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車

男,讀高中趕上文化大革命,回鄉勞動榮獲雅號"老農",當耕讀教師掙"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著再讀研究生學習經濟;參加工作緊密結合本專業,改行不離基礎研究財政;退休之後猶自奮蹄,激勵後輩努力新征程。
正文

紅色日記 派性整黨 6.23-28

(2023-09-18 05:31:08) 下一個

六月二十八日
前兩天,縣廣播站廣播了由兩個公社的貧下中農評論組和縣廣播站評論員合寫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整黨深入發展和三夏大忙之際,階級敵人又跳出來造謠生事,或者在軍隊調動上大做文章,或者說革委會是“派委會”,或者說整黨是“派性整黨”。文章中有句話說,他們歪曲篡改中央十七號文件及中央首長(忘了是誰)的講話,要警惕、鬥爭,雲雲。
無論怎樣掩蓋、狡辯,某某某某部隊在聯合以前至今一直是堅定不移地支持了一派;武裝部撤出支左及移防後,某某某某部隊的基本方針仍然未改。這是明顯的,清隊與整黨中無不表現出來。另一派當然不甘心失敗。據說,中央十七號文件及北大的經驗主要講的是八三四一部隊如何正確對待兩派的事跡。對此,另一派當然抓住不放;而這邊則從來未作過毫不保留的、不折不扣的傳達。
現在,事情很明顯:某某某派是正確者、勝利者、掌權者;而某某派則恰恰相反,是錯誤者、失敗者,某些頭頭成了被整對象、土匪、流寇。若某某某派真是正確者,是無產階級的革命派,是革命路線的代表;某某派是錯誤的、資產階級的、反革命路線的代表,他們各作為勝利者掌權者、失敗者土匪流寇,倒是完全恰當的,是各得其所。但是,當初聯合的共同宣言、聯合的基礎是:兩派都是革命的群眾組織;否則是不應聯合的。若說這話僅僅是為了聯合,聯合以後再壓垮、吃掉,說了的話再吞回去,則是最惡劣的資產階級政客的作風、手法,於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政策策略、於毛澤東思想、於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完全不相容的。
這次合同工的所謂“分配”正屬此類。一派的勇士們蜂湧而至,紛紛當上工人,甚至成為積極分子、骨幹,甚而至於成為領導,正所謂“造反有功,勞苦功高”,“分封諸候”;另一派的則無影無蹤,杳無音信。參軍的某某某來信關切地打聽此事,我不好說,所以遲遲未回信。
另一方麵,就我縣來說,還是某某某派的“能人”多,“文臣武將”很多;某某派比起來好象差得多。兩派聯合以來,某某某派一直占上風,耀武揚威;而另一派卻占下風,窩窩囊囊,甚至流竄在外。這好像也是事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