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巴郞
說起來,幸秦倆人的這種立場態度,是源遠流長的了。他倆本是同鄉人,雖不同村但相隔不遠。那時,鄉裏隻有一所小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倆人竟然成了小學同學,而且上下學時還同路。一路行來,走過了6年小學,倆人同時升入區裏初中,平時住校,周末放假時回家,也是一路同行,又是3年。總共總,倆人在一起跋涉過的路程,沒有一萬,也有大幾千吧?
而且,這一路走下來,硬生生地將倆人,從流涕男崽總角幼女,出落成豐茂少年豆蒄妹兒。然而,雖說少年男女值此多夢年華,會情竇初開,對異性產生好奇。但也許由於他們倆人,十年廝磨,畢竟是太熟悉了,竟致初中畢業時,兩人隻是好朋友,無話不說,親密信任,卻從來沒有產生過異樣愛慕感情。
初中畢業後,幸妹兒即參加了革命,不久後就到縣婦聯當了幹部。而秦哥兒就在鄉場上,自己老爸開的日雜小店裏當夥計。秦爹勤扒苦做,又講信譽,行商絕無假冒偽劣,不欺詐鄉鄰,在鄉場上生意不錯,家境富裕。秦哥兒秉承父教,做事認真,踏實肯幹,生意很是興隆。後來公私合營,實施社會主義改造,秦爹把生意交出,自己洗手不幹了,靠股份紅利生活。從此,日雜小店成了社隊企業,後又成為農村供銷社的一部分,秦哥兒則從少東家,變成了拿工資吃飯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