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到江南趕上春——民國才女蘇雪林
在中國文學史上,知名的女作家不少。但是集作家、詩人、畫家、教授和學者於一身、且著述浩繁者,隻有民國才女蘇雪林一人。
她執教50載,筆耕80年,出版著作逾2000萬字,被譽為"一株永葆生機的文壇常青樹"。這樣一位享譽中外的文壇奇人,一生之中自有很多奇事,其中她唯一的一段婚姻,著實奇異得令人費解。
時光退回到1915年的一天,一個女子在幽深的山澗邊徘徊良久,正當她欲舉身下跳時,一隻手在後麵牢牢地抓住了她。
這個被救下的女子,正是我們這位未來的國寶級大師蘇雪林。一心想去省城讀書的她,無法衝破家人的重重阻撓,才來到澗邊。
“不讀書毋寧死”的決心終於幫她爭取到了求學的機會,她以第一名的成績入讀安慶第一女子師範。畢業後,被留在母校任教,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如此決絕的、富於反抗精神的新女性,麵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定是要抗婚到底的。然而性情剛烈的蘇雪林,卻終是嫁給了她不喜歡也不喜歡她的人。
她抗爭過,且她的抗婚是堅韌而持久的。她在安慶任教後,盡管校方極其器重她,但她不想做井底之蛙,想去北京求學。
自然遭到家人的反對,並且夫家一直在催婚。她抗拒著。
“她的性格是複雜的,複雜到著名心理學家也無法分析。有時她對外界刺激反應非常遲鈍,真像隻木瓜,有時則反應非常強烈,像一團燒掉自己也要毀掉世界的大火”。
如此雙麵的性格,使她心中的大火沒有燒掉世界,卻差點燒掉了自己,她害了一場大病。病愈後,母親不顧祖母的反對,毅然應允她去京城讀書。
在北京女子師大讀了兩年書後,她得到了赴法留學的機會。她明知家裏人會反對,但她去意已決。
這一次,天高皇帝遠,她先斬後奏,出國的前一天晚上才寫信告訴母親。
等家人接到她的信,她已經在遙遠的海上了,任他們怎麽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封建禮教的影響卻並未因為她的遠行而減弱絲毫,家人屢次去信逼婚。幾次退婚不成後,她投降了,和那個遠在美國留學的未婚夫通信聯係,希望他能到法國陪她完成學業。
他拒絕了。
這一次蘇雪林失望了,又要退婚。她父親居然說“即她自己軋死於電車之下,他還要將她的一副殘骨,歸之夫家的隴墓!”
父親的嚴詞沒有讓她屈從,然而對母親的摯愛,讓她最終答應結婚――她擔心,如果自己真的退婚,受罪的是母親。
她怎能讓柔弱的母親因為她這個辱沒家門的女兒而再遭受祖母的摧殘!
造化弄人,母親病危之際,要她成婚。她照做了,卻沒有挽回母親的性命。婚後半年,母親一命歸天。她自己卻一直守著不快樂的婚姻。
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很多名人都擺脫了父母之命的婚姻,但是冒死求學的蘇雪林卻始終沒有離婚,至死仍是張家的媳婦,盡管婚後沒幾年他們就一直分居。
抗戰期間,她隨武漢大學一起去了四川。她丈夫也去了四川,也在武大教書,並住在同一屋簷下。但他們一直分居。
高壽幫她創下了名存實亡婚姻的最長記錄,令人稱奇。
她抗婚多年不成,結了婚以後,變得懶得離婚。她後來也給出過她的解釋:魯迅可以和相愛的人遠走,但蘇雪林是女人,在那個時代女人離婚是頗受非議的;
尤其是她名氣大,擔心樹大招風,離婚更怕招來論敵的多方攻擊。
我猜想她皈依了天主,那個時代天主教徒是不能離婚的。盡管她自己沒有明說,然而這是不爭的事實。留學三載,她給自己又套上了一副宗教的枷鎖。
蘇雪林從來沒有提及這個原因,但是,我認為這是一個她不離婚的原因。
蘇雪林後來說,感覺很對不起丈夫,如果她早些離婚,至少他能找一個他需要的女子,相依為伴。
撫卷沉思,其實,她對不起的豈止是她的丈夫呢?如果她能拿出當年求學的勇氣離婚,她會有很不同的生活,可以象冰心那樣享受天倫之樂。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是詞人朱淑貞嫁錯郎後,悔恨一生的千年一歎。試想學富五車如蘇雪林者,焉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