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捷徑

矽穀程序員。喜歡理財、讀書、健身。
個人資料
矽穀居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發分紅的股票基金,有複利效應嗎?

(2025-02-09 07:10:28) 下一個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了解了它的人從中獲利;不明白的人將付出代價。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眾所周知的是,長期投資者依賴複利效應,獲得財富的累積增長。

很多朋友問我:沒有派發分紅的股票指數基金,還有複利效應嗎?

今天,我就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什麽是複利效應?

複利法(Compound Interest)最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其原理是:在計算利息時,除了考慮本金以外,投資者拿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產生更多利息,俗稱“利滾利”或者“驢打滾”。

比如我們把100萬元存入銀行,利息率是5%。到年底時,我們獲得了5萬的利息。我們把這5萬息留在銀行。這樣,到了年底我的賬戶裏就有了105萬元。

到了第二年底,我們獲得的總收益,就不再是10萬( = 5萬 + 5萬),而是:
   5萬 + 105萬 x 5% = 10.25萬。

也就是說,我的複利收益是10.25萬,而不是10萬。我的總收益率不是10%,而是10.25%。

依此類推,我投資的時間越長,再投資利息導致我每年的收益加速上漲。

類似於這樣的效應,就叫“複利效應”。



二、股票和基金如何產生複利效應?

雖然複利效應起源於再投資利息產生的效應,它照樣應用於完全沒有利息的產品。

比如,“股神”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夏爾,是從來不給投資者發股票分紅的。相反的,他們把每年公司產生的利潤,重新投入公司的運營中,比如購買新的資產、回購自家股票等等。這相當於公司的運營者幫助投資者進行了“利潤再投資”。

但是,投資者仍然享受到了公司股價增長帶來的複利效果。如果我在20年前投資了100萬購買該公司的股票,平均每年獲得的收益率是10.8%。但是20年後我的總資產就是:
    100萬 x (1 + 10.8%) ^ 20 = 777萬

這裏,我們用到了複利的計算公式。即
    未來資產 = 投資額 x (1 + i%) ^ N

這裏,“x ^ y”是指數函數。

而我的總收益不是簡單的 20 x 10.8% = 216%,而是
    (1 + 10.8%)^20 - 1 = 677%

當然,大部分公司股票和基金的收益,既有派發給投資者的分紅,也有每股價格的上漲。我們把分紅重新換成新的股份,當然可以產生複利;而單純基金股價的增長,同樣有複利效應,就像伯克夏爾公司的股票一樣。

比如,美國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在過去10年裏,每年的分紅率大約是1.5%,而平均的股價增長率為11.8%,總體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3.3%(=1.5% + 11.8%)。

我先前分析過,由於美國公司越來越傾向於把分紅用於回購公司股票、而不是派發紅利,導致標普500指數的分紅率江河日下,從40年前的5%下降到如今的1.2%。

作為投資者,我們不需要糾結分紅率的問題,而隻需要關注基金的總體收益率。

以美元計價的標普500指數為例,在包括了分紅以後,過去1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3.3%,而投資者獲得的複利效應,不是133%(= 10 x 13.3%),而是:
    (1 + 13.3%)^10 - 1 = 248%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回答本文開始提出的問題。

答案就是:不分紅的股票或者基金,照樣有複利效應!

三、人民幣計價的美股基金為什麽不分紅?

其實,絕大部分的美國指數基金,都會定期發放分紅,通常是每個季度分一次紅利,比如VOO、SPY等等。

投資者可以選擇自動把這些分紅再投資,或者手動把部分或者全部分紅買入新的基金股份。

那麽,為什麽中國基金公司發行的QDII基金,比如標普50指數基金513500,卻從來不分紅呢?

首先,這些基金公司利用拿到的外匯額度,把投資者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買入美國公司的股票。因此,基金獲得的分紅也是美元。由於外匯額度算是稀缺資源,因此基金公司希望持有更多的美元資產,而不是把一部分美元換回人民幣。

相反地,這些基金公司會把拿到的美元分紅,買入更多的美股股份,幫助投資者進行了“分紅再投資”。這樣,每股基金股份對應的股票數量就變多了,而基金的價格最終會反映出這個變化。

另外,如果基金公司把美元分紅換成人民幣,並派發給投資者,那麽基金的“美元”規模和人民幣計價的總規模就會變小。在特別看重基金規模的中國基金市場,這種行為也是不明智的。

延伸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台灣的股票也會分紅利,讚居士好文!謝謝分享。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飿崆' 的評論 : “在西方買的中國指數基金反而分紅,股價也沒少漲”

西方發行的中國指數基金,管理費要比中國的指數基金低。而且通常也包括中概股和香港上市的企業,比如阿裏、網易、騰訊、美團等。這些企業的表現,應該要比A股上市企業好。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飿崆' 的評論 : “中國自己的指數基金也不分紅,那點紅大概率被貪汙了”

貪汙倒是不敢吧。也許基金把分紅的一部分作為管理費,其餘換成新的股票股份了。
飿崆 回複 悄悄話 在西方買的中國指數基金反而分紅,股價也沒少漲
飿崆 回複 悄悄話 中國自己的指數基金也不分紅,那點紅大概率被貪汙了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live越精彩' 的評論 : "我深受啟發,盡管現在才開始投資有些遲了"

大部分華裔女性的預期壽命,高達85歲以上。所以,我覺得你應該有足夠的時間投資股票基金。
越live越精彩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居士分享,又學到了新知識。我以前總覺得存銀行定期存款比較保險,不敢投資任何理財產品。讀了您的博文後,我深受啟發,盡管現在才開始投資有些遲了,但是改變思維方式,總比墨守成規要好,哪怕收益隻是比銀行多了一個百分點也值得做出嚐試。再次感謝您分享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我的觀點,分紅相對於growth型基金(或ETF)的複利效應是微不足道的。Value型基金分紅高,但長遠上比growth型基金的財富增長速度差得遠。我甚至不喜歡分紅,它暗示CEO掙點錢不會擴大再生產。”

謝謝分享!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我的觀點,分紅相對於growth型基金(或ETF)的複利效應是微不足道的。Value型基金分紅高,但長遠上比growth型基金的財富增長速度差得遠。我甚至不喜歡分紅,它暗示CEO掙點錢不會擴大再生產。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必須的!你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比如資產的30%,投資一兩隻股票指數基金,持有5年,看看效果。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讓居士忽悠得也想試一試了。。。。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我很久沒有單獨買股票了,都是買基金,每年也是驢打滾"

恭喜!長期持有,享受複利的魔力!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居士又一篇好文,謝謝!我很久沒有單獨買股票了,都是買基金,每年也是驢打滾。我現在隻是求穩,反正一時半會兒也用不著。周末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