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的冬天

群居不倚,獨立不懼!
正文

兩種心境

(2025-08-22 19:46:20) 下一個

          昨天本來想煽情一下這次在Tanglewood看的幾天演出,結果就拐到訪校上麵去了,索性那就另起爐灶碼一段文字說說這次的訪校見聞,其實還有就是送娃上學,這裏的娃包括我的大娃和領導家親屬的娃。

           這個暑假主要的任務就是趁著大娃讀研的契機,帶著小娃去看看自己心目中的未來大學,其實也是網上說的幾大俗,所謂的藤校以及那幾個所謂T幾,十年前我們幾乎看遍了美國top15的學校,最後大娃放棄了所謂的大藤選擇了在歐洲讀書,這件事情對老夫的創傷不亞於八級地震。舉家遷徙到這美麗國,為的就是讓娃能在這上個好點的學校,沒那多的壓力,背井離鄉放棄所有,重新開始一個中年男人的生活,可悲麽?可是悲劇就這麽發生了,老夫勞苦勞心熬到了小娃也開始要準備大學了,這一次,家庭成員達成一致小娃必留在美麗國。

            大娃在歐洲工作了兩年半,實在是對共產主義歐洲的職場忍無可忍,在我們的動員下辭職申請了回爐重造,盡管已經拿到了兩個碩士,回到美國還是要重新讀一個碩士,申請的學校除了哥大都給了offer,我記得我在大娃錄取的時候還寫過一篇文字就是甜蜜的痛苦,最後在mit和普林斯頓之間選擇了p,那時候說要讀就讀第一的。而通過這次訪校看來,興許選擇又是錯誤的。這是後話。

               p的開學比較早八月中旬,小娃自打上了高中起,p成為她的夢校,已經去過一次訪校,而這次姐姐上學選擇的p著實讓小娃興奮不已,憋著勁要超過姐姐,可是每一次姐姐都在不經意間達到了妹妹的夢想,我總是在想,這可能是天才和努力之間還是有著不一樣的結果,姐姐總是讓我們操心,在我們看來總是給我們帶來一些瑣碎的麻煩,可是每每都逢凶化吉意外的順暢,就像這次回來讀書,報了四所錄了三還都給了獎學金,還以此和各個學校進行了討價還價,結果還不錯。p離家近,帶著兩個不大不小的箱子特地選了一天等我們回來,驅車2個多小時到p ,避開了學校統一接待日,大娃覺得自己老了不想和那些新生一起見麵,盡管也才24歲。拋開一切繁瑣,直接領了鑰匙和學生卡,也省卻了一些麻煩,看不到那些熱鬧的場麵,搬進去的時候感覺有點對不住大娃,冷冷清清的,自己選的宿舍也不咋地,應該是p最差的單間,不過這不能怪學校的分配,因為搶宿舍的時候她正在和一幫小夥伴在冰島玩耍。安頓完,帶著姐姐的學生卡,妹妹好像去上學了,哪哪都記得,上次訪校就在圖書館旁邊看了看,這次可就進去了。這個美啊,一直在說爸爸你能想象我在裏麵坐著學習麽?我說我不敢想象,因為通常夢校都是用來錯過的!哈哈哈 領導批評我不會說話。中午選擇了一家中餐館吃飯,吃到迄今為止最難吃的西北菜,我看了拚音以為是西貝,這家餐館看來會進入我的黑名單了。p就應該成為學生的夢校,精致,安靜,學習的地方,底蘊,傳承能文能武,文理兼備。奇形怪狀的人相比其他少之又少,盡管也左,但表麵上還是一如既往的精致,符合我對大學所有的想象,除了學費有點小貴之外。

             送完學校就是訪校,這次讓我驚豔的是mit,讓我覺得不出意外的是哈佛,賓大,而讓我覺得倒退的是耶魯。

              先說mit,差不多有五年沒有來到波士頓,更不要說mit。選擇了旁邊的萬豪,服務一如既往的好,而八月間天氣的火熱仿佛帶動了人潮,整個mit附近真是人潮人海中,從訪校那天到第二天我們離開就感覺好像是人流在推動著我們,太熱鬧了,太有朝氣了,大街上校園裏,也沒有那些所謂書呆子,各個都是精神氣爽的,奇形怪狀的人也很少,而mit的招生官講解的最好,組織的最好,唯一不太好的就是我們的組導遊是打著鼻環耳環露著肚臍染著各種顏色頭發的白女,我想也許是mit故意弄個dei的產物來作秀,可是當我聽到她介紹自己的時候,竟然讀的是化學和計算機。讓我有點驚訝。兩個小時下來,小娃徹底改變了對mit的刻板印象,好感度超過哈佛上升的第二,真不容易,她的老母親的夢校,叛逆期的女孩子對母親是帶有情緒的,總是對著幹,而這次她終於讓老母親感覺到了一點點滿足!

              哈佛在我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有所描述,也許我們家人都沒有野心,就像安穩的過個日子,都對哈佛無感,我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看不慣哈佛目前狀況的人,所以目前可以和哈佛說再見了。未來兩年如果有所改變,尚且不知。

               賓大那天訪校太熱了,校園又大,人又多,小娃走的渾身大汗,老夫看著整個街麵上黑哥們太多了,而且好像都非善類,就生怕再出現不必要的事情,就坐在車裏等著了。賓大哪都好,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城市,人多,人太多,回來的路上小娃說我又不學醫賓大不是我最好的選擇,我又不經商,沃頓也不會要我,所以這是最後一次來這。我在後視鏡看著領導的眼色也得到肯定,原來當媽的還是最希望自己的孩子安全,至於學什麽都無所謂。

                說說耶魯,按理說小娃都和耶魯的老師上過大師課,而且耶魯的音樂學校在藤校中最為出色,對於有音樂特長的孩子都是有偏愛的,但這次訪校出乎我的意料,耶魯沒落了。街上髒亂不砍,還有不老少遊民,學校裏奇形怪狀的學生很多,招生官講解的最差,一問就是官話,對理科知之甚少。好在領導有先見之明還預約了工程學院的訪問,總算彌補了一點遺憾。但耶魯的學科和學位等的選擇及其死板,缺乏其他藤校的那種靈活自由,真個校園的感覺就像一個古老的外殼裏套住一群隻會五彩繽紛的麻雀!但讓小娃最喜歡的是耶魯的圖書館,在那裏讀書學習應該是一種享受,別的學校恐怕給不了。

                   絮叨半天,總結是孩子長大了,每一年都有很多想法,有條件一定多帶她來看看這些學校,從大學的天地中了解自己未來想做什麽能做什麽,了解她未來要學習工作的環境,有夢想總是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孩子和家長都很優秀。
隻是思路有待擴展,多帶孩子到世界看看了解自己未來想做什麽能做什麽,而不是多帶她來看看那些所謂的好學校。學校有什麽好看的,能看到什麽東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