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記

人生如大海航行,時代如大海一樣波翻浪湧,雖然一切文字都將如落葉被波浪卷走,仍然在這裏寫下一些觀感,即使陽光在風暴來臨之前隻照耀它們一霎那。。
正文

中國戰略新思考

(2024-02-29 17:00:35) 下一個

中國戰略新思考

作者:聖勞倫斯河評論

2024年2月29日

俄烏戰爭在經曆至少半年的以拖待變後,目前的趨勢仍不明朗。按照基辛格生前約在2023年中期的一次講話推測,俄烏雙方應在去年底進行談判,今年初期實現停火。媒體報道俄烏雙方確在去年底有和談接觸,甚至有雙方軍方拋開政府秘密談判的消息, 但從最近的新聞看尚沒有顯露和平的曙光。不僅如此,而且有局勢更加緊張和戰火擴大的趨勢, 如中立國瑞典終於加入北約,法國總統馬克龍放出北約有派兵去烏克蘭的可能性的挑釁言論,普京嚴厲回應如果那樣全球有爆發核戰的危險。這些或許是虛張聲勢與演戲,未必代表戰火真的會馬上擴大,但也不能不警惕。這些也可能是方向相反的信號,戰火可能突然停止。總之,仍然存在多種可能性,如:1.繼續打下去;2.不久停火。3. 不久結束戰爭. 5. 戰火擴大到歐洲和/或亞洲。如繼續打下去或戰火擴大,普京當然會連任總統; 如戰火擴大到歐洲或亞太, 不排除普京打出戰術核武器後像希特勒一樣從政治舞台上消失的可能性。如不久停火或結束戰爭,普京可能不連任或連任總統後因特殊事件而結束總統任期和普京時代。本文主要根據普京時代落幕後的俄羅斯局勢和中國周邊的形勢變化趨勢討論中國國際戰略, 是對本人近二年來發表的一係列關於中國戰略的文章與觀點(如“新持久戰”、“中國應向西挺進、向東防禦”“中國若出此奇招 西方將全線退兵”、“中國應準備全麵戰爭”、“中國應建立邊境地下防衛 形成立體邊境防禦體係”、“新型地道戰將改變未來戰爭模式”“北京應遷都至中部”、“中國尖端科技應從沿海內遷”等等)的補充。

根據筆者近日發表的文章“西方塑造尤利婭形象 為後普京時代準備新總統”,普京時代落幕後,如果西方扶植的尤利婭上台,俄羅斯將公開倒向西方, 俄烏將立即停火。如果俄烏結束戰爭,俄烏雙方皆有可能加入北約。如俄羅斯加入北約,意味著北約東擴到中國邊境。如俄羅斯在後普京時代加入北約並不意外,因為普京時代俄羅斯曾經三次申請加入北約。北約東擴到俄羅斯邊境,其實對俄羅斯不構成威脅,正如我以前的文章中提過:俄羅斯實際上與西方是同一陣線,隻是為了戰略欺騙中國,葉利欽下台和普京上台後,普京帶領俄羅斯故意反美和反西方, 它形成了今日欺騙世界的假俄烏戰爭。西方不過是以北約東擴威脅俄羅斯安全為借口操縱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但是,如北約擴展到中國邊境,則對中國構成嚴重威脅, 它將成為西方圍堵中國的形勢新發展。俄羅斯暗中與西方處於同一陣線和俄羅斯公開加入北約仍然有區別,雖然,二者的共同點都是圍堵中國。

攤開世界地圖,中國東邊通往南美洲的太平洋出口被日本、台灣和菲律賓形成的第一島鏈阻擋;南邊通往非洲大陸的馬六甲海峽被美國控製; 西南有印度擋道,控製印度洋和通往西部陸地的大片區域;北邊有俄羅斯封住了通往歐洲的一條大道。中國西邊通往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中東地區和歐洲以及非洲的另外三扇門是:1.塔吉克斯坦。從塔吉克斯坦到烏茲別克斯坦到土庫曼斯坦到伊朗到伊拉克到敘利亞到以色列(地中海地區);從塔吉克斯坦也可經阿富汗到伊朗。2. 阿富汗。從阿富汗到伊朗,進一步可通往地中海。從地中海可以到歐洲和非洲。3.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到阿拉伯海(印度洋)到非洲,或到紅海到地中海。如果俄羅斯公開倒向西方,塔吉克斯坦也可能倒向西方, 至少這條路是不可靠的。阿富汗,從中國隻有經瓦罕走廊進入阿富汗。由於美國從2001年侵略阿富汗到撤軍有20年,美國很可能在阿富汗埋下陷阱等中國去踏。中國隻有在阿富汗排除潛在危險才能安全利用阿富汗通道。此外,今天再看美國侵略阿富汗,其目的之一是圍堵中國,封鎖中國西去的一條道路。那麽,看起來比較有希望的是巴基斯坦,因為中國與巴基斯坦有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但是,在中巴邊境,存在爭議地區克什米爾,印度控製一部分,巴基斯坦控製一部分,印度還不承認中國控製的阿克賽欽和喀喇昆侖走廊。印度在克什米爾不斷挑起爭端,目的是為了封鎖中國經過巴基斯坦通往印度洋和非洲大陸與地中海的通道,隻要西方與中國發生戰爭,印度就會占領整個克什米爾地區, 封鎖中國西行的道路。綜上所述, 中國從北邊和西邊通往歐洲大陸、中東和非洲的道路皆可受阻, 絲綢之路隨時被戰火阻斷。當西方全力合圍中國,歐洲和北美將阻斷中國貿易,對中國最重要的是能通往非洲大陸和南美洲,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將是中國對外經貿交往要保證的重點。所以,中國必須保持與非洲和南美洲的航道通暢。如此,中國必須打通緬甸到印度洋的通路,開通皎漂港和中緬高鐵成為十分重要的戰略線路。與此同時,保持巴基斯坦通路也重要,但要準備與印度在克什米爾發生衝突。而東邊,必須收回台灣才能打通太平洋通路。由於通往非洲對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所以,無論如何要搞好緬甸關係,同時,應準備未來與印度有更多衝突。如印度在中國邊境挑釁,不排除中國占領錫金的可能性,如印度進一步挑釁,中國從錫金南下占領西裏古裏,將印度一分為二,則印度必慌。未來對印度挑釁相信中國會采取更積極主動的策略。此外,印度如再在克什米爾挑釁巴基斯坦或中國,中國都應視為對中國重大利益的挑釁而應對之。

“一帶一路”是中國在過去10年推行的一個重大全球性經濟戰略,而不是地緣政治戰略。“一帶一路”隻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才能順利推行,它強化全球化。但是,現在西方倒行逆施,破壞全球化,“一帶一路”由於戰線太長,經過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情況複雜,西方從中作梗,使得安全維護成本很高。中國對“一帶一路”應采取可進可退的靈活政策, 能守的地方守,不能守的地方不死守,高風險投資少做,重實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