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紅書引發的思考

(2025-01-15 19:33:27) 下一個

今天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一篇長文,是一個美籍華人的博主寫的。我轉述如下:

對於TikTok用戶大量湧入小紅書這事感受最不好的,大部分是我們這些在海外生活的國人。

我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種族和國籍得到過任何優待,我們一路求學求職都要克服因為國籍所以程序難上加難的重重挑戰、我們持續打破環境對亞裔/華裔/大陸人的諸多刻板印象、用白人十倍的努力獲得白人出生就有的選擇自由。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國籍而獲得過瞬間友好熱情的關注,更多是“Oh just another Chinese”的寡淡,有時還會是意味深長的敵意。

作為海外摸爬滾打多年的mainlander, 我們都目睹過自稱“I’m Chinese”和“I’m Japanese”帶來的不同反應。我們都明白以世界為平台的privileges人種排序裏,白人和黑人的衝突占據大部分的注意力,亞裔的struggles甚至連學術研究量都少得可憐。我們mainland Chinese woman,性別+種族+國籍buff疊滿,在各方麵都會因為身份受阻(雖然還有大陸男墊底)。

TikTok refugees湧入小紅書,讓很多海外華人難受,就是因為我們非常清楚:如果我們反過來做同樣的事,如果我們跑去IG大開貼用中文說美國人你們好呀我是長沙人你們想問我什麽都可以~並附自拍短視頻一段,會得到什麽。我們太清楚了。

絕大概率是:沒人會理你。
如果有人理了,大概是這兩種情況:
女的得到:hey hottie you wanna taste some ?
男的得到:go back to your country

像紅書上的TikTok refugees一樣說著自己的語言、發著沒什麽內容的短視頻、自曝身份就得到成千上萬的友好評論互動和關注?

這現象對海外華人來說就像是比白人更努力工作了一天後突然得到一記“你看我們白人的日子就是這麽輕鬆”的耳光。

尤其是看到在這一場網民大遷徙中,順直白男賬號再一次獲得最多的關注和追捧,其次是白女、黑男、黑女、亞女、亞男。同樣是美國人, straight white American male比Asian American female要受歡迎得多。這在我們海外華人眼裏,就是:怎麽我白天剛麵對完白男privilege, 晚上刷個國區內容平台放鬆一下居然還要再看到白男privilege?

這能不煩躁嗎?能不無語嗎?

我非常非常理解這份心情,我也是因此煩躁和無語的一員,我的無語甚至比多數因此不適的海外國人更重,因為我賊他大爺討厭短視頻這個內容形式,TikTok refugees的湧入對我來說不隻是white privilege的大表演,更是又一次短視頻驅逐圖文內容的大攻擊。

但是。
但是。
但是。

在這份煩躁和無語中,我也有一絲絲自省,希望和與我一樣因此事不適的海外國人分享。

我們能產生上文中我提到的一切感受和體驗,均來自我們相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已經具有的privilege。

14億人裏,有11.7億國人從來沒有出過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也從來沒有成熟的可以與外國網友及時交流的平台(短暫存在過的都死了)。

人與人的憎恨,生長在互不交流的兩方水土中。唯一的主流信息渠道是誰都逮著對方的黑點無限放大的媒體。隻說一種語言的,誰看的都不是real news,誰了解的都不是真實的世界。

TikTok refugees的湧入,至少從目前來看,給從來沒出過國也沒和真實外國人交流過的大部分國人帶來了一個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的窗口。

我看到不少美國女性藝術家在介紹自己的藝術作品,評論感歎原來世間還有這樣的美。

我看到平時我已經見習慣了的女性CrossFit運動員在發自己的訓練視頻,評論感歎女性的肌肉竟然強壯到這樣。

我也看到中部的農場主分享自己家的牛羊狗貓和安靜牧草地,這不同於網上搜索的“可愛小動物”的內容,這種即時性增添了內容的真實感,比搜索來的可愛小動物圖片更親切,短暫治愈著在大陸城市的鋼筋水泥中打工人勞累的心。

我還看到很多網友人生頭一回地開始嚐試用英語與人聊天,因為在此之前她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外國人。

縱使在我們海外國人眼裏,這一趟烏泱泱的遷徙將我們日常麵對的white privilege再一次盡顯,我們產生許多對種族偏見、文化殖民、語言權力等等課題的反思。這些反思依舊必要,也將會是我們長久的課題,但也希望在思考這些的同時意識到:能用雙語思考,能以多國生活經驗為基礎產生著眼於世界的思考,這本身也是一種privilege.

作為在海外生活的國人,我們依舊要麵對自己的identity struggles,白人在小紅書起號如此輕鬆的諷刺讓人感到不適不假,但也要看到:對於大部分同胞,能夠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能夠有交流的機會,能有地方鍛煉英語,是好事。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小紅書的事情,但也反應了大多數海外華人的心態,而且觸碰了一個非常敏感的地方,那就是海外華人,是否受到歧視。

因為我一直都是在職場打拚,我是深深感受到這種歧視的。當然,每次我在文學城提到這個事情,馬上就會有正直而有良知的網友指出,那不是美國的問題,而是我個人的問題。是我個人有問題才被歧視,錯的是我自己。他們在美國的職場上,就從來沒有感受到被歧視。

可能是這樣的,但我也是人啊。他們比我優秀,所以沒有被歧視。我不那麽優秀,被歧視了,難道還不能說嗎?

華人越做到高層,這樣的歧視越明顯。如果一個華人的工作,僅僅是在超市裏麵幫忙擺擺商品,掙一小時幾十美金的勞務費,可能反而不會感覺有歧視。因為那樣的工作,沒有人同他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網友的留言。我自己寫的這篇博客,我自己忘記看了。對很多很好的留言都沒有及時回複,在此一並謝謝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渥太華鬱金香' 的評論 : 謝謝認同我的觀點!我投資了些中國股票ETF後,對於WXC平台上所謂投資大V們的“擔憂”和冷嘲熱諷,我是嗤之以鼻的。在我看來,那些所謂的高端評論者對中國經濟的負麵預測隻是徒勞,因為曆史的車輪始終滾滾向前,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充滿信心。
新燕山夜話 回複 悄悄話 國內那些“公知”“帶路黨”們,利用多數中國人沒有身臨美國的機會,用謊言在普通中國百姓中,打造了一個地上神國。正是美國人大量湧入小紅書,從普通人的視角,讓中國民眾感受到了真實的美國,知道了很多美國人也在為生活辛苦的奔波著,知道了美國昂貴的醫療費和大學學費,也會被剝奪他們使用社交媒體(例如TicTok)的權利,當然還有美國其它社會問題。

虛幻的神國,從普通美國人的直白話語當中,在中國百姓的心中轟然垮掉。某些美國“高華”虛假的高傲,也被撕得一幹二淨。中美兩國的普通民眾直接交流,都會感到對方並非像某些政客們塑造的那樣,或者“青麵獠牙”或者”萎靡不振“。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渥太華鬱金香' 的評論 : 小紅書確實比城裏幹淨多了,在XHS上尋找自助遊旅遊信息特別方便非常實用,我去歐洲南美迪拜日韓旅遊都是在小紅書上攻略的,那裏沒那麽多陰陽怪氣心態不正常的人。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我國內朋友說小紅書概念股猛漲,她知道我為什麽一直給她推小紅書了。你回國過年啊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我國內朋友說小紅書概念股猛漲,她知道我為什麽一直給她推小紅書了。你回國過年啊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小紅書是無政治色彩的,也不是有錢人用的,我看到的用小紅書的幾乎都是一些小白領女孩子。城中反中蛆硬顛倒黑白說些與事實不符的話。要麽就是不了解要麽就是失智,得了老年癡呆症了!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 我現在國內, 根本沒人提小紅書的事。 都是海外的各種評, 我就不懂了, 這些人在海外的就那麽急不可耐滴出來洗地,玻璃心啊。 見怪不怪, 其怪自敗。 那麽信心滿滿,就等著中共垮台嘛。”物質決定意識!城中的反共蛆都是生活Loser!生活壓力大!經濟上不寬裕!在國外要還房貸,在國內無房子無股票,一心盼著中國崩潰,這些反中蛆心態不穩定和焦慮情緒失控,以罵中求上熱點,吸引固定眼球做不花錢的消遣,順便發泄自己背井離鄉苦了一輩子卻不如國內老同學的怨氣罷啦!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 不過我也必須說, 真正的白人精英, 受過高等教育的, 並不是人種歧視。 他們開始隻是不太信任中國人能幹得和他們一樣好, 甚至比他們還好。 ”+1 我畢業時我的教授就給我一個人推薦了工作,讀書期間、白人同學與我的論文觀點不同,提出抗議讓教授當範文的我的文章下架,我教授說我有權力陳述自己的觀點,他們沒權力下架我的文,他們可以選擇自己離開課堂……後來我們在教授家聚會,我怕狗,教授就讓她老公把狗拴在狗窩裏……我的一個白人同學和我一起讀書時搞罷課的,他畢業後一直擔任高官,至今他隻要來我的城市就會和我一起吃頓飯或喝一杯咖啡。還有一個白人畫家,他是一個世家公子,也會邀我去他參展的畫廊賞畫……我們同鄉會的同鄉大姐的女兒嫁了一個美國公司的CEO,白人女婿很孝順嶽父嶽母的……高素質的白人精英真的很具有人文精神和紳士風度的。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 回複 '渥太華鬱金香' 的評論 : 非常有道理。 來到美國, 有了工作房子車子,覺得美國是天堂。 這樣的人很多。
==“城裏許多出生於農村或鄉僻小鎮家庭的中國人,他們對於歧視是不敏感的,他們離開中國的時候是以填飽肚子和味覺來感受的!如果能有機會多回中國看看,可以考慮退休後半年呆在中國吧!”這些人也不是老留中的精英,在國外沒有體麵工作,一直工作不穩定,年近古稀之年還在工作,且冒著大雪從一個城市跑到另一個城市討生活,根本處於邊緣狀態,與國內比起來,快七十歲的退休老人正忙著各種各樣花樣繁多的娛樂活動呢!我的國內朋友們都很講究生活品質和休閑娛樂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不過我也必須說, 真正的白人精英, 受過高等教育的, 並不是人種歧視。 他們開始隻是不太信任中國人能幹得和他們一樣好, 甚至比他們還好。 我們的英文又沒有人家純正, 人家說什麽小時看過的電影追過的歌星我們也不能體會人家的感受。

隻要你展示真正的實力, 是能為自己贏來別人的喜歡的。

就比如比如博主, 經常說什麽國內演員作家之類的事情, 連我都不感興趣。 顯然在職場也是沒有融入西方文化的。 你被排除出人家的小圈子, 不能說人家歧視你。 人家隻是對你的一套沒興趣罷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隻有真正混職場,周圍都是美國白人, 且做到管理層, 現在還在做的人, 會有這個感受。 一些老留, 早就不工作了; 混在中國人圈, 誰歧視誰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現在國內, 根本沒人提小紅書的事。 都是海外的各種評, 我就不懂了, 這些人在海外的就那麽急不可耐滴出來洗地,玻璃心啊。 見怪不怪, 其怪自敗。 那麽信心滿滿,就等著中共垮台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然後突然發現人家國內沒出來的同學朋友也生活得挺好, 出國的優越感喪失, 各種噴。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渥太華鬱金香' 的評論 : 非常有道理。 來到美國, 有了工作房子車子,覺得美國是天堂。 這樣的人很多。
==“城裏許多出生於農村或鄉僻小鎮家庭的中國人,他們對於歧視是不敏感的,他們離開中國的時候是以填飽肚子和味覺來感受的!如果能有機會多回中國看看,可以考慮退休後半年呆在中國吧!”
南山烏鴉 回複 悄悄話 嗬嗬,現在中共開動宣傳馬達為小紅書造勢。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城裏許多出生於農村或鄉僻小鎮家庭的中國人,他們對於歧視是不敏感的,他們離開中國的時候是以填飽肚子和味覺來感受的!如果能有機會多回中國看看,可以考慮退休後半年呆在中國吧!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歧視肯定存在的!我讀法語大學時,我的一個金發碧眼的中老年女教授特別不友善,直到有一次她的腳抽筋,坐第一排的我想都沒想就過去幫她揉捏,直到她好起來為止!從此她對我很好!我的娃爹做教授的時候,他同辦公室的同事,一個白老頭教授竟然處處刁難和使壞的,娃爹是那種隱忍和溫良恭謙讓的人,我可不是好惹的!我就想方設法懟回去,而且因為我和校長夫人是“閨蜜” 在跳舞俱樂部消磨時光的時候就告狀……這才讓白老頭收斂了不少。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今年夏天我家寶寶去了中國,買了中國的手機(讓她對中文有興趣),小紅書直接在手機上,寶寶直接用小紅書吃喝玩樂!昨天她一覺醒來發現小紅書上全部是英語的留言,她以為拿錯了手機(她另一個手機是蘋果手機)。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同意康康的見解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這裏有人把不同人種之間的歧視和同種族內部的歧視混為一談,這其實是兩回事。我們為什麽特別強調反對種族歧視呢?因為這涉及曆史遺留的問題和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不同人種的歧視,不光會破壞社會的和諧,還容易形成係統性的壓迫,讓一些群體一直受限製,連翻身的機會都很難。比如,殖民曆史帶來的創傷,到現在都還在影響世界。而同種族內部的歧視,更多是跟文化,性別或階層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影響通常比較局部。重點反對種族歧視,是希望大家正視這些更深,更廣的問題,推動社會真正的平等和尊重,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祁連山 回複 悄悄話 人工智能反駁大號螞蟻:

1. “種族差異是極次要的表現”
反駁:種族差異在美國社會中並非“次要表現”,而是顯著影響社會待遇的因素之一。

種族歧視的係統性存在: 大量研究和統計數據表明,在教育、就業、住房、司法等領域,美國社會存在種族歧視。例如:
黑人和拉丁裔在就業市場中往往麵臨更高的失業率,即使擁有相似的學曆和經驗。
在刑事司法係統中,黑人被判刑的可能性顯著高於白人。
種族差異根植於曆史: 美國曆史上經曆了奴隸製、種族隔離政策和民權運動。這些曆史問題並未徹底解決,而是以隱性的方式繼續影響今天的社會結構。

2. “根本上是美國文明水平和中國文明的差距”
反駁:將社會待遇的差異歸因於“文明水平差距”是以偏概全,且忽視了具體曆史、社會和文化背景的複雜性。

文明水平的定義問題: 文明水平並非一個絕對或單一的標準。中國和美國在文化、經濟、社會組織方式上各有特色,不能簡單比較誰“更文明”。
如果以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等指標衡量,中國在許多領域(如高鐵、5G技術)已居世界前列。
如果以人文曆史和文化傳承衡量,中國擁有數千年的文明積澱,美國作為一個較年輕的國家無法直接相比。
製度與社會問題獨立於“文明水平”:
在美國存在的種族問題,與其“文明水平”並無直接因果關係,而是其曆史和社會製度的產物。
中國的社會問題也更多是由經濟發展階段、政策、曆史條件等決定,而非簡單歸因於“文明水平”。

3. “在美國的實際待遇作為普通公民而言,並無多少差距”
反駁:大量事實表明,不同種族在美國的待遇差距非常顯著。

經濟差距: 根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
白人家庭的中位收入遠高於黑人和拉丁裔家庭。黑人家庭的財富僅為白人家庭的約15%-20%。
教育差距: 少數族裔學生進入優質學校的機會較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直接影響了代際發展。
健康差距: 少數族裔在醫療保健上的資源獲得率低,壽命和健康狀況普遍較差。
就業歧視: 實驗表明,帶有白人名字的簡曆更容易被邀請麵試,即使其他條件相同。

4. “美國的文明水平是白人為主體創造的”
反駁:美國的文明並非單一族群的貢獻,而是多族裔共同努力的結果。

多元貢獻:
美國的科技創新和文化成就中,少數族裔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亞裔科學家在科技領域的卓越表現,非裔藝術家對音樂和電影行業的深遠影響。
原住民、黑人以及其他族裔在美國曆史上的付出和貢獻不容忽視。白人種族的“主體”地位更多是因為曆史上的不平等分配。
忽視多族裔貢獻是曆史偏見: 將文明成果歸功於單一族群是對其他族裔曆史和成就的抹殺。

5. “中國的文明水平也是中國人民的水平”
反駁:中國的“文明水平”是動態發展的,且文明並非單一國民的表現,而是複雜的社會結構和曆史文化成果的體現。

現代化發展: 中國的經濟崛起、科技進步和國際影響力提升,顯示了“文明水平”不亞於其他國家。
人民素質與製度環境: 社會問題並非簡單反映人民素質,而是政策、經濟條件和製度設計的綜合結果。例如,中國近年來在環境保護和扶貧方麵的成就,證明製度優化可以帶來社會整體水平的提升。
6. “即便有待遇差距,也是某種必然”
反駁:將待遇差距合理化忽視了問題的根本原因,並且阻礙社會進步。

社會差距並非天然存在:
差距的存在往往源於曆史上的不平等政策和現行製度的不公正。例如,美國少數族裔待遇的差距與種族歧視相關,而非他們個人的不足。
必然性論調是對問題的逃避:
將差距視為“必然”,是在為現有的不公平現象開脫。社會進步的意義在於承認並努力縮小這些差距,而不是合理化它們的存在。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捧著這麽一顆敏感的心行走江湖,真不容易啊,不論這位中國女性生活在美國還是中國,一定會異常痛苦。歧視在人類社會到處存在,難道她在中國不受這樣或那樣的歧視嗎?即便是美國的白人男性,他們也有一大堆自己受到歧視的感受,比如DEI一類的政策使得他們無法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無法得到自己完全勝任的工作。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種族差異是極次要的表現。根本上是美國文明水平和中國文明的差距。在中國受歡迎程度更多是中國人認知的反應。在美國的實際待遇作為普通公民而言,並無多少差距。而且也是有好有壞的差距,多數是個人行為造成的差距。甚至可以這麽說,美國的文明水平是白人為主體創造的。而中國的文明水平也是中國人民的水平。所以即便有待遇差距,也是某種必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