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肖飛與董襲瑩其實沒有那麽壞

(2025-05-12 00:38:45) 下一個

聽說董襲瑩在溫哥華待產。希望她安心養胎,順利生產。

剛在網上看到一篇批評肖飛的文章,說肖飛缺乏醫德。我認為肖飛在個人生活上的確是有問題,但是醫德上的問題,還真談不上。培養一個好醫生不容易,希望能夠給肖飛拿回手術刀的機會。

很多人對醫德有誤解,認為不收紅包等,就是醫德。其實,醫術才是最基本的醫德。一個醫學書十多年的含辛茹苦,成為以為合格的醫生,掌握了治病救人的本領,這才是真正的醫德。那些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思進取卻占著醫生位置的人,才是真正的缺乏醫德。

大家說肖飛缺乏醫德,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手術台上涼了患者40分鍾。在主刀醫生與護士發生了激烈爭吵的情況下,主刀醫生暫時離開,緩解情緒,這是有必要的。相反,一邊生氣一邊做手術,才是危險的。而手術室的護士,不顧主刀醫生的情緒,同主刀醫生爭吵,也是不對的。即使主刀醫生再錯,為了手術台上的患者,也應該忍一忍。

因為我是外科醫生,是深有體會的。我年輕的時候,是在手術室護士的罵聲中成長的。年輕醫生的手術,不是上級醫生教會的,都是手術室護士教會的。教科書上沒有教你怎麽做手術,剛進手術室的時候,的確是一片茫然。

董小姐估計也是被罵急了,沒忍住。她可能不知道手術室的規矩。護士就是那麽厲害。

我當年當醫生的時候,護士的地位是比醫生高的。工資差距不大,但護士的獎金要高很多,所以護士的收入比醫生高,自然也就看不起醫生了。

有一次我看到護士發獎金,就問護士長,你們的獎金比醫生高多了啊。護士長瞪了我一眼:你們還靠這個?

董小姐可能沒有熟悉手術室的規矩,在手術室,被護士罵是很常見的。你告到護理部也沒有用,沒有人會向著醫生。適應了,就好了。

也有人質疑4+4的問題。4年的醫學學習,實際上是夠了,關鍵是要4年後的實踐經驗。協和的學生,有最好的實踐機會,他們成長速度是可以更快一些。手術這樣的事情,就是一個手藝活,沒有那麽神聖。我的老師是當年醫院手術最棒的醫生,他說:一個腦子靈光一點的鉗工,他帶三個月,手術就可以做得很好。這個沒有什麽特別巧的。我前麵的博文也說過,在醫療係統,會做手術,或手術做得好,根本就不算啥本事。若幹年後,最笨的人,手術水平也同最聰明的差不多。

我讀大學的時候,我的一位兄長同我聊天。我問他,我再大學裏麵要學什麽。兄長說,你在大學裏麵什麽都不用學,學好英文就可以了。現在回過頭來看,的確如此。現在用到的東西,除了英文,其他的都沒有用。我對這位兄長一直很感激。可惜他後來因為醫療腐敗被雙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加州laoren' 的評論 :
謝謝您的回複和友善的評論。
因為我自己也是從手術室出來的,所以有些同情肖飛和董襲瑩。
有時候巡回護士的提醒是善意的,但是可能態度並不好。有一次我手術的時候同一個護士開了一句玩笑,她就將生理鹽水潑到我身上。有時候遞止血鉗的時候,狠狠的往醫生手上打。手術室的年輕醫生在護士麵前是沒有地位的。
當然,年輕醫生的手術,很多時候都是護士教的。她們雖然沒有做過,但是見得多。
加州laore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我當然知道培養一個好醫生不容易,也沒有必要毀掉他。問題是他的所作所為毀掉了自己。
董襲瑩如果努力的話,是可以成為一個好醫生。但是她走捷徑,為了一個她人好意的提醒而耍小姐脾氣,您認為她有可能成為一個好醫生嗎?
本人就事論事,中立而不帶任何的偏見,謝謝您的互動。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umiao' 的評論 :
我隻是希望能夠客觀一些而已。我自己在國內做過外科醫生,所以,的確是有些同情他們兩個。
至於肖飛在情感方麵的渣,比他差的有的是。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加州laoren' 的評論 :
謝謝您的回複。
我也認為這是係統性的問題,這個在我以前的博客裏麵也講過,是非常的不公平。
我這篇博客是為肖飛和董襲瑩兩人辯解而已。
肖飛是正兒八經的協和八年製畢業。培養一個好醫生不容易,沒有必要毀掉他。
董襲瑩如果努力的話,也可以成為一個好醫生。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為這倆貨辯解也不知為什麽,隻希望有更多的這種4加4給領導們治療。而且董小姐的本科並不是醫學,她隻有四年在醫學方麵學習,所以她屢屢犯錯讓護士都覺得她非常不專業。
歐美的醫生能拿到執照,不死也得扒層皮。但是因為看病人少,所以不如國內的醫生臨床經驗多,再加上歐美的醫療手續太過繁瑣,醫生看病人,病人看醫生,都隔了很遠。
加州laoren 回複 悄悄話 真不知道這位作者想表達什麽?他們的醫術是否精良,道德是否高尚,自有公論,輪不到你來胡言亂語。
人們關心的是係統性的弊病。一個醫生可以如此的專橫、跋扈,為所欲為,如此對待病人,還談得上有什麽道德?這樣狀況發生,一定是有樣學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沒有所謂大佬作他的靠山,他有這個膽量?這是一個係統性的問題,不是嗎?
山地羊0822 回複 悄悄話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2025-05-12 13:01:38
回複 '山地羊0822' 的評論 : 聽是米國和加拿大的醫學院不好混進去,混出來更難
######
是的。在美國,住院醫生(即醫學畢業後的實習醫生和專科培訓醫生)受到嚴格的工作時長限製。根據“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ACGME)的規定,住院醫生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0小時,這一限製是為了減少疲勞、提高醫療安全性,並保障住院醫生的身心健康。

該80小時上限是以四周平均計算的,包括所有臨床工作、值班、行政任務和授課活動。此外,還規定:

連續工作不得超過24小時(可以再加4小時用於交接病人,但不得用於新任務)

每7天必須有1天休息(不能安排輪班)

夜班輪轉也有特定限製,避免過度疲勞。看看這種保護性規定,就知道如果不保護,住院醫的工作強度有多大。所以,在美國,獲得醫生資格是一段非常艱難的人生曆程。
gururu 回複 悄悄話 董不算壞?以董的背景哪裏不可以混?非要混性命交關的醫學?肖不夠壞?利用職權各種謀私。
西湖孤山 回複 悄悄話 佛說用慧眼看世界,皆是因果,一切都是報應。慈悲心看世界,都是可憐人。阿彌陀佛。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地羊0822' 的評論 : 聽是米國和加拿大的醫學院不好混進去,混出來更難
山地羊0822 回複 悄悄話 肖和董有多壞,明白人並不介意,而且實際也不是批評他們個人,因為那都是八卦,盡管他們倆個也算不上什麽道德高尚和醫術精良。大家是在批評這個製度和培養體係從行政到“科學”的缺失和故意的不完美。治病救人的事情竟然如此兒戲,還有什麽不可兒戲?您老人家上醫學院隻是認識到英語重要,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在學業務?那要是按這個邏輯,美國的醫學生也不需要學英語,估計也不需要學什麽醫學知識,純屬“躺贏”。所以,結論是:美國的醫學院太好混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