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科技媒體上的創業偶像,公眾眼中的完美紳士。
然而無人知曉,這位團購網站創始人光鮮外表下,隱藏著一個足以摧毀他一切的秘密癖好。
直到他成為李墨所在公司的高級客戶,點名要求“特殊服務”。
1 雙麵人生
張睿(化名)站在公司總部落地窗前,俯瞰著城市的璀璨夜景。作為“優購網”的創始人兼CEO,他剛結束一場關於公司上市籌備的重要會議。會議室裏,他依然是那個理性、果決的商業領袖,深受員工敬畏。
然而當夜幕降臨,獨自留在辦公室時,張睿臉上那層職業麵具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疲憊與空虛。他鬆了鬆領帶,目光落在手機上一個加密的相冊圖標上,猶豫片刻,終究沒有點開。
這種雙麵生活已經持續了數年。在公眾麵前,他是白手起家的創業典範,畢業於名校,婚姻美滿,事業成功。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內心深處有一種從未向任何人透露的欲望——他對強壯男性身體的迷戀,這種渴望隨著事業的成功反而愈加強烈。
張睿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意識到這種傾向時的恐慌。那時他還是個高中生,在籃球場上看到隊友汗濕的胸膛時,心中湧起的異樣感覺讓他整整一個星期夜不能寐。此後多年,他試圖壓抑這種“不正常”的欲望,按照社會期望的軌跡生活:上大學、結婚、創業。
然而欲望如同暗流,越是壓抑,越是洶湧。創業初期,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暫時忘卻了這一困擾。但隨著公司壯大,壓力增大,這種被壓抑的欲望以更強烈的姿態回歸。
“我試過一切‘正常’的途徑。”張睿苦笑著自言自語。他曾匿名訪問同性戀交友網站,也曾暗示過幾位他感覺“可能有機會”的男下屬。但前者讓他感覺廉價而危險,後者則差點導致嚴重的職場危機。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通過一個極度隱秘的渠道,了解到李墨所在的“特殊服務公司”的存在。這個表麵上是高端婚戀谘詢的機構,實則提供極為私密和個性化的服務,且以絕對保密著稱。
在經曆了長達數月的內心掙紮後,張睿終於通過加密郵件聯係了這家公司,成為了他們的“高級客戶”。
2 初次接觸
李墨接到這個特殊任務時,正在健身房裏揮汗如雨。公司主管王總親自找到他,神情嚴肅:“這是個重量級客戶,點名要你服務。資料在這裏,看完後立即銷毀。”
回到狹小的公寓,李墨打開加密文件夾,第一次看到了張睿的資料。照片上的男人四十出頭,西裝革履,眼神銳利,完全是成功企業家的模樣。李墨難以將這樣的形象與王總描述中的“特殊需求”聯係起來。
“每個人都有秘密,不是嗎?”李墨自嘲地笑了笑,想起了自己在緬北的經曆。回國後,他本以為能過上正常生活,卻因求職屢屢受挫,最終被迫進入了這個遊走在灰色地帶的行業。
根據公司提供的心理分析報告,張睿屬於“高成就、高壓力、高隱秘性”客戶,對服務的要求不僅限於肉體接觸,更追求一種掌控感和情感共鳴。報告特別強調,這類客戶往往內心極度矛盾,既渴望釋放欲望,又深陷於自我厭惡中。
第一次會麵安排在一家高端酒店的總統套房。李墨按照指示提前到達,仔細檢查了房間,確認沒有隱藏攝像頭或錄音設備。這是他在緬北學到的習慣——永遠先確保安全。
當門鈴響起,李墨深吸一口氣,打開了房門。張睿站在門外,與照片上相比,真人更加高大挺拔,但眼神中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緊張。
“張總,請進。”李墨側身讓開通道。
張睿微微點頭,快步走進房間,仿佛擔心被人看見。他脫下西裝外套,動作略顯僵硬地坐在沙發上,目光不自覺地在李墨健壯的身軀上停留了片刻。
“我知道這很...奇怪。”張睿開口,聲音比預想中低沉,“對你來說,我可能隻是另一個有怪癖的有錢人。”
李墨倒了杯水放在張睿麵前:“在這裏,您隻是您自己,不需要解釋或道歉。”
這句話似乎觸動了張睿內心某個柔軟的部分。他深吸一口氣,開始斷斷續續地講述自己的掙紮——對公眾形象的維護,對家庭的責任,以及無法抑製的內心欲望。
“我妻子是個好女人,隻是...我們之間缺乏激情。她專注於孩子和生活,而我一直工作...”張睿的聲音漸漸低沉,“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個騙子,生活在精心編織的謊言裏。”
李墨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他見過太多類似的故事——成功人士光鮮外表下的孤獨與扭曲。在某種程度上,他理解這種身份與欲望的割裂,就像他在緬北的經曆與現在的生活之間的巨大反差。
3 扭曲的滿足
隨著會麵的次數增加,張睿逐漸放下了戒備。他開始提出更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遠不止肉體接觸那麽簡單。
第三次會麵時,張睿帶來了一套精致的西裝。“穿上它,”他的聲音帶著不自然的平靜,“我想看你穿著這身衣服...然後慢慢脫掉。”
李墨照做了。他能感覺到張睿的目光如同實質般在自己身上遊走,充滿了貪婪與克製的矛盾。當李墨解開襯衫紐扣,露出結實的胸膛時,張睿的呼吸明顯急促起來。
“觸摸自己,”張睿命令道,聲音有些沙啞,“讓我看看你是多麽...強壯。”
李墨強忍著不適,按照要求行動。他意識到,對張睿而言,這種視覺上的控製和幻想的滿足,比實際的肉體接觸更為重要。在張睿的要求下,李墨開始講述自己虛構的“健身經曆”和“力量訓練”,而張睿則閉著眼睛,沉浸在這種充滿陽剛氣息的敘事中。
“你知道嗎,”一次會麵後,張睿罕見地敞開心扉,“在大學時,我曾經偷偷羨慕那些運動員同學。他們那麽自信,那麽...自由。而我隻能埋頭讀書,做父母期望的‘好孩子’。”
李墨開始理解,張睿的癖好不僅僅關乎性取向,更關乎被社會規範壓抑的自我表達。在必須維持完美形象的現實生活中,隻有在這種隱秘的會麵裏,他才能短暫地釋放真實的自己。
然而這種釋放伴隨著強烈的自我厭惡。每次會麵結束後,張睿都會陷入短暫的抑鬱狀態,有時甚至會額外支付一筆“保密費”,仿佛通過金錢交易可以減輕他的道德負罪感。
“我覺得自己很肮髒,”有一次,張睿在離開前突然說道,“但這是我唯一能...做自己的方式。”
李墨沒有回應,隻是默默地整理房間。他開始意識到,在這個扭曲的關係中,自己不僅是服務提供者,更成了張睿心理依賴的對象。
4 危機與真相
第五次會麵時,一場意外差點擊碎了這精心構建的虛假平衡。
會麵進行到一半,張睿的手機突然響起特殊鈴聲。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是我設置的緊急通知——我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就在這家酒店參加活動。”
幾乎同時,門外傳來嘈雜的人聲。張睿驚慌失措地抓起衣服,眼神中充滿恐慌:“如果被人看到我在這裏...一切都完了。”
李墨迅速冷靜下來,憑借在緬北曆練出的應急能力,他讓張睿躲進浴室,自己則從容地整理好房間,打開筆記本電腦,假裝正在進行商務會談。
當敲門聲響起,李墨打開門,麵對幾位西裝革履的男士,他坦然自若地表示自己是張總聘請的私人健身教練,正在這裏進行臨時訓練課程安排。
“張總剛才接到緊急電話出去了,”李墨麵不改色地撒謊,“他讓我在這裏完成訓練計劃後等他回來。”
危機解除後,張睿從浴室出來,臉上滿是冷汗,但眼神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感激和信任。
“你救了我,”他聲音顫抖,“不僅僅是我的事業,還有我的...整個人生。”
這次事件成為了兩人關係的轉折點。張睿不再將李墨視為簡單的服務提供者,而是開始把他當作值得信賴的知己。
隨後的會麵中,張睿分享了更多內心深處的秘密:他對創業初期一位聯合創始人的隱秘情感;他如何通過過度工作來壓抑自己的欲望;甚至他曾經考慮過結束生命以擺脫這種痛苦的雙重生活。
“有時候我想,如果當年我接受了穀歌的收購要約,現在會不會是另一種人生。”張睿苦笑著說,指的是搜索結果中提到的團購網站創始人們曾經麵臨的選擇。
李墨靜靜地聽著,偶爾提出一些問題。他開始看到這個成功企業家外表下那個孤獨而困惑的男孩——一個從未真正接受過自己的男人。
5 漸變的平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特殊關係逐漸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張睿在公眾麵前依然是那個強勢的CEO,公司在他的帶領下繼續擴張。但每月一次的會麵,成了他釋放壓力的唯一安全閥。
而李墨,則在這種扭曲的服務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不再簡單地將張睿視為“有怪癖的客戶”,而是開始理解人性中複雜與矛盾的一麵。
然而,這種關係注定無法長久維持。一次會麵結束時,張睿突然說:“公司即將進行IPO,之後我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受到更嚴格的審視。”
他停頓片刻,目光複雜地看著李墨:“這可能將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麵。”
李墨點點頭,沒有表現出驚訝或失望。在這種行業待久了,他明白所有關係都有盡頭——尤其是建立在秘密和交易基礎上的關係。
張睿遞給他一個厚厚的信封:“遠遠超過約定的金額。算是...我對你這些日子以來理解的感謝。”
當李墨伸手接過信封時,張睿突然抓住了他的手腕,力度大得驚人:“你會不會...有一天把我的事情說出去?”
李墨直視張睿的眼睛:“在我這裏,您的秘密永遠是安全的。這不僅關乎職業操守,也關乎...我對您的尊重。”
張睿鬆開了手,表情複雜地點點頭,最後看了一眼這個曾經承載他最多秘密的房間,轉身離開。
李墨獨自站在空蕩的房間裏,思考著剛才的對話。他意識到,對張睿而言,這種關係的結束或許是一種解脫,或許是一種新的煎熬。
6 餘波:無法擺脫的陰影
三個月後,李墨在財經新聞上看到優購網成功上市的消息。視頻中,張睿敲鍾的身影挺拔自信,麵對鏡頭侃侃而談公司的未來願景。隻有李墨能察覺到那完美笑容下的一絲勉強。
同一天,李墨接到公司通知,有一位“熟悉客戶”通過特殊渠道請求一次“緊急服務”。看著那條加密信息,李墨知道,有些欲望如同癮症,即便當事人擁有再強的意誌力,也難以徹底戒除。
他閉上眼睛,思考著是否要接受這個請求。在這個充滿秘密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戴著麵具生活,而有些人,連自己都已經忘記了麵具下的真實模樣。
李墨最終回複了信息:“時間地點?”
按下發送鍵的那一刻,他意識到,自己和張睿一樣,都被困在各自的身份與欲望的牢籠中,無法真正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