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海右的博客

找尋一百年前早期留美學生的身影和求學經曆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伍斯特和阿默斯特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學生(老照片16-17)

(2025-09-13 06:07:39) 下一個

伍斯特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學生

這張照片是1910年底剛成立的伍斯特(Worcester)市中國學生會的合影,刊登在1911年2月號的《中國留美學生月報》上。中國學生會由在伍斯特理工學院和克拉克大學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在當地中學學習的小留學生,還有幾位美國友人組成,定期在榮譽會員Mitchell夫婦家聚會。照片中有三名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他們剛從補習學校畢業進入伍斯特理工學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後成為知名教育家、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梅貽琦。

圖1. 伍斯特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學生

後排:王健1909,梅貽琦1909,J. T. Lansing,馬偕,倭伸布t,孫煜芳j;

中排:H. E. Mitchell夫人,C. J. Wong,黃文駿, H. E. Mitchell, 袁鍾銓1909;

前排:R. P. Lansing, Henry Chen.

  • 王健,北京人。中國現代製革工業開拓者,天津知名工商業家。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初學於天津高等工業學堂,赴美後1909-10年在庫欣學校補習,1910年暑期在達特茅斯大學修課,1910-11年在伍斯特理工學院學習化學,1911年轉威斯康星大學,1914年獲化學學士學位,1915年在伯業脫學院選讀皮革化學專業,1916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同年回國。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化學教授,在天津創辦華北製革廠並任總經理。抗戰勝利後,任天津市商會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梅貽琦,天津人。清華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複試中考的科目最多,總分第一名。初學於保定高等學堂,赴美後1909-10年在勞倫斯學校補習,1910年入伍斯特理工學院學習電機工程,1914年獲學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清華學校物理係教授、教務長、清華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因為梅貽琦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清華,是清華曆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他被兩岸清華公認為“永遠的校長”。
  • 馬偕,George William Mackay, 又名偕叡廉,加拿大安大略人,出生於台灣淡水縣,是當地的加拿大傳教士喬治·萊斯裏·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中文名偕叡理)之子。多倫多大學畢業,入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教育心理學,1911年取得文科碩士學位。畢業後回淡水傳教、創辦淡水中學並任校長。合影時馬偕是伍斯特中國同學會主席。
  • 倭伸布,後改名譚偉學,河北人。清華學校貴胄學堂特別生。1909年貴胄學堂官費留學,與第一批庚款留學生一起赴美,入阿默斯特中學學習。1914年入耶魯大學學習文科,1918年獲文學士學位。回國後曾在中國電力公司任職,又任美國在華企業上海電話公司副總裁。
  • 孫煜芳,安徽壽縣人。清華學校津貼生。1910年自費留學,1914年入康奈爾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8年獲土木工程師學位。回國後曾任順直水利委員會副工程師、京張鐵路工程師、總段長、工務處長,上海阜豐麵粉公司副經理兼廠務處長。
  • 黃文駿,廣州人。1909年自費出國,1914年獲高地陸軍學校學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川漢鐵路學習工程師、粵漢鐵路學習站長。
  • 袁鍾銓,江蘇江寧人。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初學於順天高等學堂,赴美後1909-10年在衛斯理安學校補習, 1910-11年在伍斯特理工學院學習,1911年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習電氣工程,又轉到科爾蓋特大學學習工程,1916年獲學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北京無線電報局工程司。袁鍾銓在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學曆和回國後的經曆如今鮮為人知。
  • C. J. Wong,Henry Chen, 中文姓名不詳。在伍斯特的中學學習。
  • J. T. Lansing,伍斯特理工學院學生,中國學生會成員。
  • R. P. Lansing,伍斯特中學學生,中國學生會成員。

阿默斯特 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學生 

這是阿默斯特(Amherst)市中國學生會1910年的合影,刊登在1911年3月號的《中國留美學生月報》上。本文重點介紹庚款直接留美生魏文彬、清華學校津貼生淩道揚和陳煥鏞、清華學校特別生楊蔭慶。魏文彬是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他在出國前已經從匯文大學畢業,成為到美國後直接進入大學的兩位學生之一(另一位是金濤),並且是直接入大學四年級。他也是第一位取得博士學位的庚款留學生。淩道揚護送貴胄學堂留學生出國,與第一批庚款留學生同船赴美。他出國前已經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到美國後進入馬薩諸塞州農學院,以後成為中國近代林業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陳煥鏞日後是中國知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清華學校貴胄學堂特別生楊蔭慶學成歸國後成為民國教育學家、京師大學英文係及教育係主任。

圖2. 阿默斯特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學生

後排:梁世恩,盧寶書,梁福初j,周思敬j,魏文彬1909,張鴻勳,梁應麒;

中排:淩道揚j,P. N. Lo,陳煥鏞j,陳其灼;

前排:梁應奎,陳其均,楊蔭慶t。

  • 梁世恩,廣東人。初學於香港皇仁書院,1909年自費留學,在阿默斯特中學補習。
  • 盧寶書,廣東東莞人。1909年自費留學,曾在馬薩諸塞州農學院學習,1916年在密西根大學獲商科學士學位。回國後曾任中國華安保險公司兩廣總經理。
  • 梁福初,廣州番禺人。清華學校津貼生。初學於廣州嶺南學堂,1909-10年任清駐德公使館隨習學生,1910年自費留美。1911-12年在阿默斯特的馬薩諸塞州農學院學習農業,又轉雪城大學學習曆史政治學,1915年獲學士學位。回國後曾任教於清華學校,任職於財政部。1920年任經濟討論處(端納代理處長)的中文編輯主任。
  • 周思敬,江蘇寶山人,生於漢口。清華學校津貼生。1906年自費留學,曾在霍爾約克高中學習法律,1911-12年在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回國後曾任浦信鐵路工程師、北京大學教員、駐古巴副領事。周思敬是留美幼童周萬鵬之子。
  • 魏文彬,河北密雲人。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位庚款留學生。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之前已取得北京匯文大學學士學位,赴美後直接進入阿默斯特學院四年級學習普通文科,1910、1911年先後獲文科學士和碩士學位,191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及國際法博士學位。是庚款留美學生中最早獲博士學位的兩人之一。留學期間任東美留學生會會長、世界會會長、北美中國基督教學生會會長、留美學生月報總編輯。1915年回國,曾任駐墨使館三等秘書、駐美及駐英使館三等秘書、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及國際聯盟行政會中國代表團秘書、外交部秘書。
  • 張鴻勳,上海人。初學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09年自費留學。1909-13年先後在波士頓大學和馬薩諸塞州農學院學習農業,1914年獲密蘇裏大學農業學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嶺南中學校長。
  • 梁應麒,又作梁應祺,廣東香山人。初學於山東煙台實益學堂,1903、1908年兩次自費留學,阿默斯特高中畢業,在馬薩諸塞州農學院學習。
  • 淩道揚,廣東新安人。著名林學家、中國近代林業奠基人之一。清華學校津貼生。1909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做為半官費貴胄學堂留學生領隊及翻譯,與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同船赴美。同年入馬薩諸塞州農學院,1912年獲森林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入耶魯大學研究生院,1914年獲森林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曾任農商部技正、金陵大學林科主任、交通部及山東省長公署顧問、青島農林局局長、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中央林區管理局局長、中華林學會理事長。
  • 陳煥鏞,廣東新會人。著名植物學家。清華學校津貼生。1908年自費留學,曾在馬薩諸塞州農學院、波士頓大學農學院、紐約州立森林學院、雪城大學學習,1915年獲紐約州立森林學院學士學位,1919年獲哈佛大學樹木係科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林學係教授、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陳其灼,上海人。1908年自費留學,在阿默斯特中學學習。
  • 梁應奎,廣東人。1908年自費留學,在阿默斯特中學學習。
  • 陳其均,廣東香山人。1908年自費留學,在阿默斯特中學學習。
  • 楊蔭慶,河北武清人,民國教育學家。清華學校貴胄學堂特別生。1909年貴胄學堂官費留學,與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同船赴美,入阿默斯特中學學習,後轉庫欣學校。1913年入康奈爾大學學習文科,1917年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入該校研究生院進修,之後又赴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科修業,獲教育碩士學位。回國後曆任北京大學講師、京師大學文科英文係及教育係主任、教育係教授,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東北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教授、中華教育總委員會委員、北京首都教育分會常務委員兼教化組組長。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