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問心》。這是一部描述某三甲醫院心髒治療中心的醫療題材劇,劇中第十八集有這麽一段情節:病人楊阿姨患心髒病多年,是病區裏的老人,近來病情惡化,為挽救生命,需要做一個很重要的手術,手術風險也不小。手術前夕,楊阿姨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不能入眠,遂與主刀醫生周筱風促膝交談。
楊阿姨的丈夫和唯一的兒子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留下她孤身一人,醫院為家。楊阿姨回憶起兒子生前與她的最後一次見麵竟是一場不歡而散的爭執。
兒子想去外地上大學,而楊阿姨愛子心切,特別希望孩子留在家的附近上大學。母子倆爭執不下,兒子負氣離家。
孩子離開後,楊阿姨有點後悔了。她覺得還是應該支持孩子的想法,不能因為自己個人的情感需求而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於是決定等兒子回來後就告訴他媽媽的想法改變了。
殊不知這一等,等來的卻是兒子還有丈夫雙雙死於地震的噩耗。母子倆已經天人永隔。
楊阿姨最後對周筱風醫生說:人的一生中,很難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麽。想做的事,就得盡快去做,想見的人,就要盡量去見。。。不要給自己留遺憾。
不幸的是,楊阿姨最終也因未能挺過並發症而離世。楊阿姨走後,她的主治醫生周筱風十分哀傷難過。按理,醫生見識了太多的生離死別,不太會對一位病患的離世而心生波瀾。隻是這位楊阿姨是周醫生醫治多年的病患,不知不覺中已多了一份親人般的依戀。
看到哥哥傷心地感慨世事無常,周醫生同樣也為大夫的妹妹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世事無常,才是常態”。
世事無常。
涅槃經有雲:”諸行無常”,”諸行皆苦”。苦與無常是佛學思想裏所闡明的兩個基本事實。常者,常量、常數也,指恒定不變的意思。”諸行無常”是指世間萬事無不在不斷變動之中,一切充滿變數。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在經曆著一個變動的周期:從出生到成長,從成長到成熟,從成熟到衰老,從衰老到生命的終結。這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任何人都會有起點和終點,這是共性。
而在這周期的起點和終點之間,相信多數人會從主觀上依據自身的願景預設一個周期的運行軌跡,並努力地促使這個軌跡按照自己的預想運行延展。
人們希望健康活著,可疾病往往不期而至。人們希望開心常在,可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們希望天遂人願,可不測風雲瞬間降臨。人們希望幸福完滿,可禍福相倚盡在旦夕之間。
世事無常,才是常態。
我們應如何應對這種常態化的無常?當明天和意外不知誰會先到時,首先我們應以平常心待之。既然無法改變世事之無常,不妨放鬆心態,隨遇而安。以平常心去謀事,謀事在人,我們可以控製。而對於謀事後的結果,在預期上既要積極,也要客觀。可以有最好的努力,但不宜抱最好的期待,成事在天。隻要盡了人事,人生便無遺憾,剩下的結果不如交給天命。
同時,我們更需要勤於思索,在無常的世事中尋求以不變應萬變的生存之道。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當然是一種存在於無常世界裏的有效態度和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更不是最理想的模式。
我們更可以因為生命的短暫和世事的無常,在輕鬆的心態裏也盡力讓自己活出緊迫感。隻爭朝夕,不負韶華。就像上文提到的劇中人物楊阿姨所說的:想做的事,就得盡快去做,想見的人,就要盡量去見。。。
沒有經曆,沒有痛苦,何來感悟?世事無常這個道理,看似簡單、認知不難,然而要做到知行合一,依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早些領悟,方有更多的實踐機會。
順境會令人懈怠,而錯失對於未來無常的未雨綢繆。挫折會激發人的反思和糾偏,但代價不小。如何在順逆之間找到一個切入口,使自己人生遺憾最小,乃是一生的學問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