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心聲

“山水有相逢,春風入卷來,望君多珍重,圓月杯中酒”。
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感同身受和默然相伴。一切的言語都是多餘的。願開心和快感常在。
正文

匪夷所思:以色列遭遇史無前例滑鐵盧?或另有隱情?

(2023-10-08 17:58:04) 下一個

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也是1973年10月6日“贖罪日戰爭”50周年紀念日的第二天,一則震驚世界的消息傳來,使本已對俄烏戰爭的不斷持續憂心忡忡的人們再添新愁:

巴勒斯坦“哈馬斯”所屬武裝組織卡桑旅(Qassam)一舉突破加沙防線,對以色列本土發動大規模武裝襲擊!在極短的時間內,5000枚火箭彈向以色列境內傾泄而去,同時地麵武裝分子蜂擁而入,攻擊多處以色列軍營,殺害和綁架大量平民。一時間,加沙地帶以色列一側,烽煙四起,屍首遍地。

據《BBC》報道,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在社交媒體“X”公布了以方死傷和被俘的人數,包括被哈馬斯俘虜的軍人和平民。死傷人數觸目驚心:

襲擊發生後的一天內,以色列方麵目前共有300人死亡、1800人受傷、100人被俘。

哈馬斯公布的視頻顯示,有大量以色列軍人被俘虜,其中一人竟然是以色列負責守護加沙防線的前任指揮官、以色列國防軍少將尼姆羅德·阿洛尼(Maj Gen Nimrod Aloni)。另外有約50名以色列平民被抓為人質,這些俘虜和人質極有可能被哈馬斯當成交換戰俘的籌碼。

以色列國防軍少將尼姆羅德·阿洛尼(Maj Gen Nimrod Aloni)被俘圖片。圖片來源:The Telegraph.

以上情況在近50年以來的巴以衝突中前所未有,令人震驚,且匪夷所思。

眾所周知,以色列軍事力量一直位於世界前列。依據2023年1月6日發布的最新全球軍事力量排名,以色列國防軍在參與排名的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18位 。

而哈馬斯武裝部隊作為一支區域性的、兵種單一且未成規模的武裝力量,初步估計能夠動用的武裝人員總數至多萬餘。這次實施突襲的哈瑪斯所屬“卡桑旅”擁有的兵力應隻在千人規模。

令人甚感詭異的是:哈馬斯此次對以色列的密集攻擊居然事前毫無征兆,也無任何情報來源對此作出任何預測和警告。

要知道,以色列的軍事實力雖然屈居全球18位,但其情報係統卻雄踞全世界前三。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的鼎鼎大名在國際情報界可謂如雷貫耳、皓月當空,令無數與之交鋒的諜戰強旅聞風喪膽。

無數隻存在於諜戰劇中的場景故事被以色列摩薩德在現實世界裏激情演繹。例如:全球緝拿納粹餘孽、對慕尼黑慘案的始作俑者千裏擊殺、對哈馬斯領導人實施定點清除;還有伊朗的核機密、前蘇聯的米格-21、法國幻影戰機設計圖等等。一切如同探囊取物、手到擒來,為世人所耳熟能詳。

可是,摩薩德的無邊法力好似在這次哈馬斯的血腥襲擊前憑空消失,對如此大規模的武裝行動所必備的計劃、籌備、調動和實施過程從頭到尾居然毫無反應!

事出反常必有妖。雖然迄今為止,以色列有關方麵對此事的解釋無一例外地指向情報失誤。

以色列駐法國大使莫拉夫公開承認:“我們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準備”。而以色列國防軍前國際發言人康裏克斯也認為,這不隻是情報失誤。“整個係統失敗了。不僅僅是一個組件。整個防禦架構顯然未能為平民提供必要的防禦。對以色列來說,這是類似(二戰日軍突襲美國)珍珠港的事件。”

連美國政府前中東國家情報官員帕尼科夫也說到:“這是一次情報失誤,不可能有別的原因。”

果真如此嗎?這裏有幾處並非完美合乎邏輯的地方。

首先,以色列自建國以來的生存史其實就是一部血雨腥風的戰爭史,以色列與阿拉伯宿敵之間的大小戰火從未熄滅過。因此,以色列情報係統的高效運作是關乎國家民族存亡的生死線。摩薩德的首腦不久前還宣稱過去一年裏,以色列情報人員挫敗了27次伊朗針對以色列人的襲擊事件。可見,以色列的情報係統的效率和能力理應始終保持在一個高而穩定的水平上,而極少受國內政局、政策等變量因素的影響。

其次,哈馬斯在這次首發的軍事行動中共計發射了多達5000發的火箭彈,造成超過兩千人的傷亡,並俘獲上百人。這已經超出了局部軍事衝突的範疇,而是發動了一場地區戰爭。如此巨大的軍事動作居然沒有引發以色列龐大情報機構的任何警覺。

有一情況可能不太為大眾所熟知:除了赫赫有名的“摩薩德”(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以色列還同時擁有“辛貝特”(以色列國家安全局)和“阿曼”(以色列軍事情報局)另外兩大並行的職能情報機構。即便擅長緝凶追殺之特別行動的摩薩德偶然失手,但事關國家安全的 “辛貝特”和專職軍事情報的“阿曼”居然也相約疏忽,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非常之低。

戰事未啟,情報先行。這是任何一場戰爭的鐵律。顯然,在曆經了大半個世紀殘酷戰爭洗禮的以色列情報界,在最新的這場戰爭中,有意或無意地改寫了這個戰爭的鐵律。

然而,以色列是一個睚眥必報的民族,經年累月無時不在的生存危機激發了以色列人絕處逢生的戰鬥意誌。在短暫的震撼後,以色列立即啟動了全國性的戰爭動員令,並大規模征召預備役軍人投放前線。

同時,為了實施代號“鐵劍”(Swords of Iron)的報複行動,以色列將其軍隊悉數撤出加沙地帶邊界,隨後以色列空軍出動數十架戰鬥機開始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目標進行壓製性空襲。

鑒於以色列和哈馬斯武裝在軍力上的懸殊對比,以色列反擊成功毫無懸念。問題在於,以色列在此次的反擊報複性軍事行動中將會止步於何處?

目前,巴勒斯坦領土由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兩個地區組成。而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對加沙地帶實施嚴密的經濟和軍事封鎖。由於控製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一直以消滅以色列為宗旨,因此以色列也一直將哈馬斯組織視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

筆者相信目前以色列由右翼主導的政府和軍隊一直在尋求合適的機會對哈馬斯組織實施鏟除計劃,至少會對進犯以色列領土的跳板加沙地帶實施軍事性掌控,並重度壓縮哈馬斯的勢力範圍,以確保以色列的安全。

以色列人應該明白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個道理。而在這塊為全世界所密切關注的敏感地區,一舉一動都會牽一發而動全局。

所謂師出須有名。以色列人並無軍事上的後顧之憂,而隻欠一個出兵討伐的正當理由。

筆者不妨在此推測,這次哈馬斯異乎尋常的不宣而戰,就是以色列人需要的絕佳出師之名。

而以退為進的苦肉計更是知恥後勇、激將伐敵的用兵計謀。筆者再為大膽地推測:以色列人是否正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巧以布局,下一盤攻城掠地的大棋?

不論真相如何,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以巴以衝突為主線的,由猶太教、伊斯蘭教乃至基督教三大教義深度介入的對耶路撒冷的聖地之爭將難以平息,世界奔赴和平的道路依舊漫長遙遠。

鄭重聲明:文章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北美小鎮 回複 悄悄話 按照猶太人的團結程度,要故意犧牲國民弄苦肉計不太可能。以色列情報失靈不可能是哈馬斯自己能做到的,但你忘了俄爹!以色列有巨大的人口比例來自俄羅斯。俄爹要攔截情報,還是很可能的。普京可能覺得能靠這個一時阻攔西方軍援,還能抬升油價,順便賣軍火。可一旦被以色列發現證據,俄國可擋不住以色列的報複。他大概琢磨現在找伊朗出來背鍋,找不到他頭上。但猶太人可沒那麽好騙。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為了出師有名就以本國數千名婦孺百姓的生命為代價,這種做法太卑劣了,這樣的政府太無恥了。我寧可相信情報失靈,寧可相信以色列政府顢頇無能。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假設1是以有情報,欲擒故縱。但這猶如羅斯福總統明知日軍會炸珍珠港而故意不采取措施的假設一樣,很難令人信服。我的戰略分析是假設2,也許更有道理:還有一個可比的戰史案例是1973年10月6日,整整50年前,埃及發動的十月戰爭。埃軍成功地奇襲渡過了蘇伊士運河。為何以色列(還有美國的)情報部門在1973和2023都不知不覺?1973年的原因是戰前薩達特總統喊打喊了好幾年,考慮到埃軍在1967六天戰爭中吃了敗仗,以色列不相信埃軍會真打。同樣現在哈馬斯喊打喊的大家都以為它在放空炮。舉個比喻:狼一直在說:我要來了,我要來了。。。沒人相信,結果狼真的來了。
花刺蝟 回複 悄悄話 我持相同觀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