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心聲

“山水有相逢,春風入卷來,望君多珍重,圓月杯中酒”。
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感同身受和默然相伴。一切的言語都是多餘的。願開心和快感常在。
正文

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挪威小說家喬恩?福斯(JonFosse)其人其作。

(2023-10-06 01:08:08) 下一個

北京時間10月5日,獲獎賠率榜排名靠後、現年64歲的挪威作家喬恩?福斯(Jon Fosse)被瑞典皇家科學院隆重授予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團稱讚他“通過創新的戲劇和散文表達了不可言說的心聲”。("for his innovative plays and prose which give voice to the unsayable.")

值得注意的是,喬恩?福斯在獲獎後發布的聲明中稱:

“ 我有點不知所措並甚為感激。我視這個文學獎為首個也是至關重要的純文學的獎項,而不附帶其它的因素”。(“I am overwhelmed and grateful. I see this as an award to the literature that first and foremost aims to be literature, without other considerations,” )

喬恩?福斯生於1959年,是挪威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一生堅持用挪威尼諾斯克語創作。新挪威語(挪威語:nynorsk),又稱尼諾斯克挪威語,是兩種認可正字的挪威口語之一。而另一種是書麵挪威語(挪威語:bokmål),形成於丹麥統治挪威時期,丹麥語在其中施加了很大影響。

喬恩?福斯作為土生土長的挪威人,選擇使用脫胎於挪威民間口語的新挪威語進行文學創作。正如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Anders Olsson所言:“喬恩?福斯的作品深植於原生挪威語言文字和文化屬性的土壤”。(“Fosse’s work is rooted “in the language and nature of his Norwegian background.”)

他的作品涵蓋甚廣,包括長篇、短篇小說、兒童文學、散文和戲劇,並被翻譯成多達40餘種語言,傳遍世界。

他的處女作是出版於1983年的長篇小說《紅,黑》(Raudt, svart)。1994年出版了他的首部戲劇作品《不離不棄》。代表作是劇作《新名稱:七聖論》。

挪威是一個盛產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國度。但此次喬恩?福斯獲獎,是挪威近一個世紀以來首位折桂諾貝爾文學獎項的作家,也是第四位獲此殊榮的挪威文學家。他是當今世界上演出場次最多的劇作家之一。

喬恩?福斯於2007年獲得法國國家功勳獎章,2010年又獲國際易卜生獎。易卜生獎給福瑟的頒獎詞是:“如同所有重要的劇作家,福斯迫使劇場和觀眾以全新的方式思索。他是一名未知的詩人。”

他的中篇小說三部曲《警醒》、《奧拉夫之夢》和《困乏》於2015年獲北歐理事會文學獎。

喬恩?福斯的作品,不論戲劇、詩歌還是散文,無不觸及人類的深層情感,探索靈魂深處的急切和不安,並試圖尋求關乎生存和死亡問題的終極答案。

有人把喬恩?福斯與同為挪威人的著名劇作家、歐洲近代戲劇的創始人亨利克·易卜生相類比,稱他為新時代的易卜生。

如果易卜生的作品著墨於個人生活中的快樂自在,而無視傳統社會的陳規陋習;那麽喬恩?福斯則是以其獨特的懸念感和焦慮感構築了他的寫作風格,呈現出深度的存在主義,有別於上個世紀盛行的現實主義戲劇和自然主義戲劇,並將宗教元素揉合到他的作品中。

中國讀者也沒有缺席對於喬恩?福斯作品的欣賞和推崇。他的中文版劇本《有人將至》等之前已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該作品豆瓣評分高達8.2。

2019年8月22日,喬恩?福斯的代表作之一《一個夏日》以中文版的製作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D6空間上演。

作為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之一並最終折桂,喬恩?福斯無疑是幸運的。此次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還有其他幾位:中國女作家殘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和澳大利亞作家傑拉爾德·默南等。

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項最終隻能花落一家,因而在評選層麵會存在競爭,但這並不是文學作品之間的競爭。不論是否最終得獎,這些作家的作品都已經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手法觸及了人們的靈魂,而在人們心海裏激起一波漣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晴望有雨 回複 悄悄話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都會引起全世界文學愛好者的深度關注。獲獎者極盡榮耀,其作品再獲追捧。但是,這些並不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全部意義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終極目標應是不斷地喚起和保持全世界的大眾對於文學的尊重、敬畏和思考,因為文學藝術是觸及人類靈魂、激蕩人類內心的藝術形態和智慧結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