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車

男,讀高中趕上文化大革命,回鄉勞動榮獲雅號"老農",當耕讀教師掙"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著再讀研究生學習經濟;參加工作緊密結合本專業,改行不離基礎研究財政;退休之後猶自奮蹄,激勵後輩努力新征程。
正文

紅色日記 抬筐修城 8.1-15

(2023-07-30 11:42:35) 下一個

八月二日 星期日

今天一早就被隊長叫去修城,很晚才回來,真把我累得夠嗆。

今天修城是抬筐。以前從來沒抬過,這次咋一抬,肩膀可受不住了,壓得又紅又腫。幹完活,手一摸都疼,難受勁兒就更不用說了。左肩還好一些,因為我平常用左肩;右肩更厲害,一挨扁擔便鑽心地疼,疼得呲牙咧嘴。可是我不顧它,一個勁兒地抬,結果疼痛倒好些了。從這件事中我體會到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是知識分子要勞動化,知識分子必須參加勞動鍛煉;二是“困難象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次是深刻地體會到了。

八月三日 星期一

昨晚上做了個夢,夢見的是白天的勞動,不過對事實有了些誇張。

八月五日 星期三

吃晚飯時下了雨。某某冒雨叫我,讓我再去叫別人,共同去打掃村裏的俱樂部。那幾間房子原來是磨麵房,房頂上布滿蜘蛛網,房梁上積了半寸厚的灰塵,地上積了很厚的一層土麵,牆邊還有一架救火機,兩架軋花機,軋花機下麵還有一堆棉花;旁邊的另一間小屋也是同樣。這些我們都把它們清理了。機器該抬的抬出去,該挪地方的挪了地方;掃了房頂,把廢棉花、垃圾抬出去,地麵上的泥也刮下來。不一刻,屋子變得清爽幹淨多了。團幹部直誇我們能幹。我們身上雖然很髒,但心裏無限歡暢。

在勞動中我認識了十一隊的“地瓜”同誌。他是一個很風趣、愛玩愛鬧的人,年紀大約三十來歲,可還像個孩子;在幹活時他還說笑話,真有意思。在勞動中我感到農民的語言比我們的生動多了,非常有意思,怪不得黨號召即使作家也要和勞動人民結合呢。

八月八日 星期六

昨天參加了稻田拔草的勞動。火盆似的太陽當空照耀,稻田中的積水象燒開了似的燙腳,渾身被汗水浸透了,臉上的汗水直往下淌,還往眼裏流、嘴裏流,一邊拔草一邊還要用嘴噴汗,用手抹汗。從勞動中體會到真正是“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用一顆甚至數顆汗珠換來了。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八月十二日 星期三

昨晚學生和農村知識青年到村裏剛成立的俱樂部(我們前幾天打掃過的)裏開會,村團支書號召大家為俱樂部獻書捐款。我原有兩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次想獻出一本就得了,因為上次獻得已沒剩多少了。後來覺得有點兒拿不出手,今早又找了幾本雜誌和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此我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這本書原是大舅給我的,在我這兒已經放了幾年的時間,對我的幫助很大;這次拿出來一翻,書中那些詞句、情節感到非常親切,因此產生了留戀心情。但又想到,它對我的幫助大,對我村青年的幫助也會大,而且那是對許多人的幫助嗬。人家雷鋒把二百塊錢交給人民公社;我沒別的,難道還舍不得把幾本書交給村裏嗎?況且他們說要好好保存,將來他們自己有了書,還可以送回呢。想到這兒,我感到非常慚愧,再不猶豫,決定把書獻給農村,盡自己的一點義務。

八月十五日 星期六

幾天來時間浪費太多,中午、傍晚都下軍棋,原定當天做的事總做不完。今天訂個小計劃,把要做的事一條一條地寫在紙上,用此來檢查自己的行動。

計劃的內容是:作文一段,學毛選,鋼筆字100個,毛筆字25個,俄語作業,幾何作業。幾何作業題都是從未做過的或做過還不太會的難題,一共8道,可以說是整個課本中的“精華”。但今天下猛力一攻,8道降為5道,攻破3道。我決定不再問老師了,自己好好鑽研;真是“困難象彈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