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
正文

北美隨筆:自信的人生

(2025-10-04 18:50:24) 下一個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覺得很有意思:

“判斷一個人小時候過得好不好,其實很簡單,就看他是不是膽子小、臉皮薄、自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膽子小是因為早年經常被驚嚇,臉皮薄是因為早年經常被羞辱,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卑是因為早年經常被否定、貶低。恐懼、羞恥、自卑,是壓在一個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我所認識的中國人,有天真爛漫美好童年的很少很少。

這裏有許多原因,

首先我認為是因為貧窮。

其次是因為原生家庭。

再次是因為教育。

當然也有社會環境的影響。

城鄉差別,

以及底層民眾對權威的服從與恐懼。

在一個機會並不均等、資源並不共享的社會,做到自信真的很難。

 

 

一切的教育最終轉化為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最終成就了人的個性,不管這個個性是積極還是消極、是自卑還是自信。

實際上,盡管中國有二千多年封建專製曆史,但傳統知識分子還是很有自信的,不管其所處是順境還是逆境,許多士大夫抱有這樣的信仰:“達者兼濟天下,不達則獨善其身。”

孟子說: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北宋思想家橫渠先生張載更有傳誦千古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氣魄。

 

 

美國《獨立宣言》說,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追求幸福是天賦人權。

在上帝的眼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其膚色、性別、年齡、種族,每個人都是他所愛的孩子。

經濟學家張維迎說:“現在大部分中國人,不把自己當人看。我們之所以是人,因為我們有理性,會思考,有自由意誌。自由意誌包括了要去表達。如果你想說話,別人不讓你說,你就不說了,這就是你不把自己當人看。”

難得人間走一趟,為什麽要做一個唯唯諾諾、瞻前顧後、連表達自己的好惡都不敢的人呢?!

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麽意義呢?!

     2025、2、13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