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四年(十五歲)
六月十二日 星期五
決定從今天起改用新法記日記。
這是這本日記的第一篇。但第一篇就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今天發作文,我一看分數,身子就涼了半截:作文本的封麵上清楚地用紅筆寫的“84”闖入我的眼裏。這時,我的心都涼了,軟綿綿地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起來。
我想:自從某老師任我們的語文教師以來,我的作文與語文成績下降了許多。過去多半是90分以上,偶爾出現個80分的;現在呢,大部分都是80分,70分的也出現了,而90分的出現卻成了偶爾的現象。我想原因大概是這樣的:我思想上產生了驕傲情緒,對語文及作文抓得鬆了。由於大部分課外時間用來學“毛選”,看其他課外書的時間少了,因此課外書看得少了;再一個依我主觀的或許是片麵的甚至是錯誤的見解,就是在老師的問題上。我覺得他不是象黃羊子一樣對事不對人,而是與此相反。那時除他最早、最先認識的某某某外,別人的作文分都不高,同學們對他意見很大,連某某某都說他有偏向。後來他認識的學生多了,對每個學生了解得深刻些了,便對我、某某某等好了起來,於是作文本上出現了96、92的高分數。但我向來不會“溜勾”老師,不會說好聽話,不願受一些和同學們不一樣的“特殊照顧”。有一次他讓我到他屋裏去我沒去;叫我給“礪石”(學校門前大黑板報的名稱,由校學生會主辦)寫稿而我給“前進陣地”(學校院裏另一塊黑板報,由校青年團主辦)的稿子征集發愁而沒寫;有一次他讓我參加語文小組,我因為覺得自己語文方麵不強而表示猶豫時,他便對我不好起來,作文的批語上出現了這樣的字句:“你寫的字雖整齊,但不美觀,也沒有勁”一類,大概這也算刨分的一條吧?我聽了後便力爭“美觀、有力”,可他又說“字太草了,不象樣了”等,真使我不知怎麽辦好。可是他不也說過“字不要寫得草了,隻要整齊就可以”的話嗎?現在他對某某好了,某某也不再說他有偏向了,而對我卻這樣了!一個老師對個同學有了意見,這個同學必然會好不著的。現在我真想放棄語文這門課程。我以前說過的關於恢複和某老師關係的話在這裏宣布作廢。我雖明知此種作法不對,但又沒有別的辦法。以後我對他就是“和平共處”,既不主動和他好,也不單方麵和他決裂。想到這些,我心中是多麽痛苦啊!
六月十三日 星期六
看到上邊的日記,再想自己以前說過的一些話,就會感到自己說得過多,做得很少,真是象一些人說得那樣,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班務處理時間,某老師做了動員報告,晚上晚會的開幕式上,某書記也做了動員報告,內容都是關於這次參加勞動的,讓我們脫掉學生服,換上農民裝,虛心向農民學習,更好地與農民相結合,做一個“毛澤東時代的中學生”,一個鐵漢子。我們要牢記這些話,並體現於行動中。
晚飯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學了謝臣愛民的故事。我覺得這種方法很好,能聯係實際,真正起到鼓舞人心、振奮精神的作用。這種方法應大力提倡才對。
晚上開了晚會,許多班表演了精彩的節目。為了明天的勞動,節目沒演完就散會了。
六月十四日 星期日
吃完早飯,我們按小組分成“班”,又按班站好隊,出發到地裏勞動。
出西城後,站在高處遠望,蔚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幾朵白雲。下邊是一望無際的原野,象一塊綠色的大地毯,其中有的是稻田,有的長著地梨苗(稻田中生長的一種雜草),等著我們去割除;一大片綠色中間,或有小片的水麵,是未插上秧的稻田,等待我們給它們換新裝。一位老農引導我們向勞動的目的地走去。
到了那兒,我們就插起秧來。大家互相囑咐著:“要保證質量!不要貪快!”互相開著玩笑。那邊飛來了高中大同學的快樂的歌聲。田某某、張某某、辛某某不時向那位老農請教說:“我們哪兒幹得不好,請告訴我們一聲,我們好改呀!”
我們插完了這片秧,就到另一邊去“打拉”地。那長著不少的地梨苗,我們就是要拔掉它們。大家也不休息,仍然象剛來時一樣。幹到十一點我們回去為止,共清除了大約二畝多的一塊地。
通過這次勞動,使我感到同學們真是不怕髒不怕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發揚了雷鋒、謝臣精神;田某某對工作很負責任。總之,同學們的勞動積極性與熱情是很高的。
回來的路上,經過我們剛插過秧的那地時,看到我們插的秧有一塊“漂”了,另一位農民正在重插。同學們看到這種情況,紛紛議論起來。大家為農民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與愛護秧苗的精神深深感動,同時也看出自己的缺點——插秧的質量仍然不夠。這對於我們是個極大的教訓。同時農民不直接給我們提意見,說明我們和農民之間仍有隔閡。我們應當主動消除這種隔閡。大家都主張開個會,好好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晚上回來後,老師號召大家寫文章表揚勞動中的好人好事。我特作詩一首,名之曰“田間”:
太陽如炭火,田間似蒸籠。同學汗如雨,手動快如風。
歌聲田中起,笑聲地間升。戒驕又戒燥,請教向老農。
傾刻綠變白,刹間白又青。數質雙雙保,社員讚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