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則兼濟天下

人生即是客旅。邊走邊看,邊看邊想,邊想邊記。
正文

曆史見證首位美國教皇:也談為信仰獻身

(2025-05-09 22:10:50) 下一個


今天大家見證了新的教皇遴選過程,首次產生了美國首位教皇。他之前在紐約當紅衣主教,來自芝加哥,曾在南美當宣教士。與過世的教皇一起在南美,一個在阿根廷,一個在秘魯。據說交情很好。新教皇之前叫羅伯特.普裏福斯特,現在叫裏奧十世。還是教皇的名字氣派。

媒體采訪了他的哥哥,說他從小到大一直立誌委身於主,連鄰居們都說他將來必定要當教皇。可見從小立誌多重要!他很努力,謙虛,幽默,據說是一直關懷弱勢群體的。所以與前一任教皇很類似。大家都說川普總統先生和萬斯副總統先生功太大,前麵給他鋪路了。不知是真是假,但希望美國教皇的誕生能有效引導年輕一代的信仰。尤其是美國金錢至上的市場價值取向中有一股清流,讓年輕人,中年人,或老去的嬉皮士一代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信仰的價值。

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基督教朋友的故事。我們都叫他好弟兄。一是與他姓同音,二是的確是好人一枚。但因他是宣教士身份,所以叫弟兄更確切。幾次從朋友們那裏聽說他,知道他是我眾多朋友的朋友,一起聚會,一起生活,一起義工。在教會裏帶領唱詩班,服侍若幹團契,在韓牧師的神學院讀書,後來去遙遠的東方國家。等我聽說他時已經在西部地區默默守護,關懷貧苦大眾好多年了。可是每年暑期他都會回來給大家分享,看望大家,順便看望他太太那邊的家人。而且每年我們朋友們都會參與青少年夏令營的活動,去西部地區幫助小學中學教課組織營會。均是由好弟兄負責。因為我工作的原因,每年夏天都要去世界各地組織會議。所以隻聞其人,未見其麵。但每年都有為這位為主獻身的人禱告和支持。

好弟兄來自青藏高原。從小在一個極其貧瘠的土地上與父輩們一起謀生。十五歲初中畢業時當兵,十九歲時複員。由於愛好音樂,曾在蘭州各大音樂廳駐唱。生活潦倒時也在街上賣唱。飽受地痞欺淩。人生無望時選擇放棄自己,在黃河邊上被兩位老外救起。也在此時開始找到信仰,時年二十一歲。從這以後他的生命開始發光。他立誌傳道,去每一個偏僻角落,幫每一個絕望中求助的人。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幫貧苦地區的鄉親父老們,建房子,蓋廁所,挖水井。天天忙得不見人影。

奇妙的是,他居然有時間談戀愛。在一次禮拜時他遇見了一位天使,名叫勞拉。他居然直接去求婚去了。勞拉來自美國,在蘭州某大學教英文。本來她是醫科預科,準備在中國遊學一年回去讀醫學院。結果被好弟兄截獲,從此留了下來。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人,一個黑,一個白;一個矮,一個高;一個土氣十足,想象一下蓋房子的農民工;一個金發碧眼,想象一下下凡的白衣天使。一個初中學曆,一個醫學院預科。這樣稀奇古怪的組合,因共同信仰,在一起了。然後一起去做義工,一起撫養孩子,一起去讀神學院,一起來我們教會實習,一起畢業,一起回到那片高原。

然後就在這一年的暑假,他們一起回到了在美國的家。原先說好他們先去肯薩斯一個教會參加夏令營,結束後的那個周末再來我們教會為他舉辦命名牧師的儀式。結果慘案發生了。他剛注冊完夏令營就接了個電話,跑到教會外麵接聽時,被一個精神病人槍擊無數,當場倒地不起。時年三十一。

每當與其他朋友講起他時,總是心痛。在眾人麵前提起他的事跡,總是流淚。他那生如夏花般絢爛的一生,最後以無比悲壯的形式離開這個世界。知道他去了天堂,總是不舍。在教會裏做追思禮拜的時候,大家都哭了。這是我在美國見過的最悲傷的葬禮。大部分年長朋友過世,均是或多或少有喜樂的成分在,慶祝他們一生的成就。一生該打的仗都打過了。沒有什麽遺憾。可是,好弟兄的故事嘎然而止。那麽多計劃,那麽多事工......影響著成百,上千,上萬人的生活和生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四個孩子,八歲到兩歲,還有勞拉。勞拉在追思禮拜又哭又笑的做著見證。將這位弟兄平凡偉大的一生將給我們聽。我們不知道神的旨意是什麽。但是的確他成了神有用的器皿,為神做了十年的工,無怨無悔。

每次想起他,我總是慚愧不已。一直為五鬥米折腰。一直不願辭職。一直怕退休後養不活自己。似乎工作成了依靠,似乎事業成了主宰,人活得如此卑微渺小。想起魯迅先生的那句話,“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麵藏著的小來”。以此紀念好弟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