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102章:赤龍翻騰(1)
太門西長途跋涉,從遼國到西夏繞了一大圈總算回到了宋朝,回到了金陵。這一路還算順利,在遼國和西夏有丹妃的手下護送,沒有人打擾他。進入宋境後太門西的身子已完全恢複,又有夢露的陪伴,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五百鐵甲已先一步回到了太門山莊。
按照太門西的吩咐,鐵甲軍過了雁門關進入宋境後,就換上便裝,分散回家,五百鐵甲軍一起行動太招人注目了,太門西不想引起朝廷的注意。
回到太門山莊後,太門西開始考慮今後去向。五代十國結束了,他的史命完成了,在這段期間,他惹了太多的事,得罪了太多的人,是該從江湖銷聲匿跡的時候了。
現在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安置鐵甲軍,這幫人除了打仗什麽都不會,解散後讓他們怎麽謀生,搞不好還會惹出事端來。這些人為他出生入死,他不能放任不管,不能解散了之。當下隻有先讓這五百鐵甲軍在山上呆著,把軍械收藏起來,不要讓外人注意,等他想出一個好辦法。
至於他自己,最近哪裏都不去,就與夢露在家過安寧日子,前段時間太勞累,又中毒大病一場,傷了元氣,需要休息調養,另外他也需要時間來安排退路。
太門西保持低調,不準人對外聲張,不想讓人知道他回來了,這樣朝廷或許把他忘了,至少短期內不會來找他的麻煩。
但這隻是一廂情願而已,他一回到金陵就有人知道了。這人不是別人,就是他的老對頭秦弱蘭。
太門西這幾年都是跟帝王將相打交道,幹的都是驚天動地、改變曆史的大事,而他本身也是堂堂一品公爵,早把秦弱蘭這種小人物忽略不計了。
但秦弱蘭從未放棄過尋仇,一直在關注太門西的一舉一動,一直在尋找報複的機會。她心說別看太門西現在風光,總有他走黴運的時候,那時就是她的機會。
秦弱蘭聽說太門西被皇帝賜封了一個什麽狗屁的逍遙一等公,美得不知道自己是老幾了。她當初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那個不平衡,羨慕嫉妒恨加鄙視,懊惱得幾天沒吃飯。要知道太門西獲得的是國公的爵位,就連相國大人都沒有這麽高的爵位,也不知道這賊子是怎麽坑蒙拐騙到手的。
她也聽說了太門山莊與丐幫的火拚一事,本來還指望丐幫把太門山莊給滅了,沒想到這幫臭要飯的這麽沒出息,被太門山莊的兩個娃娃打得討飯的破碗都丟了。
後來她又聽說太門西到北邊打仗去了,為此她還專程到廟裏燒香,求菩薩發慈悲,讓太門西這個惡人死在戰場,永遠不要回來。但這家夥居然又回來了,還活得好好的,你說氣人不氣人?
秦弱蘭現在還不知道太門西殺了小飛仙他爹黃土堡堡主沙孤駝,否則還不被氣得上吊。
秦弱蘭一直還與江湖中人有聯係,與陸家莊莊主陸文雍走得特別近,陸文雍這人心思縝密、老謀深算,秦弱蘭認為可以依仗。
當她聽說太門西的幾個老婆出走了,認為機會來了,又動了複仇的心思。但陸文雍卻勸告說還不是時機,太門西仍然有夢露和五百鐵甲軍,可以蕩平任何武林門派,江湖中沒人敢去招惹他。現在唯一能動太門西的就隻有大宋朝廷,想扳倒太門西就隻有讓朝廷出手。
這樣秦弱蘭又打起了朝廷的主意,她現在又是金陵風月場中的名人了,官府的門路也打通了,金陵的各路官員都是她的座上客,甚至拉上了金陵知州的關係。她曾向知州大人吹過耳邊風,旁敲側擊的詆毀太門西,但知州大人並沒有反應。
知州來金陵上任時,趙光義特意授意他暗中監視太門西。知州是個精明人,他不知道太門西與皇上是什麽關係,但知道決不是普通的關係,否則皇帝也不會給太門西一個公爵,雖然是一個近乎戲謔的“逍遙公”,這也更說明他倆的關係不一般,一般君臣之間是不會這麽兒戲的。所以在太門西這件事上知州很有分寸,有事如實向上匯報,絕不介入,絕不多話,也不得罪太門西。他才不會因為秦弱蘭這麽一個鴇母開罪太門西,每次秦弱蘭提起太門西,他隻聽不說,從不表態,搞得秦弱蘭沒脾氣,心說這人真是一隻老狐狸。
今天秦弱蘭又向知州大人提起了太門西,說太門西又回到了金陵,太門西的五百鐵甲軍也悄悄的回來了,隻怕又要在金陵攪風攪雨了。知州心說這女人與太門西結的冤可夠深的,念念不忘,時刻盯著。這倒好了,這監視太門西的任務就不用自己費心了,全由這女人包了。
與往常一樣,知州隻是一笑,沒有表態,事後寫了個暗折稟告皇上,不再多事。
…
趙光義聽說太門西又回到了金陵,很是吃驚,他還以為太門西死了。
當初太門西帶著五百人闖入遼國,趙光義就以為太門西瘋了,遼國在邊境有十數萬大軍,太門西純屬自殺。
後來又聽說太門西劫持了遼國皇後,趙光義當時即就從龍椅上跳起來。那時趙光義還在晉陽,打下北漢後還未收兵,得到這個消息後還以為遼國一怒之下要和北宋拚命,十分緊張。好在太門西把人放了,肅皇後平安回營,但太門西卻消失不見了。難不成太門西被野狼吃了?趙光義真還希望如此。
但太門西又回來了,這小子命真大呀!也不知道太門西和肅皇後二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有什麽交易。聽說蕭皇後是個大美人,不會是蕭皇後玩美人計吧?趙光義居然有些羨慕太門西,他腦子想歪了。
趙光義不知該怎麽處置太門西,太門西膽大妄為,很難控製,不管到哪裏都惹出一堆事來。但這次北伐太門西功勞不小,硬是把遼國援軍打回了遼國,還孤軍深入,揚我大宋之國威,趙光義還是很佩服太門西的膽色的。再說了太門西沒有正式的軍職,這次打仗也不屬官軍編製,他自己的人馬,獨立作戰,戰後擅自行動也不算違反軍法,想殺他都沒口實。
對太門西的處置隻有先放一放了。
沒有過多久,西南傳來戰報,苗人鬧事了。據傳領頭的是個女人,帶領苗人暴亂,占領了好幾個州縣,還在向北擴張,情況緊急。
更多的消息傳來,趙光義這才知道那個領頭鬧事的女人是太門西的小老婆,就是那個江湖人稱“胭脂紅狐”的妖精,原來這女人是一個苗女,據說還是蚩尤傳人什麽的。
趙光義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個太門西搞什麽搞?不但自己惹事生非,連他的老婆也鬧事造反了,這還得了。
趙光義下旨要太門西去擺平他老婆的叛亂,自己的老婆自己搞定,不管你怎麽擺平,打仗也好,跪搓衣板也好,反正要給朕擺平,否則就提著自己的人頭來見。
太門西接到聖旨後嚇了一跳,什麽?紅葉造反了!雖然他早知紅葉這個不安分的人會搞出什麽事來,但事情真正發時他還是十分震驚。
記得當年遊廬山時,遊方道士留下的籤言中就有一句: 赤龍翻騰紅葉飛,暗示紅葉是條赤龍,要興風作浪,要整出大事來。道士還告訴太門西這是天命,是呂大仙布下的一盤天地大棋,要終結天下大亂,太門西和丹妃姐妹都各負使命。
太門西雖然半信半疑,但他一直就覺得這姐妹四人不是尋常之人。自那以後他就下意識的曆練她們,特別是丹妃和紅葉。現在看來道士的話還真靈驗了,自己助趙光義登上皇位,丹妃已經初建基業,紅葉這條赤龍也要騰飛了。
太門西知道紅葉的誌向是統一苗疆,他也支持紅葉這麽做。但他認為紅葉應該向南擴張,而不是向北擴張,北邊的中原王朝太強大,紅葉根本就沒有勝算,隻是徒增殺戮。而向南可以一路打到泰國柬埔寨,甚至統一整個中南半島都有可能。
太門西知道曆史,本來想勸告紅葉,但紅葉突然出走,錯過了機會。不過就算是告訴紅葉這些,紅葉大概也聽不進去,這丫頭從來都是一意孤行,非要碰個頭破血流才回頭。
這下好了,紅葉闖下一個大禍,就憑她手中那點苗軍就想和大宋王朝做對,那是找死!而這事也把他給拖下了水,現在要去給紅葉善後。太門西本來還打算隱退,如今又要去打仗,夫妻戰場上見,你說這算怎麽回事,自己是不是上輩子欠了紅葉什麽。
但太門西沒有選擇,皇命不可違。
太門西想了好幾天,通過金陵知州給趙光義上個私折,提了二個條件,隻有趙光義答應這兩個條件,他才出征。
太門西牛氣,居然跟皇帝開條件,大宋隻怕沒有第二人,而且皇帝還居然同意了太門西的要求。
這裏有幾個原因。道先,太門西是私下提的要求,不是在朝堂當眾跟皇上講價,沒有讓皇帝為難。另外,趙光義了解太門西,要太門西去打他老婆,太門西沒翻臉就不錯了,還不能讓人家提點要求,不能把事情做絕了,否則這家夥什麽事都做得出來,況且太門西的要求合情合理。
太門西的第一個條件是這次要正式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全權處理,別人不得幹預。他了解自己的老婆,知道怎麽辦,別人插手幹預隻會把事搞砸。
太門西的第二個條件是朝廷給紅葉一個招安的機會,任命紅葉為苗王,為此太門西還做了詳細說明:西南邊陲山高林深,經濟落後,曆來都是匪患之地,朝廷在此幾乎沒有稅收。這些山區又不適合大部隊作戰,派兵去攻打更是勞民傷財,事倍功半。即便官軍打了勝仗,苗人藏入深山,一但官軍退走又卷土重來。所以應該采取懷柔政策,以夷製夷,由苗人管理苗人,設立地方政府,分封土著首領,任命土官,地方政府自治,隻需按時向朝廷納稅。
太門西還列舉了一些細節條例,其實就是後來曆代奉行的土司製度,這正合趙光義的心意。當時戰亂剛結束,百廢待興,他不想打仗了,與其花費巨資去攻打一個沒有油水的邊荒之地,還不如讓那些蠻夷自己管理,朝廷還可以有貢賦,一舉兩得。
趙光義當即同意了太門西的要求,任命太門西為《欽差西南招撫史》,全權平定苗疆叛亂。
太門西又帶著鐵甲軍出征了,秦弱蘭聽說此事後也是服了,心說這家夥的人生可真精彩,這次居然去和老婆打仗!但願兩人同歸於盡,都死在戰場。但她心底清楚太門西死不了,紅葉也死不了,這兩口子久別重逢,沒準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恩愛,然後重歸於好也說不定。
秦弱蘭心裏吃味,本來希望朝廷整治太門西,沒想到這家反而更風光了,這次出行還頂著個禦封欽差大臣的頭銜,把這廝得意得屁股翹到天上去了,出征時的那個臭架勢,多遠就鳴鑼開道,路人回避,恨不得把欽差大臣的印章掛在胸前。切,從馬上跌落下來摔死!
…
紅葉收服武陵地區苗人後,苗嶺和武陵兩大苗人聚集地成為一體,這在苗族史上還是第一次,紅葉也成了幾千年來第一個真正的苗王,紅寨主紅爺的名頭響徹苗疆。
紅葉在短時間內有如此成就,一切都那麽順利,她躊躇滿誌,頭腦有些發熱,認為自己就是天命所歸,戰無不勝,沒有什麽可以阻止她的霸業。
現在她這個苗王隻存在於苗人之中,她的號令隻能達及各個苗寨,而各個城鎮還是在漢人朝廷管轄之下,這讓紅葉耿耿於懷。她想要的是自己的版圖,自己的地盤,一個真正的王國,她的野心大著呢。
紅葉是個說幹就幹的人,沒有那麽多顧忌和猶豫,也不管是否準備周全。她主意一定,當即向漢朝廷開戰,開始了領地擴張,從大宋國搶城奪地。
紅葉搶奪的第一個城鎮就是雷山寨所在地的丹江縣城。丹江城是個小縣城,守城的官兵隻有一百來號人,主要是用於守城門和防匪患。對於這種幾無防守的小縣城,紅葉都無需強攻,獨自進城把知縣捉了,逼其交出官印。然後押著知縣,帶著幾十人去把官兵繳了械,兵不血刃就接管了丹江城,如此簡單。
紅葉隨後帶領幾千苗兵突襲和占領了合江、台江、劍河,邛水四個縣城,加上先前占領的丹江城,紅葉已經攻占了大宋國的五個縣,逼近州府鎮遠城下。
由於宋朝重文輕武,為防範地方擁兵自重而藩鎮割據,精兵大多集中在中央禁軍,地方武力有限。加之大軍北調攻打北漢和防範遼國,留在地方的兵力更少,有些小縣城甚至隻有幾十個兵勇。而這些數量有限的地方兵勇沒有打過仗,不是紅葉的對手。紅葉這幾年四處征戰,攻城略地經驗豐富,攻占這些小縣城輕易而舉。
鎮遠府隻有二千駐軍,根本無力援救被攻打的各縣,隻有眼見一個個縣城被苗人攻占。現在苗軍逼近鎮遠城,知州大人慌了,急報一天一個往上報,請求派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