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追著春天的尾巴去釣歪頂(三)

(2025-04-13 00:05:30) 下一個

 

又一次反轉

 

盡管一船四人搏完藍魚後,還是不改初衷,又再次把船駛向貨輪港水域,為上歪頂做最後的努力。可事願與違,除了先前上的其它魚種外,又上了一條稍大些的歪頂,但僅此而已,這與前些年阿雙船釣時一竿能同時勾上五六條大歪丁的盛況相比,魚情有天淵之別,於是隨後也在附近的水域四處尋覓,阿雙也把他所能想到的釣點都試了一遍,除了有時中魚一竿雙飛鱒魚外,魚情也沒有好轉。這樣又忙碌了一陣子,天色已晚,港灣四周也變暗,大夥覺得已經釣滿灰鱒和蘭魚限額,而且又過了兩次拉魚的爽癮,偃旗息鼓,準備打道回府了。

 

(大海航行靠偉大的舵手)

如果是別的釣魚人,這場釣魚之旅估計就是這樣結束了。偏偏老漁民肚子裏還是有些不甘心,不願就此罷休,說是回家途中考慮一下順便去那去年秋天拉大帶魚的墨黑棧橋上去甩甩,哪怕去試試幾分鍾,即使沒魚也無所謂。待船回港,拉出水麵,套上皮卡車,又花了一陣功夫,天已黑,已經是快晚上九點了,考慮到還有幾個小時車程,大夥又想放棄那想法,不去那棧橋了,剛脆直接回家。偏偏又是被鉤起釣歪頂之癮的阿林,在把船拉上後又執意說要去棧橋上試試,否則心有不爽之處,大夥商量後,覺得也不是壞事,沒想到這一試就又是好幾個小時,又是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來到棧橋處,待他們把車船停好後,就匆匆拎上魚具和庫勒登上棧橋。此時棧橋上已經是漆黑一片,入口處餐廳已經打烊無人,但橋上的半途中路燈下看到有不少人在垂釣,經過他們時細心的老漁民發現有人上魚,一看,果然是歪頂,於是心裏暗喜,趕快叫同伴加緊時間就近下竿垂釣。老漁民三下五除二,就近迅速找了個空位,把先前船釣時臨時綁好的有三鉤和3盎司鉛墜的釣組掛上魚竿,又掛上Fishbites切片,急急甩到遠處黑暗中的水域,阿林他們幾個也逐個分散開來行動,開始垂釣起歪頂來。幾分鍾等待後,老漁民的魚竿頂尖處的魚線開始抖動起來,他迅速猛拽魚竿、殺鉤刺魚,中魚搖輪收線時就感覺到是一條不小的魚,待他把魚拉上橋一看,果然是一條身體休長、下巴長根白胡子的大歪頂,白肚皮圓腦袋的魚兒在路燈下紮掙晃動,甚是可愛!

(收竿魚之前已經釣了介麽多歪丁!)

 

老漁民先拔頭籌上的這條魚給大夥帶來了新的驚喜和力量,隧即阿林、阿雙也開始上魚,都是歪頂,最後阿濤用深海船釣釣組也上魚了。接下來的時間裏,大夥都陸陸續續開始上歪丁,但阿濤上魚好像比較慢,於是老漁民建議他換常用的雙勾釣組,於是他自己利索地綁了一個,也開始頻頻上魚。而阿雙卻是在橋上四處試釣,尋找魚窩,時不時拎魚回來放入小庫勒(cooler);熟悉阿雙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漁技好,而且善於觀察,這次他又發現在棧橋外端的一個角落,有一人頻頻上魚,他估量了一下,那人十分鍾之內就能上好幾條魚,於是他也盡量向那個水域拋投,也能上魚,但時不時與那人的線糾纏在一起,有點尷尬,隻得作罷,就在橋上的另外一些位置垂釣。阿林用的則是他國內帶回來的那種有四五個小鉤的釣組,由於鉤多,且有小月光珠子點綴,掛上蝦肉粒,上魚也不少,而且還上了條巨大的鰣魚,著實讓大夥驚諤不已,因為這鰣魚正是上一兩個星期他在Weldon釣到過的,現在這種魚居然遊迴到海邊!

 

 

幾個小時下來,魚情時好時壞,一開始的興奮勁過後,魚情放慢時,大夥有人開始困倦,有人開始建議收竿回家,但是老漁民看了看小庫勒才約莫滿一大半,心裏不太滿意,因為預期目標還沒完成,所以盡管嘴上說隻要大夥都釣到最後一條竿魚就撒退,但實際上大夥都接二連三都釣到了魚,還是磨磨蹭蹭,舍不得離開,舉步維艱,於是又釣了一個時辰,幾人又上了十幾條收竿魚,過程中總算把蝦肉用完,不僅如此,甚至打完所有的子彈後還收不住,阿濤居然還把一條藍魚也片肉作餌,最後庫勒終於滿了,撒退下橋時沉甸甸的、需兩人小心抬著,估計又有十幾二十磅魚,大夥這番騷操作恰恰完美地詮釋了什麽叫“One Last Cast (最後一竿)”這一經典漁林口頭禪!

 

(應讀者要求,對釣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微信聯係作者:TexasCowboy1)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