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難萬險留學夢》 (1)待續

(2023-09-23 15:21:07) 下一個

《千難萬險留學夢》

和很多想移民美國的年輕人比,我很有運氣,能出生在美國大醫院裏,上美國的大學不費難。

媽媽曾經是跟我說:你呱呱墜地時,不知為什麽,從頭到腳遍體通紅。為了舒緩產婦的焦慮,爺爺逗著嬰兒調侃道:‘雲長兄,別來無恙乎?’

以前隻知道爺爺是留美名校博士,在西部航天工業界算是頗有一點聲譽。長大後才知道,我爺爺的留學之路,絕對沒有那麽一帆風順!如是我聞:

爺爺說:我才三歲,父親在逃離日寇統治區時,患上癆病,不治去世。撇下了三兒兩女,大的十三,最小的三歲。一家全靠著隻讀過點私塾的母親打工,典當家裏東西過活。母親看著越過越窮的一家六口,硬著頭皮報考一所會計學校。那年頭識字的人不多,各種生意可天天都需要記賬的,所以會計學校和師範學校還給點生活補貼,兩年畢業後還管介紹工作。

好在媽媽學本事很努力,終於考上一家公司的會計員,掙上固定工資,湊合養活五個小兒女。看著媽媽這樣含辛茹苦地打工,懂事的四個哥哥姐姐學習一個比一個好,個個被名校保送、研究生畢了業,都在大學裏教書,先後從講師升了教授。二哥中間還被保送留蘇,在莫斯科大學跟一位院士做研究,得了博士學位回國,受到劉少奇主席接見。

可是,爺爺我當時仗著在家裏年紀最小,又受寵,壓根就沒想努力。小學上得糊裏胡塗,有空就到田裏抓蛐蛐和小螃蟹玩。一晃,小學畢業考初中,連鋼筆都忘了帶。那時候,發榜是貼在街道的一麵大牆上,學生自己去看有沒考上。找不到就全家出動去看,還是半天也沒找到我的名字。媽媽當時就哭了:“崽啊,你這麽又瘦又弱,到工廠當學徒,恐怕沒師傅肯要,現在連初中都考不上,以後怎麽辦?”

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小姐姐又去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居然在最不起眼的一所從小學剛改的中學名下,找到了弟弟的名字!我根本沒報考這所中學,不知怎的,可能成績太差,別的學校不要,愣給塞到那裏去了。於是一家大小轉悲為樂,總算弟弟有地方要,好壞就是它了!

一到這學校,原來,老師都是七拚八湊弄來的,教的馬馬虎虎。同學呢?基本上是別的學校不要的,天天打架、欺負小同學是家常便飯。印象最差的是:我們初一班主任正在教課,忽然衝進來一位大媽,扭著老師的耳朵,把他拉到校長辦公室。要校長評評理,不許他在外搞二奶!同學們當然就一哄而散,‘放羊’去了。。。

初中三年就這麽過去了,眼看又要統考高中了。如果再升入這一類誤人子弟的學校,天天受大同學霸淩,還不如不上。這時我也長大了些,也想明白了:如果不好好考,免不了前路坎坷,大大的不妙!靠這幫老師肯定不行,於是,下工夫搜羅各種複習材料、書籍,從頭自學起、天天做題、弄懂原理、應用。。。考試當天,數學頭腦還算清醒,中午在小店胡亂吃了碗麵條,又投入下午的化學、語文考試。發榜了,全校就我一個考上最好的一家省重點高中,還是住校。

家裏沒人想到會是這樣,媽媽又發愁了:住校?離家很遠、這還不算,家裏沒有餘錢給我多買一份鋪的、蓋的、臉盤、蚊帳等等。當初大姐到北京讀研究生,買不起棉大衣,媽媽隻好把自己身上毛衣脫了下來塞到她包裏,怕她冷得受不了。那年頭剛打完‘抗美援朝,’國庫錢早為保全金家王朝花光了,於是想到了一計,搞所謂’公私合營,一古腦兒‘把私營資本全撈進國家的大口袋裏救急。實際上全國上下,除了高幹和他們的子弟,一般百姓都很窮,家徒四壁。媽媽隻好把家裏舊衣物拚湊一下給了這上學的崽。

和許多同學們一樣,以為上了好學校,一切都會好起來。還是太幼稚了:這學校在郊區,本來空氣極好。解放後一窩蜂大搞工業化,後麵建了一個大型水泥廠,不太遠處還有一個火力發電廠,天天往大氣排放大量似水泥非水泥的塵粒,煤灰。學校屋頂鋪了很厚一層,幾年下來,我們的肺泡裏,就不知吸進了多少。

好在班裏同學素質不錯,一心向上,霸淩的事很少發生。有一點家長們可沒想到:這裏護校河上長滿了水浮蓮,水下大量滋生毒蚊子,一到黃昏就已經極其猖獗,隔著衣服都能吸血。晚自習最慘,兩條腿要不停擺動,一停下來,蚊子馬上叮住不放。好不容易自習完了,回到宿舍硬板床上睡覺,又輪到臭蟲紛紛出動吸血,蚊子也想法子偷偷鑽進蚊帳裏叮咬。一覺醒來,把已經吃飽飛不動的蚊子從蚊帳上捏死,人人的蚊帳上都是血跡斑斑。而臭蟲早就在學校的板床縫裏躲起來,慢慢消化你的血。真不知道以前曆屆學生是怎樣熬過來的?我們睡的就是他們的床。

血損失了不得靠營養來補?當時學生一個月夥食費標準是8元人民幣,可想而知,營養能好到哪裏去?早飯是白粥、鹹菜,中、晚飯八人一桌,三碟青菜,隻有一碟裏有寥寥幾薄片半肥瘦的豬肉。一人立即夾去一片,動手慢了就沒了。因為是最好的中學,同學中高幹子弟不少,周六汽車接了回家趕緊補養,平民百姓回了家比學校好不了哪裏去。高一班主任是個善良的前化學工程師,他把班上兩個年紀最小又個子最矮的找了去訓話,說:你們要貫徹毛主席號召,多參加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我當時很受感動,但又擔心八塊錢的夥食已經吃不飽,運動量大了怎麽辦?後來幸虧參加了一個業餘少年體育學校,有時可以去隔壁專業運動員食堂,蹭一碗他們吃剩的排骨湯喝,廚工一看是幾個小孩,也不計較。別看,這湯裏還有點肉末骨渣剩餘,就靠這點蛋白質和鈣,加上常常運動,到高中畢業時 我長高多了,體格也壯實了不少。為後來艱苦的大學生活打下些基礎。

名牌高中的優點之一,是考大學幾乎90%錄取。何況爺爺我是班裏最好的學生之一。私下曾經擔心過同班一個男同學,學習很差,是原南海艦隊司令、現任市長的兒子,中學入學時恐怕考分就高不了。然而,他入名校卻不是問題。可見所謂‘新社會’被嚴格把控的分數線,原來是活的,沒有什麽人人平等可言,級別差一點就差好遠。不但人人被劃分了不同升學、政治、提幹。。。等等待遇的階級成分,幹部本身分成25級,所謂人人平等的‘新社會’, 其實其等級製度比舊社會、封建王朝還要森嚴。(1950年實行從總理到勤雜工的25級工資製,最高人民幣358.70元,最低為人民幣12.66元,相差28.33倍。1955年,又改為30級工資製。北京地區的最低工資為人民幣20.88元,最高是毛主席,1級,人民幣649.06元,相差31.1倍。大學畢業從1950-1979,一律隻有55元/月,24級。1959-1979近二十年沒升工資,都隻有55元。絕對應該算無產階級。而期間,毛主席著作多次風行全國,其稿費起碼超過6億元人民幣,是他和家屬工資外的合法收入。他和高幹們還享受大量特權和特供,個人別墅、個人醫療團隊,而他們卻才算是‘無產階級’的先進代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空軍上將' 的評論 : 閣下喜歡博覽群書,是否看過一部佳作,叫做《往事未必如煙》?
空軍上將 回複 悄悄話 往事如風,悄然而去,留下的隻有那一抹淡淡的回憶,仿佛在時光的長河中流淌,如煙如夢。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往事,那些曾經的故事、曾經的痛苦、曾經的歡樂,都深深地刻在心底,如今已然隨著歲月的推移而模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