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心聲

“山水有相逢,春風入卷來,望君多珍重,圓月杯中酒”。
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感同身受和默然相伴。一切的言語都是多餘的。願開心和快感常在。
正文

緣起性空,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無常無我:讓我們走近佛學

(2023-12-05 06:25:35) 下一個

兒子:為什麽陰天就沒有星星了呢?

媽媽:星星一直在那,隻不過被烏雲擋住了。

雲開霾散日,緣起性空時。

成幾番無我,延三生苦思。

文化人大多會研究一點佛教學說。為什麽?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已經超越宗教本身,而擴展到文學、哲學和藝術等領域,在這些領域裏,到處可見佛教思想的影子。

對佛學略有所知的人,不會對“緣起性空、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無常無我”這十六字陌生,但是否真正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不好說。我發現佛教說法,說來說去,就是一個“空”字:凡物性空,四大皆空;外加一個“無”字:無常無我。

我試圖去感悟這個“空”字。世事無常,才是常態;萬物無恒,變化不息。好的東西,你未必能抓得住,因為它稍縱即逝;壞的東西,你未必不可擺脫,因為待它壞到極致,便是轉機。

所以性空是客觀世界的本質,更是人們認知的最高境界。然而境界隻是境界,紅塵中人最放不下的,就是放不下。求不得、放不下便是我們做人的執念。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無”字。佛教斷言:“諸法無我”,所謂何意?佛學堅持認為“我”作為一個個體的人,與凡物性空一樣,也在不斷變化而非恒定,表象下的自我並非本質上的自我。

佛學認為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君不見佛祖智慧,早已堪破塵世中的最壞情況,讓你明白:你會遭遇什麽,然後順勢推出“諸法無我”的重要觀點。

我認為,佛學的“諸法無我”其實是在勸導眾生從苦中解脫自我。既然人生在世,苦是必然,不可避免,不如以平常心待之。世事無常人有常。以平常心看待一切變數,以進取心防患一切變數,以悲憫心和解一切變數。

因變而苦,苦由欲生。人的痛苦既來自於外部環境的變遷,更來自於內心的失落。為什麽會失落?因為欲望不能滿足。欲望不能滿足,就形成了執念。

佛法的無我其實就是讓人放下執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自己內心一個清靜。

說到此,我不由想起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獨處與幸福”。

叔本華的獨處是指在遊走於喧囂的凡俗世界之餘,另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安靜下來,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為自己思考,最終做到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活的人自得其樂,不介意別人的看法,會覺得幸福離他們很近。

你不難發現,叔本華倡導的獨處與佛學的“諸法無我”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引導人們正確處理欲望和現實的矛盾,少一些執念,多一點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佛學美意,引導我們放下執著、人生無煩。可我倒覺得一切順其自然為好,不必刻意去放下,也不必刻意去執著,遵循自己的內心最重要。有時候,沒有煩惱,何嚐不就是煩惱呢?

造化弄人,緣聚緣散,我們需要麵對、接受和改變,不要錯過每一個努力的可能。努力過了,便無遺憾。不留遺憾,是世事無常中的有常。

早有耳聞文學大師餘秋雨先生著有一本《心經譯寫》,將佛教的精髓“心經”用散文般的語言加以詮釋,讓讀者從文化的層麵去領會佛學思想。在對佛學有粗略了解的基礎上,如果再去拜讀餘秋雨先生有關《心經》的論述,看看他是如何解讀“緣起性空”這四個字的,相信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後記:

“緣起性空,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無常無我”是佛學思想體係的核心。

我對這十六字的感悟是:

緣起是指萬物沒有獨存,而是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性空是指萬物不能自生,而是因緣而起,所以本性是虛空的,且無恒定,一直在變化中。

色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客觀存在,是人所在的大千世界。

色即是空是指既然是客觀存在的萬物,其本性必然是空。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色即存在,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行為,識是認識。存在產生感受,感受形成思想,思想指導行為,行為提升認識。

五蘊皆空是指五蘊作為現實存在的五個方麵,也和萬物一樣皆屬性空。

無常無我是指世事無常,方是常態;自我也屬性空,不可能獨立存在,而是因緣而生,也因緣而滅。無我就是放下對自我的執念。

心經有雲:照見五蘊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