟是誰闖的禍呢?這在國內至今仍是個機密。
五十年過去了,中國的政治風雲變幻了無數次。
被平反昭雪、落實政策的人不下幾千萬。
絕大多數被打死、冤死、整死的革命幹部們和革命知識分子們最後都得到了厚葬,他們九泉下之魂也得到了安息。
可是中國大地上有誰給那幾千萬餓死的農民落實過政策?
有誰安撫過那幾千萬餓死的冤魂?
有誰哪怕豎立一塊墓碑紀念那幾千萬並不該死的農民?
不是說人民政府愛人民嗎?
不是說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嗎?
不是說社會主義好嗎?
那為什麽在那個並沒有全國大麵積災害和任何戰爭的年月裏,餓死那麽多人?
那為什麽把餓死人的數據絕密封存,至今還不讓學者去研究探討?
那為什麽直到今天,還向老百姓隱瞞當年的真實慘狀?
那為什麽直到今天,沒人對這場人禍負責?
那為什麽直到今天,沒有審判那場人間慘劇的罪魁禍首?
那為什麽直到今天,還沒有誰出來為那人間慘劇道個歉?
無獨有偶,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另外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境內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也發生了一起舉世震驚的純粹是由於蘇維埃政府瞎折騰造成的大饑荒。
四百多萬烏克蘭人在饑荒中被餓死。
那件事已經過去七、八十年了,可烏克蘭人沒有我們中國人這樣健忘,或者根本就不打算從我國引進世界最先進的健忘技術。
2002年初,烏克蘭政府解密了1000多份有關那場饑荒的秘密文件。
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簽署法令,將11月22日定為全國饑荒紀念日。
2006年11月25日,烏克蘭各城市下半旗,並在國旗上纏上黑絲帶,向大饑荒的死難者致哀。
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和議會議長莫羅茲主持了大饑荒紀念館的奠基儀式,並在市中心廣場舉行燭光哀悼活動。
全烏克蘭的電視台和電台停止播放娛樂節目【注14】。
從那以後,每年的那一天,烏克蘭人都要沉痛地紀念那個日子。
中國有紀念我們的大饑荒的這一天嗎?
也許將來會有的。
幾千萬中國農民難道就那麽白白地死去了嗎?
那一段悲慘的曆史就真的這麽愉快地從國人頭腦中抹去了嗎?
我們真的就會像那個流氓期望的那樣,把我國的那場人類曆史最大的饑荒忘掉嗎?
會不會有一天,我國也設立一個大饑荒紀念日,一個紀念中國大饑荒的墓碑在河南信陽被高高豎起來,讓子孫萬代永遠銘記那個導致了幾千萬農民死亡的人間慘劇,把那個罪魁的名字也刻到那墓碑上去,警惕國人,從今以後,別再迷信任何大救星,別再把人禍當天災,別再把治國當兒戲,別再視農民如螞蟻? 或遲或早,那一天一定會到來,我相信!
---中國人,別再把人禍當天災中國大饑荒五十年祭
--------------------------------------------------------------------------------------------
中共大饑荒:
很多人知道1950年代中共接受蘇聯大規模援助,幫助實現工業化。
但不知道1930年代蘇聯接受美西方大規模援助,幫助實現工業化。
蘇聯,在美西方大規模援助前,其實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汽車產量,就是靠手工打造,一年產量不到2千台。
比如,後來蘇聯援助中國的嘎斯汽車,就是克萊斯勒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