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聞銘

開這個博客,有感而發,聊中國美國的事,講現代文明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14.3 土地國有的民生主義

(2023-07-03 10:57:30) 下一個

14.3 土地國有化的民生主義

三民主義第三條,是民生主義。民權主義是政治,民生主義是經濟。民生主義第一講,講經濟講馬克思主義。老實說讀了他前麵對貨幣匯兌的奇談怪論,對孫中山講經濟,我的第一反應,是他又要胡說八道了。但是讀下來,完全顛覆了我的預期。孫中山對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和階級鬥爭理論的批判,切中要害。他的見解,當年即使在歐美學界,也能自成一家之言。民生主義第二講,講平均地權節製資本,土地國有化。這兩講,從理論到實踐,都有過人的見解。
按照整個演講的結構,接下來民生主義,應該還有四講,食,衣,住,行,一字一講。所以第三講是一個食字,第四講是一個衣字。但到了衣字就停了,沒講住和行。結果民生主義隻有四講。後來蔣中正狗尾續貂,加了兩講。明明知道孫中山要講住和行,卻去講教育和康樂, 和前麵的四講,沒有邏輯關聯。這省掉的兩講,現在應該讓習近平王滬寧來續,講房地產和高鐵。其實現有的四講,第三講第四講,時過境遷,內容也都過時了。所以這裏我們隻討論民生主義的前兩講。
不過這兩講讀起來,不少地方前後不一致。這大概是因為他的聽眾,有一部分信仰共產主義。孫中山要聯俄聯共,如果直接批判馬克思主義,這些人會起反感。所以他開篇就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至少大家的社會理想,沒有區別。他說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羣眾的生命便是。我現在就是用民生二字,來講外國近百十年來所發生的一個最大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社會問題。故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

他在第二講裏又說

我今天來分別共產主義和民生主義,可以說共產主義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義是共產的實行,所以兩種主義沒有甚麼分別;要分別的,還是在方法。

下麵是第二講的最後一段。他說

我們要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和外國是有相同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要全國人民都可以得安樂,都不致受財產分配不均的痛苦。要不受這種痛苦的意思,就是要共產。所以我們不能說共產主義與民生主義不同。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說法,人民對於國家,不隻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他的民生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孔夫子的大同世界,都沒什麽分別。他說這樣的話,目的是調和國共矛盾,和稀泥的意思。結果是一邊批判馬克思,一邊說共產主義的好話。你要是想說他的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到這兩講裏,很容易找到佐證。也有不少人,說他的三民主義,是抄襲林肯。 林肯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是說美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他曲解一下,三句裏的政府,分別換成了國家,政治,利益。他的話就跟林肯的三民,一點邊都沾不上了。 對這些似是而非和稀泥做宣傳的話,讀的時候不能太頂真。民生主義,具體就兩條。 一條是平均地權節製資本,搞國家資本主義;一條是利用外資振興中國的實業。這兩條都在民生主義第二講裏。什麽是平均地權呢?他說經濟發達了,地價會瘋長,如果土地私有,普羅大眾努力奮鬥創造的社會財富,大部分會被地主們占了,所以趁現在還沒發達,國家應該將土地國有化。土地國有化,能夠把未來經濟發展的成果,從民間轉到國家手裏。
土地國有化,可以用和平贖買的方式來實現。他說

平均地權,一般地主自然是害怕……,不過中國今日沒有那種大地主,一般小地主的權力,還不甚大,現在就來解決,還容易做到。…… 這種辦法是甚麼呢?就是政府照地價收稅和照地價買。

蔣中正的民國政府,先是軍閥混戰,後是抗日,再後來是共產黨,沒有搞土地國有化的條件。 直到退守台灣,才有了平均地權的實踐。共產黨做這個事,農業集體化,直接了當,連贖買都省了。不過對付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也用了點贖買手段。通過土地國有化節製資本,走國家資本主義的路,是民生主義的核心內容。
但是,土地國有化節製資本,隻是第一步。中國要真正解決民生問題,國家要富強,必須借用外國的資本技術人才。他說,

…… 發達資本的門徑,第一是鐵路,第二是工業,第三是礦產。要發達這三種大實業,照我們中國現在的資本學問和經驗,都是做不來的,便不能不靠外國已成的資本。…… 中國現在沒有機器,交通上不過是六七千英裏的鐵路,要能夠敷用,應該要十倍現在的長度,至少要有六七萬英裏,才能敷用。所以不能不借助外資,來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又不能不借用外國有學問經驗的人材,來經營這些實業。

…… 中國的人民比美國多,土地比美國大,美國每年產煤有六萬萬噸,鋼鐵有九千萬噸,中國每年所產的煤鐵,不及美國千分之一,所以要趕快開採礦產,也應該借用外資。其他建造輪船,發展航業,和建設種種工業的大規模工廠,都是非借助外國資本不可。

到了這三種實業都發達了,全體人民,就可以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共享經濟成果。

如果交通、礦產和工業的三種大實業,都是很發達,這三種收入,每年都是很大的。假若是由國家經營,所得的利益歸大家共享,那麼全國人民便得享資本的利,不致受資本的害。

寫到這裏,有沒有人能告訴我,以國有經濟為主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幫助中國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有什麽不一樣?比對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發展,一百年前就有這樣的遠見卓識,真正是讓人想不服都不行。

三民主義和近代中國

摘錄完了,做一個簡短的總結評論。孫中山是天才的政治家行動家,不是理論家。他對西方各國的政治製度,做過係統的研究,在不少地方,有獨到的見解。但是總體上,他對西方現代的社會製度,一知半解,居然連三權分立,分權是為了製衡這樣的基本道理,也沒有弄明白。他的民權主義,要求社會大眾放棄個人自由,讓政府得完全自由,是蔣中正國民黨搞專製獨裁的理論基石。中國如果不搞專製集權,就必然會是任人欺侮的一盤散沙這樣的怪論,遺毒百年,直到今天在中國,都還是深入人心。 他的以西方世界為敵,用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列強對抗的自大仇外的民族主義,更是遺害無窮。說中國貧窮落後,都是帝國主義漢奸買辦害的,帝國主義印紙幣掠奪中國,這樣匪夷所思的謬論,也是他的發明。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總是一小部分人是先知先覺的精英,大部分人是後知後覺的普羅大眾。社會的精英階層,不管做什麽,想成功,必須要有後知後覺的普羅大眾來附和。三民主義救中國,孫中山的辦法,是對社會精英講民族大義,講利人主義,對普羅大眾講救窮發財。他想得到的結果,是一個以民族利益為核心目標,以利人主義為道德規範的精英階層,帶領著一心想發財的社會大眾,共同奮鬥。這樣的精英階層,初起的時候,無權無勢,但是隻要有共同的信仰,有良好的組織,憑著一腔熱血,就能生出大力來,救國救民,富國強兵。

但是,一旦當權,人性的法則,權力的魔咒,會使昔日裏充滿了為民族利益,理想主義而奮鬥犧牲的精英集團,褪變為腐敗墮落,自相殘殺,專製獨裁,一黨獨大的統治集團。國民黨蔣介石是如此,共產黨毛澤東也是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