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回想起來,歸根結底好像是酒的問題。中國的酒文化曆史悠久,所以在中國的親友們常有戒煙說,但是少有聽人戒酒。
酒能夠怡情。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豪傑,趁著酒興留下了千古絕唱。別的不說,就說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作詩離不了酒。比如,李白的《將進酒》詩句,寫得意時喝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月下獨酌》詩句,寫失意時喝酒: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杜甫詩句也是處處有酒。有名的“黃四娘家花滿蹊” 出自《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中有四絕句是講酒的。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隻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他的朋友個個是能喝的,看看《飲中八仙歌》是這麽寫的: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 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資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子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大家可以隨便搜狗搜狐,杜甫的酒詩比比皆是。他還做了《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看看,兩個人在一起都喝上酒了。還想著下次再喝呢。
可是酒也傷人。古人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中國的釀酒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儀狄和杜康。 當儀狄發明了酒,夏禹喝了覺得太好,怕沉迷於此,所以疏遠儀狄,杜絕美酒,他認為“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孔夫子也認識到酒醉的壞處,提出“不為酒困”。網絡上有翻成“不要人家一來請喝酒,就去了”,也有翻成“不要喝醉”。我覺得可以理解為“不要沉迷在喝酒中”。有不喝酒的自由。
的確李白和杜甫都沒有達到夏禹和孔夫子的哲學思考高度,他們的離世也是與酒有關的。《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中國民間有“太白撈月”的傳說:李白在船上賞月,飲酒大醉,想要跳下船至水裏撈月而溺死。杜甫在嶽陽遭遇洪水,多日無食物;後聶縣令救出他,贈牛肉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見唐人鄭處誨《明皇雜錄》。也有唐人李觀的溺水之說,見其《杜拾遺補遺》。
這樣看來,W同學的離去也不孤獨;在他去的那個世界至少有李白杜甫相伴。也借助這些文字,希望讀到這些文字的朋友們,有夏禹這開國明君的自覺和孔夫子這萬世師表的自由,酒可以喝,但不為酒迷,不為酒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