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155:第52章:北朝使者(2)

(2024-05-25 18:07:28) 下一個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52章:北朝使者(2)

太門西猜到發生了什麽,差點撲哧一聲笑出來,他豈能放過這個挖苦秦弱蘭的機會,便走近低頭仔細的看了看秦弱蘭的臉,故作關心的問:“哎喲!蘭香樓主這是怎麽了?腦袋被門夾了?怎麽這麽不小心!”

在場的一幹人都心說太門會長有沒有搞錯,什麽腦袋被門夾了,明明是被人揍了,這女人臉上還隱約有一個手印,一看就知道是挨了一耳光。會長怎麽連這個都看不出來?

秦弱蘭怒視太門西,兩眼放火,像是要吞噬他。她從來不敢這樣看皇甫繼勳,她對皇甫繼勳怕得都不敢恨,但對太門西她卻恨不得衝上去咬他一口。

看到秦弱蘭怒火洶洶的樣子,太門西就忍不住想樂,他本想再調笑秦弱蘭兩句,但又一想算了,還是先把正事辦了再說,於是向大家介紹:“這是秦弱蘭,秦淮河畔《蘭香樓》的老板娘,人稱蘭香樓主。我今天把大家請來,就是要當著大家的麵把金陵商會會長一職交給她。”

這太突然了,眾人頓時炸了,當下就有人責問:“太門會長怎能拋棄我們?我等捫心自問從來沒有給會長添麻煩,都是按時交納會費。”

太門西說:“不是我拋棄各位,而是各位拋棄了在下,不想與我共事了。在下大婚邀請大家喝喜酒,各位都不屑一顧,不肯賞光。”

此言一出,眾人沉默了,在場的諸公沒有一人參加太門西的婚禮,隻是差人送了一份禮。為此太門西很不痛快,這些人也太勢利了,見我得罪的人多了就想撇清與我的關係。

本來太門西還有一些內疚,但想起此事就坦然多了。

有人解釋說:“我們也是有難處,但禮數都做到了!” 意思是送過禮了。

“各位送的禮物我都帶來了。” 太門西指向往角落處放著的幾個箱子,“大家的心意在下心領了!從今以後大道東西,各走各的路,各位好自為之。在下感謝各位這段時間對商會的支持和對在下的鼎力相助,謝謝!” 太門西對眾人拜了一拜。

眾人傻了,太門西當會長這段時間金陵各行業安泰和順,丹妃總管和紅葉總監也是盡心盡力,但他們的婚禮眾人都沒有去賀喜,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現在怎好意思再要人家保護?

太門西說:“我這樣做也是為大家好,我也知道你們有難處,既然各位擔心被我牽連,還是換一個當家的好,以免天天擔心受怕。” 他指著秦弱蘭,“這位蘭香樓主的身後是京城守備皇甫繼勳將軍。有皇甫將軍坐鎮,保證沒有江湖肖小敢來惹事。”

眾人看向秦弱蘭,他們當然識得名冠金陵的蘭香樓主,隻是怎麽也不能把眼前之人與他們所知的秦淮名妓對上號。這人一個豬頭,還目露凶光,一付要吃人的樣子,像個母夜叉。

還有那個皇甫繼勳,更是惡名在外,雖然江湖肖小不敢惹事,但皇甫繼勳比江湖肖小還壞,就是一個惡霸,還有權有勢,衙門也不敢管,這下慘了!

秦弱蘭心煩意亂,誰稀罕這個費力不討好的會長!都廢什麽話?趕緊交接,辦完事好走人。她也顧不得風度和優雅,一屁股坐到會長椅子上,幾乎是歇斯底裏的喊叫:“都愣著幹什麽?還不過來拜見會長!” 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破罐子破摔的樣子,看樣子是豁出去了,不想活了。

眾人嚇了一跳,好凶呀!這個潑婦就是新任會長?這是怎麽回事呀!

罷了,大家對秦弱蘭匆匆一拜,一哄而散,趕緊回家找人商量對策。

大堂裏隻剩下太門西和秦弱蘭幾個人。

太門西故作誇張的上下打量秦弱蘭,擺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像是說秦弱蘭你這副尊容也太得罪人了吧,把人都嚇跑了。

太門西指指秦弱蘭腫胖的臉,關心的建議:“樓主,要不貼塊狗皮膏藥?這樣腫消得快些,我認識一個郎中,他的狗皮膏藥特別好。” 說到這裏他突然大笑起來,想到秦弱蘭臉上貼著狗皮膏藥的滑稽樣子,他實在忍不住了,指著秦弱蘭,“哈哈哈哈,對不起,對不起,哈哈哈哈哈…” 他止不住大笑,這次不是故意的。

秦弱蘭猛的從椅子上跳起來,太門西見秦弱蘭作勢要撲過來拚命,趕緊告辭:“好了,恭喜樓主榮升會長!請代我謝過皇甫將軍,有了他的這筆銀子,我可以遠走高飛了,哈哈!拜拜!” 說完轉身就開溜,他可不想被這瘋婆子咬一口。

秦弱蘭氣的渾身哆嗦,指著太門西的後背惡狠狠的大喊:“太門西,你不得好死!我…我咬咬咬咬咬死你!” 連說五個咬字,每個字都是從緊咬的牙縫中擠出來的。

秦弱蘭回家後越想越絕望,上了皇甫繼勳這惡魔的賊船這日子還怎麽過?這樣下去遲早會死在他手上。

不如卷鋪蓋逃走算了? 她第一次有了這個想法,過去她是打死不離開金陵,就是火燒同知衙門也不逃,小飛仙曾相求她也無動於衷,她舍不得放棄一生打拚掙來的這片產業。

問題是現在她想逃離金陵也晚了,她現在什麽都沒有了,秦淮河的產業她隻剩下二成股份,既不能賣也帶不走。她手頭就隻剩些細軟和私房錢了,你讓她怎麽生活?難不成找個販夫走卒嫁了?那種日子她不敢想象。

還有那個千刀萬剮的太門西,這一切都是這家夥招來的,不能就這麽算了,自己這一走就不能報仇了,就是死也要咬他一口。

她不能走,她心有不甘,她要想個辦法改變這一切。

想!仔細想!總有辦法的。

但她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

她現在要麵對兩個人,皇甫繼勳和太門西。皇甫繼勳有權又有兵,就像一座大山,根本就扳不倒他。而且皇甫繼勳這人極其暴躁凶狠,如果被他查覺自己有異心,那就等著被他蹂躪至死吧,想起來就發抖。

至於太門西,這家夥有四個武功高強的老婆保護,敢與整個武林為敵,背後還有韓熙載和明空大師,自己拿什麽跟人家鬥?

更讓秦弱蘭咬牙切齒的是太門西那得鳥德性,瞧這廝那囂張的態度,壓根就沒有把她放在眼裏,還大大咧咧的說等著她去殺他,被人小看到了這種程度,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她越想越恨,越想越不服,她忍不下這口氣。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沒有靠山,她過去在秦淮河畔呼風喚雨還不是因為有金陵衙門做後台,有小飛仙的暗中相助。現在這些都沒有了,沒有後台的她就隻是一個風塵女子,隻能任人欺淩。

但現在她到哪去找後台?還要找一個比皇甫繼勳更硬的後台。難不成到朝廷大臣的家門口擺個身姿,對進出的大官人擠眉弄眼,賣弄風騷,去勾引他們?哪還不被人家的婆娘一頓棍子打得滿街亂跑。

秦弱蘭無計可施,太絕望了,現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懇求老天給她一個機會,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

你還別說,有時祈禱真會應驗,老天還真給了秦弱蘭一個機會。

大宋皇城,趙匡胤在紫宸殿召見文武大臣,商討統一天下之大策。這可是千古功業,大宋的文武百官都來了。

這裏先交代一下當時的曆史背景。唐朝滅亡後,各個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天下四分五裂。在以後的半個世紀,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便於區別曆史上相同名稱的王朝。這五個朝代都很短暫,從幾年到十幾年,走馬燈似的換主,在五十年中換了十三個皇帝,有如兒戲,真的個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直到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橫空出世,中原才穩定下來。

柴榮是後周的第二個皇帝,他繼承帝位後立即安置流民,減少賦稅,整頓吏治,把後周治理得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柴榮對外則積極開拓疆土,擊敗北漢、遼國、南唐以及幾個諸侯小藩鎮,統一了中原與華北。雄才大略的柴榮立下 “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的宏偉壯誌。可惜天妒英才,紫榮在攻打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時突然病逝,大功未成,時年僅39歲,在位僅六年。

同一時期還有許多藩鎮國,其中有十國較強,分別是吳、閩、楚、前蜀、吳越、南漢、荊南(南平)、南唐、後蜀、北漢。這十國中除了北漢在北方邊陲以外,其它九國都在南方。為了避免混淆同名的曆史王朝,在那些同名的藩鎮國名字前加上“前”、“後”、“南”、“北”來區分,比如南唐的國名實際上是“唐”,但為了不與李世民那個大唐王朝混淆,所以稱之為南唐。南唐在十國中實力最強。

南唐前朝是吳國,吳國權臣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南唐有三個皇帝,史上以前主、中主、後主稱之。

前主李昪時期是南唐的盛世,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中主李璟擴張疆土,先後攻滅閩國、楚國,疆土一時可與北方的後周比肩。但李璟卻敗在後周柴榮手下,南唐與後周三次大戰皆敗北,被迫將長江以北的淮南十四州割讓給後周。此後南唐和後周隔長江而治,長江天塹擋住了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的南下入侵。

後主李煜繼位後南唐國勢日漸衰落,李煜隻知琴棋書畫,不善治國,南唐一直處於後周的壓迫之下。

後周英主柴榮去逝後,他年僅七歲的兒子即位,當時趙匡胤是後周大將,深得柴榮的賞識,柴榮死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執掌殿前司諸軍,也就是保護皇帝的禁軍首領。柴榮把趙匡胤當成了托孤重臣,把保護扶持小皇帝的重任交給了趙匡胤。但趙匡胤卻很不要臉的奪了人家孤兒寡母的江山,自己取而代之,建立宋朝,五代十國時期的中原五代正式結束。此後宋朝陸續消滅其餘諸國,統一中國,建立了一個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

也許是出於內疚,趙匡胤篡位後善待柴氐,對前朝大臣也一個沒殺。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在太廟裏立下誓碑,平時用黃幔遮蔽,新天子即位時方可啟封視之。所以除了皇帝本人外,無人知曉誓碑所言何事,直到靖康之變,金人攻進汴京城,打開太廟,方得看到此碑內容。

石碑上刻了三條祖訓:“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臣;三,不加農田之賦。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也就是說子孫如不遵守這三條祖訓,必遭天譴。

太祖誓碑可以說是明君之不朽典範,宋代曆朝皇帝都遵循這條祖訓,使宋朝成為中國曆史上最文明的朝代。

趙匡胤雖然篡奪了後周江山,但卻能不傷國體,和平轉移權力,開明治國,朝臣可無顧忌的言所欲言,實行君臣共治,把宋國治理得欣欣向榮,國力強盛。

今天他召集眾巨商議統一天下的戰略。統一天下對大宋朝臣們來說是曆史使命,前朝英主柴榮開啟了統一天下的宏偉大業,當今聖上繼往開來,他們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束幾十年戰亂。

大宋朝臣們心同一誌,隻是在何時出兵,怎麽出兵,對誰出兵等具體事宜有不同看法。

趙匡胤對群臣說:“各位愛卿,本朝對出兵平定天下一事已經醞釀準備很久。趙相提出先穩住北方,出兵南下,奪取南方富庶之地,再掉頭北伐契丹和北漢,收複燕雲十六州。趙相的這個「先南後北」策略已成我朝共識,朕特命晉王與樞密院擬定用兵方略,今天與眾卿商議,做出最後決斷。”

趙匡胤對禦弟趙光義說:“晉王,你給眾卿講講你們擬定的用兵方略。” 

趙光義出列鞠躬,“皇兄,臣弟與樞密院、兵部、以及潘美和曹彬等將軍擬出三條出兵路線…” 趙光義講述樞密院的策劃。

北宋的南麵與三國接壤,從東到西分別是南唐(江南),荊南(湖北荊州一帶),後蜀(四川)。攻打這三個國家的三個方案是:

方案一:由潘美率軍攻打後蜀,由曹彬率軍攻打南唐。後蜀和南唐是當下最強最大的兩個諸侯國,一旦奪取這兩國,則天下底定。但同時攻打實力最強的兩國,戰線過長,風險也大。

方案二:由潘美率軍攻打後蜀,由曹彬率軍攻打荊南(南平)。由於荊南是個小國,曹彬滅掉荊南後繼續南下,進攻湖南割椐勢力(武平節度使),占領兩湖地區。這是比較穩健保守的策略,隻是一時無法奪取南唐這個江南大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