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對西方偽史論有很多的爭論。由此想到,西方一直有觀點在否認中國夏朝的存在。國內也有很多專家也支持這樣的觀點。我在Youtube上看到許知遠對考古專家許宏的采訪,他們也是否認夏朝的存在的。而且他們否認夏朝的時候,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隻有否定自己,才是有道德有良知的。
我看到很多網友否認夏的存在,是因為他們認為夏隻是一個部落,不是王朝。他們這樣做是在配合某些人玩一個文字遊戲,達到否認中華民族曆史的目的。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怎麽會知道2000年後西方國家對於王朝的定義?他稱那個時期為夏,有什麽不對?西方人否定夏朝的依據是夏沒有文字記載,說夏不是王朝而是部落,通過這種說法徹底否定夏。但中國人肯定有夏是因為考古發掘的證據,即二裏頭的商代之前的城廓遺址。說明在商朝之前,二裏頭地區是有文明存在的。但某些人又堅稱,二裏頭隻能叫先商,不能叫夏。但是先商並不是一個朝代或古國的名字啊,為什麽一定不能將那個古國叫做夏呢?司馬遷等史官是根據前人的說法叫那個時代為夏,為什麽不可以呢?
實際上那個時期,是王朝還是古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證明了商朝之前,在中華大地商就有文明存在,證明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而否認夏的存在,就在說法上,將中華文明打斷了。
包括許知遠和許宏等人在內的一些人認為,我們刻意去證明夏的存在,是民粹主義的表現,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曆史而去找依據,不是一種客觀的態度。但也不能為了避免民粹思想,去刻意否定客觀的考古證據啊。同時,他們這些人還認為,刻意去肯定夏的存在,是符合了中共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民族探源工程,肯定夏的存在,就是支持中共。但也不能因為反共,連中華民族都否定啊。中華民族的曆史問題,是遠遠超於黨派問題的。
你自己看看,你打了引號的句子,是不是我的原話?
更正和補充: 上一貼因為隻看了開始的2分鍾:”最早的中國在哪裏?中國何時成為中國?中國何以成為中國?… 這邊是中關村,那邊是紫禁城…” . 本是奔考古和夏朝去的,但開頭的這兩分鍾讓我入不了戲。
看完1小時13分鍾的的完整視頻,原來前麵2分鍾的開頭和結尾(1小時03分以後)是互相呼應的;
感覺許宏個人的考古理念是開放的,發展的,麵向未來的,不斷提高並增添新內容的;
敘述中不但有很多二裏頭挖掘和考古的實例,還有合理和合邏輯的推測和推演;
敘述沒有孤立機械的研究二裏頭和夏朝,而是上下左右相聯係的分析;
感到全視頻中涉及到的考古,曆史,人文,說的都是它們的自然屬性,沒有感到是站在政治和政黨的角度和立場來敘述;
視頻中幾處的闡述很精彩,挺好看的視頻。
——-
方玉 2025-07-29 13:08:27 樓主在文中發表的自己的觀點,我不評論也不參加,因為樓主一貫是這個way.
樓主的文章似是因油管上許知遠對話許宏而引發,了解出處,既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了解樓主的看法。
在油管上search了許知遠對話許宏和中國夏朝, 出現了幾個視頻,其中最貼近樓主討論的視頻之一是這個:《【十三邀 第二季】第9期:許知遠對話許宏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7gFoxz5OE
看了一點兒,二許自我感覺真好(裏外透著學識淵博,又幽默又高深的那種),調侃古今中外,話題怎麽煽呼怎麽來, 看看就知道了:)
夏是中華民族史上的一部分。 出土的文物“有城、有青銅、有等級製度”。 叫什麽是不同的學術觀點。 說到底,中國人到了美國,也還是一個Chinese, 有什麽可罵中華民族的。 還不是在這裏打中文,說中文, 晚上估計還是吃中餐? 嗬嗬。 中華民族的朝代曆史是多少年,都不影響這裏發言的都是 Chinese。
樓主的文章似是因油管上許知遠對話許宏而引發,了解出處,既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了解樓主的看法。
在油管上search了許知遠對話許宏和中國夏朝, 出現了幾個視頻,其中最貼近樓主討論的視頻之一是這個:《【十三邀 第二季】第9期:許知遠對話許宏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7gFoxz5OE
看了一點兒,二許自我感覺真好(裏外透著學識淵博,又幽默又高深的那種),調侃古今中外,話題怎麽煽呼怎麽來, 看看就知道了:)
有的人是既得利益者,當然會那麽去想,絕大多數被訓練成那樣的思維。
”甲骨文(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200年)**中已有“國”字的雛形,但含義與後來的“國家”略有不同,常用於表示軍事防禦或武力控製的區域。“, @cn_abcd'
古希臘與羅馬時期(公元前 8 世紀 – 公元 5 世紀)
存在城邦(如雅典、斯巴達)和共和國/帝國(如羅馬),但沒有現代民族國家概念。
政治實體是圍繞城市、公民身份、法律而非“民族認同”建立的。
羅馬帝國雖強大,但更像**多民族帝國(empire)**而非“國家”。
==“是不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認知裏,"朝"是大於"國"的,"朝"代表正統,統治中心.所以才有宋朝,西夏國”
還有人扯到意識形態上麵去了。 “變成民族情緒或政治立場的象征”。
一條貫穿古代中國與現代的語言、文字、哲學、禮儀和治國方略的連續脈絡。
我現在才明白這個“西史辨偽”的意思。。。 也才知道了有人不認可“中華民族”這個詞, 那就叫自己 “Chinese” 好了, 你不叫, 西方人也會這麽叫你, 要不去換臉? 自己的後代也換臉?
良渚古城遺址是5000年前的東西,雖然還沒有發現文字和青銅器,但出土大量製作精美的玉器,古城池範圍巨大,並配套複雜的大型水利工程係統。
關於西方偽史的爭論,其實曆史當然可以質疑,況且一些流傳很廣的東西確實有可讓人質疑的地方,叫做合理懷疑吧。比如相傳亞裏士多德著作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字。而兩千多年以前,真有人能寫這麽大量的東西嗎?兩千多年前有支持這種巨量寫作的紙類媒介嗎?
現在中國網民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的也越來越多,因為發現載人登月就算以現在的先進技術,也是極難極難的事情。以當年幾乎什麽都靠手工操作的條件,能能完成嗎?
中國這個“國”概念寫入史冊, 是康熙王朝1690年和俄國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提到“大清國”。 在政治上, 中國要感謝俄國的這一點, 不然連個“國”都不是, WIKI 說日本正式稱自己為“日本國”也是二戰後的事, 以前就是不同的寫法“日本”, 唐朝時稱其為“倭國”,日本曆史上也這樣稱過自己。
=====
是不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認知裏,"朝"是大於"國"的,"朝"代表正統,統治中心.所以才有宋朝,西夏國
中國甲骨文從商代開始,因此可以推測夏朝即使存在也不會有文字留下。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97%A5%E6%9C%AC%E7%9A%84%E5%90%8D%E7%A8%B1#%E5%BC%95%E7%94%A8
不明白你引用的話,來自哪裏。如果是你自己的理解,請將引號去掉。
謝謝。
謝謝您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