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在特護病房養傷,卻遭遇因新型毒品“郵票”失控的女護士,
與此同時,一場深入金三角的禁毒使命正悄然找上這位國家功臣。
李墨躺在部隊醫院頂層的特護病房裏,窗外陽光透過百葉窗,在雪白的床單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作為在“天網行動”中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他享受著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和無微不至的照顧。姬烏鵲是醫院最優秀的特護護士之一,被特別指派負責李墨的康複護理。
她約莫二十五六歲,總是梳著一絲不苟的發髻,口罩上方一雙明亮的眼睛透著專業與冷靜。每天清晨六點,她會準時出現在病房,為李墨測量生命體征,動作精準而高效。即便是最痛苦的換藥過程,她也能憑借熟練的技術將疼痛降到最低。
一、深夜突變
案件發生後的第十天夜晚,醫院走廊漸漸安靜下來。李墨因傷勢好轉,剛剛減少了鎮痛藥的劑量,正處在半夢半醒之間。房門被輕輕推開,姬烏鵲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李墨立刻察覺到她的異常。平日裏嚴謹盤起的發髻有些鬆散,幾縷黑發垂在額前,口罩罕見地沒有佩戴,臉上泛著不自然的紅暈。最令人不安的是她的眼睛——那裏不再是以往的專業和冷靜,而是一種狂野而迷離的光芒。
“李先生...你醒著嗎?”姬烏鵲的聲音沙啞而甜膩,與她平日幹淨利落的語調判若兩人。
李墨試圖坐起,但胸口的傷仍讓他行動困難。“姬護士,有事嗎?”
她沒有回答,而是步履不穩地走到床前,雙手撐在床沿,俯身靠近李墨。一股淡淡的酸味混合著不明香氣撲麵而來,李墨的直覺告訴他情況不對。
“你真厲害...那麽勇敢...”姬烏鵲語無倫次地說著,一隻手已經撫上李墨的胸口,完全不顧及他未愈的傷口。
“姬護士,請自重!”李墨壓低聲音警告,同時試圖按下床頭的呼叫鈴。
但姬烏鵲的動作出奇地快,她一把抓住李墨的手腕,力量大得驚人。李墨因傷勢無法有效反抗,隻能眼睜睜看著她跨坐到自己身上。在藥物和傷勢的雙重影響下,他的意識逐漸模糊,隻能感受到一雙滾燙的手在他身上遊走……
這一夜,特護病房裏發生了難以啟齒的侵犯。李墨在身體與精神的雙重痛苦中煎熬,直到淩晨時分,姬烏鵲才像被抽空般癱倒在一旁,陷入昏睡。
二、毒品真相
第二天清晨,交接班的護士發現昏迷在李墨病房的姬烏鵲,立即采取了醫療措施。經過緊急檢查,醫生發現她體內含有高濃度的新型合成毒品成分。
醫院安全部門迅速介入調查。保衛科科長張建軍親自向李墨說明情況,麵色凝重:“非常抱歉,李先生。初步調查顯示,姬護士是被人誤導,誤食了東南亞最近流行的新型毒品——‘郵票’。”
李墨心頭一震。作為前緬北特種兵和禁毒行動參與者,他對“郵票”有所耳聞。這是一種經皮膚吸收的強效致幻劑,通常印有彩色圖案,外形酷似貼紙,易於攜帶和隱藏,毒性極強。
“這種毒品含有高純度的LSD和多種合成卡西酮類物質,”張建軍繼續解釋,“吸食後會產生強烈的幻覺和性衝動,同時伴隨著暴力傾向。最近三個月,本市已出現二十多起相關案例。”
正當談話進行時,醫院樓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不久後,噩耗傳來——住院部七樓一名年輕患者因吸食過量“郵票”產生被害妄想,衝破安全網跳樓身亡。
李墨望著窗外聚集的人群,內心湧起複雜的情緒。他既是毒品的受害者,又深知自己不能沉溺於憤怒中。姬烏鵲也是毒品的犧牲品,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那些製毒販毒的黑手。
三、局長到訪
當天下午,李墨的病房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趙靜的母親,省緝毒局局長周雨。她五十出頭的年紀,一身得體的西裝,步伐穩健,眼神銳利,渾身散發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李墨同誌,我代表省緝毒局來看望你。”周雨的聲音冷靜而有力,與趙靜有七分相似,卻多了一份歲月沉澱的威嚴。
她將一籃水果放在床頭,目光掃過李墨的病曆,直入主題:“關於昨晚的事件,我們已經了解。這不隻是簡單的醫療事故,而是與一個龐大的國際販毒網絡有關。”
周雨打開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調出一組數據:“近半年,一種名為‘郵票’的新型毒品從東南亞流入我國,已造成至少十幾起惡性事件。我們懷疑其源頭在金三角地區。”
李墨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慰問,而是帶著明確目的的正式談話。
周雨直視李墨的眼睛,語氣凝重:“李墨,你的表現證明了你的能力和忠誠。現在,國家需要你這樣的人材。”
她稍稍停頓,聲音降低但更加堅定:“我們希望你能以康複療養為名,前往東南亞,利用你緬北特種兵的身份和經驗,打入販毒製毒網絡的核心。”
四、母親的私心
盡管周雨的語氣始終保持著官方腔調,但李墨還是捕捉到了一絲作為母親的私心。
“小靜知道您來找我嗎?”李墨輕聲問道。
周雨的臉上掠過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波動:“她不知道。事實上,我也沒有告訴她昨晚發生的事情。”
李墨理解這位母親兼局長的複雜心理——既欣賞他的能力,希望他能為國效力,又不願女兒卷入更多危險。
“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周雨繼續介紹,“傳統鴉片、海洛因依然泛濫,而像‘郵票’這樣的新型合成毒品更是層出不窮。我們需要有人能打入其內部。”
她向李墨展示了近期禁毒行動的照片和數據。李墨震驚地發現,“郵票”已經滲透到校園、娛樂場所甚至醫院,受害者年齡越來越小,危害程度遠超傳統毒品。
“我明白這要求對你很苛刻,尤其是剛經曆這樣的事情。”周雨的語氣罕見地柔和下來,“但正因為你親身經曆了毒品的危害,才更理解我們工作的緊迫性。”
她遞給李墨一份厚厚的檔案:“不必現在回答。等你康複後再做決定。”
五、艱難抉擇
周雨離開後,李墨陷入沉思。他拿起檔案,第一頁就是姬烏鵲的正麵照——清醒、專業、充滿朝氣,與那晚判若兩人。檔案詳細記錄了她如何被毒販誤導,以為“郵票”是“提升工作效率”的“能量貼”,最終墜入深淵的過程。
李墨的拳頭不自覺地握緊。他想起了在緬北特種部隊的日子,那些與毒品販子交鋒的危險時刻;想起了“天網行動”中險些喪命的經曆;想起了趙靜期盼又擔憂的眼神。
傍晚,主治醫生帶來了姬烏鵲的最新情況——她已脫離生命危險,但可能麵臨長期的心理康複。同時,警方根據她提供的線索,已經鎖定了一個活躍在本市的販毒團夥,預計幾天內實施抓捕。
這一連串的消息幫助李墨下定了決心。
第二天清晨,李墨讓護士幫忙撥通了周雨的電話:“局長,我接受任務。但有兩個條件——第一,任務詳情暫時對趙靜保密;第二,我需要參與整個行動計劃的製定。”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隨後傳來周雨堅定的聲音:“同意。歡迎加入‘斬毒行動’。”
一周後,李墨出院。官方報道稱他因傷勢未愈,需前往南方某療養院進行長期康複。隻有極少數人知道,飛機目的地其實是緊鄰金三角的邊境小城。
趙靜來到機場送行,眼中滿是不舍與擔憂:“一定要完全康複再回來。”
李墨緊緊擁抱她,在她耳邊輕聲道:“放心,我會平安回來的。”
飛機衝上雲霄,李墨望著窗外漸遠的城市,輕輕撫摸著手腕上趙靜送的手鏈。他知道,一場比醫院更加危險的較量正等著他。而此刻的金三角某處,新型毒品“郵票”正源源不斷地從隱蔽的工廠產出,準備流向無數無辜者。
李墨閉上眼睛,開始在心中規劃的第一步行動。這場與毒品的戰爭,他必須贏——不僅為了國家,也為了所有被毒品摧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