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80:第27章:湘西邊城(2)

(2024-02-27 18:25:23) 下一個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27章:湘西邊城(2)

夢露見二姐和小妹都有了新兵器,便對太門西說:“公子,你為何不給自己打一把刀?你現在內功都已到了逆天大法第一層,比好些江湖好手都高,完全可以學一些武功,我們都可以教你。”

太門西知道夢露對他的安危一直牽腸掛肚,放心不下,總希望他學點武功,關鍵時或許用得上。太門西想想也對,於是也給自己打了一把劍。

太門西的劍打好後,丹妃姐妹一看,這是什麽劍呀?又寬又大,四尺長,一掌寬,半寸厚,與其說是一把劍,還不如說是一把雙刃刀。

太門西打造的是一把西方騎士劍。中國的劍都是薄薄窄窄的,輕巧靈便,但戰場上不好使,根本擋不往大刀長矛等重武器。而西方的劍都是重劍,雖不如中國劍靈巧,但可砍可刺,戰場上很實用。

太門西身材高大,覺得用一片薄薄的劍太娘們氣,不夠氣勢。而且中國劍是男女通用,他有點大男子主義,男女豈能用同一種兵器的,太給爺們丟臉 ,所以選擇了西方的重劍。當然也是裝酷的心思,要顯擺他的與眾不同。

紅葉問太門西這是什麽劍,太門西說是亞瑟王的神劍 Excalibur。這在西方是很出名的。紅葉覺得這劍名也太繞口了,她都重複不了,太門西懶得多解釋,說就叫騎士劍就行了。

還剩下一些錳鐵渣,太門西也不想帶走,帶著一堆鐵渣上路多麻煩,幹脆全部打成兵器。他給丹妃打了一把大刀,給詩冬打了一把銀槍。

丹妃的大刀就像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隻是刀片薄一些,刀刃長一些,更加鋒利,一刀可以砍倒一大片穀草。

太門西對丹妃說:“我給這把刀取了個名字,叫「關山刀」,來自於李白的詩「關山月」” 

他背誦道:“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他接著解釋:“這首詩寫的是大漠邊關征戰的悲壯淒涼,胡漢世代廝殺,多少人身埋黃沙,多少孤寡淚流幹。關山刀就是讓你記住關山月這首詩的寓意。” 

丹妃不知公子為何要給她說這些,但太門西說這個是有深意的。

詩冬的銀槍更確切的說是一把長矛,槍和矛的區別是矛的杆子是硬的,是鐵做的,而槍的杆子有彈性,一般是白蠟木。另外槍比矛稍微短一些。這把銀槍長,槍杆是一根鐵棍,由於這把長槍銀光閃閃,太門西脫口而說 silver,也就是英文的銀子。詩冬語言天分高,她重複了一遍,發音極準,覺得沒什麽不好,從此她把這槍叫 silver。

但紅葉怎麽也說不好 silver,於是癟著嘴說:“這名字怎麽這麽奇怪?叫什麽「蘇舞兒」,又難聽又拗口。” 此後這槍又有了個怪怪的名子「蘇舞兒」,詩冬也不在意。丹妃和夢露也說不好英文,幹脆就把詩冬的銀槍叫做「蘇舞槍」。

大刀長矛這兩件兵器都是沙場上使用的大家夥,一丈有八,不便攜帶。太門西把這兩件兵器做成三節,每節之間用螺旋擰上。

這螺旋不好做,太門西為此還專門設計了個模具,用鐵水澆鑄,打磨光滑,三段鐵棍擰在一起嚴絲合縫,不用時可以分拆開來,便於攜帶。丹妃和詩冬都覺得既順手又方便, 兩人高興又佩服,公子點子真多,居然發明了這種螺旋接口。

最後餘下的一點錳鐵給紅葉打造了十二片柳葉飛刀,每片隻有三寸長,一指寬,薄如蟬翼,作為紅葉的暗器。

太門西給每人打造了新兵器,唯獨沒有夢露的,那是因為夢露擅長鞭和弓,太門西把這事記在心裏,將來一定要為夢露尋得一件好兵器。

太門西找到了錳礦,大功告成,但他還不想回杭州,既然已經到了湘西,不如順便去鳳凰看看。鳳凰是中國四大古鎮之一,著名的旅遊勝地,太門西還沒去過。

在現代社會鳳凰太商業化了,當地政府亂收費,進城都要買門票,而且商家宰客的事也時有發生,這種地方不去也罷,他一直拒絕去鳳凰旅遊。但當今的鳳凰應該不會有大量遊客,正好到那裏去體會一下沈從文筆下《邊城》的純樸民風。

鳳凰鎮在唐宋時還不叫鳳凰,太門西也不知道叫什麽名字。他們來到沱江邊的一個叫渭陽的小鎮,覺得這是應該就是現代的鳳凰古鎮了。

說實話,太門西有些失望,鎮子不大,也就一條街,沿江是一排吊腳樓。太門西幾人見過太多吊腳樓,巫山和整個峽江兩岸的房子大多都是吊腳樓,沒有什麽新奇的。沱江的水倒是很清澈,但那個時候的河流基本上都是零汙染,都很清澈,所以也沒有什麽與眾不同的。這裏就是一個封閉的邊遠小鎮,唯一感到不同的是這裏的民俗與江南及中原的差別。畢竟這裏大部分人口都是苗族和土家族人,男女都包著頭,衣服是蠟染土布。反而是太門西幾人的衣著顯得與眾不同,招人注目,他們穿的都是華麗的絲綢錦緞。

太門西他們漫不經心的在街上閑逛,不覺走出鎮子,來到沱江邊。丹妃姐妹見江水清澈,便脫下鞋戲起水來。

太門西看見遠處渡口有一隻渡船來回接送過江行人,不由想起《邊城》中的渡船、擺渡的爺爺和孫女翠翠、還有那隻黃狗。沈從文的小說行文平淡,但卻讓人有田園詩一般感受,把湘西的淳樸民風和翠翠的愛情寫純潔淒美。

太門西坐在江邊石頭上發呆,丹妃姐妹赤足看水中小魚遊梭,青山綠水,一片祥和。

這時有幾個人跑了過來,來到近前才看清楚他們手上持刀,原來是打劫的來了。

太門西從白日夢中回過神來,看來湘西民風並不淳樸嘛。

其實湘西是出了名的土匪窩子,這裏是漢人和苗人接壤的地方 ,原住民是苗人,對漢人來說這裏就是邊城了。此地雖屬漢人管轄,但苗人本來就與漢人不合,加之天高皇帝遠,所以土匪輩出,曆代朝廷都派兵進住圍剿。朝廷派來的兵都來自鄰近的巴鄂地區,這些兵大多是土家族人。土家族人是巴人的後裔,與漢人並無太大區別,語言和文化基本一樣。這些住兵的後代就在此定居繁衍,所以此地現在是土家人和苗人混居。

太門西他們一到這裏就被人盯上了。這鎮子不大,鄰裏都相互認識,陌生人自然會引起人們注意,況且太門西幾人太顯眼,花錢又大方。一般人到這是都是路過或辦事,從不多呆,但太門西幾人來了就東逛西看,純粹是吃飽了閑得慌。小鎮的人好奇,這個小鎮子有什麽好看的?神經病!

離鎮子不遠的山裏有一個苗寨叫石家寨,寨主名叫石蒙,石蒙也是個土匪山大王。在苗寨他說一不二;在這方圓數十裏地麵上他是霸主;對附近鄉鎮來說他是土匪,逮住機會就幹一票。

石蒙聽說鎮子裏來了個公子哥,帶著幾個美女,看起來很有錢,就派了幾個手下去探明虛實,如果屬實就把人給綁架到山寨。

幾個土匪跟蹤了太門西一陣,覺得他就是一個富家公子,不像是個難纏的人物,也沒有保鏢,很容易搞定。

丹妃姐妹在河邊赤足戲水,像是四個仙子沐浴,幾個土匪看得心癢,心想不如趁現在四周沒人,把她們捉回去算了,要不然過一會仙子飛走了怎麽辦?

見幾個土匪衝過來時,丹妃姐妹赤著腳,露著腿,來不及穿鞋,有些難堪。還好夢露有長鞭,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猛抽,幾個土匪還沒靠近就被抽的皮開肉綻,嗷嗷慘叫,抱頭鼠竄。

丹妃姐妹剛穿上鞋,匪徒們又回來了,這次人多,有十幾個,手提刀棍,亂哄哄的,看來是臨時糾集起來的烏合之眾。

紅葉一看樂了,好呀,我正想找你們算帳,你們就自己送上門來。她剛才沒來得及出手,正手癢想揍人,於是對大家說:“你們都別管,這事交給我了,正好練練我的新刀。”

太門西趕緊說:“別傷人,趕走就行了。” 

太門西是來遊玩散心的,不想把事情搞大,惹下一大堆麻煩。

紅葉提刀迎了上去,待土匪持刀圍上來,她突然拔出新打造的妖姬刀,一道籃光, 隻聽一陣叮當聲,土匪手上的刀都被砍斷。紅刀的鋒利寶刀加上霸道的內力,把一幫土匪驚呆了,個個看著自己手中的半截刀,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紅葉揮刀衝入人群,隻見一片籃光,每個土匪頭發都被削落一片。

“滾!” 紅葉一聲大喊,土匪才回過神來,撒腿就跑。

太門西心說這地方不能呆了,得罪了地頭蛇麻煩沒完沒了。他也不是怕了誰了,但也不想惹麻煩,況且這小地方該看的都看了,該懷舊的也懷舊了,是離開的時候了。

那幫土匪被打跑後,跑回苗寨搬救兵。苗寨大王石蒙聽完手下的敘述,覺得這事有意思了,怪不得這幾個人敢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逍遙,原來他們會武功。這倒激起了他的好勝心,在我的地盤上,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們。

石蒙派人去盯住這太門西,一旦他們離開鎮子,就在路上就把他們做了。這裏山高林密,弄死幾個人還不容易。殺人的方法有很多,縱然你武功再高,也讓你防不勝防。

石蒙殺人越貨也不是一次二次了,經驗老道,他不到鎮子上打打殺殺,而是等太門西他們離開後再動手,鎮上有住兵,他不想把事情搞大。苗寨與官府保持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隻要做事不太過分,官府睜隻眼閉隻眼。但若肆無忌憚行凶,把官府惹急了會派兵圍剿他的苗寨。在路上動手既容易又穩妥,神不知鬼不覺。

石蒙自以為考慮得周全,有人卻不屑一顧的說:“哥,怎麽搞得這麽複雜?要不讓妹妹幫你把這幾人打發了,舉手之勞,輕易而舉的事。”

說話的是石蒙的妹子石彩,寨裏人都叫她二姑娘,她是苗嶺麻婆的徒弟。

麻婆可是個讓人聞之變色的人,她是苗人第一用毒高手,又被稱為毒婆。當年麻婆路過此處,見二姑娘聰明伶俐,就把她收為徒弟。那時候二姑娘才十來歲,現在已是名聞苗疆的「毒水仙」。毒水仙是一種生長在南疆大山沼澤中的水仙花,花兒極美,根藍色,有巨毒。二姑娘是個美人,又渾身是毒,所以得了這個名號,她跟隨師傅住在苗嶺,這次是回家探親。

石蒙當然不能讓妹妹幫忙,當哥的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要妹妹出手相助,這事傳出去要那還不讓人小看了。特別是石彩那自負的口氣,傷他自尊,他更不能讓石彩幫忙了。

太門西他們第二天一早收拾行李起程,往鎮北方向行去,打算北上回杭州。

石蒙得到消息後親自帶人下山,抄小道攔截太門西一行。

太門西一行來到鎮口,被一隊迎親的隊伍擋住了去路,花轎彩禮,鑼鼓喇叭,好不熱鬧。

送親的人穿的都是苗人過節時穿的盛裝。男子用布巾在頭頂包一圈,頭圈左邊掛一根黃色的穗垂,垂在耳朵旁。女子們戴著由銀箔裝飾的帽子,光亮照人,帽子四周還掛著銀鈴鐺。女人的衣服上也鑲有銀片,還戴著銀項圈和銀手鐲,配上紅藍相間的蠟染花布,五彩繽紛,甚是好看。

太門西和丹妃姐妹見到苗人的婚禮都覺得新奇,他們也不急著趕路,就跟在後麵看熱鬧,他們來這裏本來就是來玩的。

新娘的轎子被迎進院子後,後麵跟著看熱鬧的人並沒有散開,而是等在彩樓前,不知道在等什麽。太門西一打聽才知道是等著拋繡球。

類似拋繡球這種習俗在西方流行,新娘成婚後拋出花束,接到花束的姑娘就會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成為下一個新娘。太門西聽說壯族也有拋繡球的習俗,沒想到這裏的苗族也有這種習俗。

太門西和丹妃姐妹興致勃勃,居然也擠在人群中看熱鬧,想看個究竟。

一會兒新娘出現在繡樓上,樓下歡聲雷動,新娘子很漂亮,羞答答的把手中的繡球使勁往外一拋,等在樓下的姑娘們一陣尖叫就去搶繡球,擠成一團。

這時一個女子從人群中高高躍起,伸手抓住了繡球。但她還沒有落下,隻見紅影一閃,另一個女子躍過去,也抓住了繡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