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漲漲是經濟好的表現,問題在幅度、進度和廣度上,這個控製手段很多,各種措施打下去,總會起作用的,藝術性在於,既要控製得當,讓漲幅進度落入可控區,同時不傷害主導經濟的各種積極和熱情;每天看著美聯儲忙來忙去的,簡化一下其實就是這些,當然這並不容易,方方麵麵都有尾巴,措施用起來,一腳踩下去叫聲響起,難免會有顧此失彼之處。不過現在在大方向的拿捏上,進步還是很大的,對易發生大規模高風險事件的行業監管和應急處理上,也好很多了。
美國的這輪通脹,在我看來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原因,首先是產業鏈紊亂和之後的調整,然後是長期積壓的一些價格因素一步到位式的反衝。經濟實際上發展暢旺,就業充沛,薪資水平高企,而薪資收入的增長也受到過去20多年收入增速較低的影響,也屬於長期低增速後的反衝。
新冠疫情是產業鏈紊亂的中短期因素,它造成的波動,正在快速消減中;中美脫鉤,重建供應鏈體係是長期因素,是要逐步走出來的,這部分比較複雜,會有反複,不會一蹴而就,不過方向很確定,就算中美互信依舊,中國的低價優勢,也不可能再繼續保持二十年,因為中國也要跨中等收入這個欄的,跨的過那就是升級了,不再以低價為招牌了,跨不過的話,低價也就玩不下去了,各種麻煩問題會冒出來,替代它的力量也會四處都是。所以,供應鏈重建於美國是個長期的問題,除了價值觀互信,體係可控,加強本土產業鏈的全息化,是更大概率的選項。從控製通脹率這個角度來看,隻要這個方向確定了,它就不再會是一個大的擾動因素了,脫鉤也是漸變的。
難度大一點的是薪資收入方麵,因為它有點牽一發而動全身。查一查數據才知道,在過去的三十年裏,美國家庭的中位數收入增長率是比較低的,長期在五萬到六萬美元之間,所以,確實有往上跳一下的積累基礎,而且,由於這個因素的加入,其他方麵的物價控製效果被打了折扣,整體社會的運營成本升高,這不是很快就能壓下去的因素,但是這個因素一旦走到位,它的穩定性是很高的,所以本輪控製通脹最困難的部分一旦趨於穩定,那麽其他的就要好辦的多了。
具體到生活關聯度很大的某些單品的價格高飛,經過調整肯定會回落的,比如雞蛋,食用油之類,產品供應方麵階段性的紊亂或失衡是容易矯正的,這是現在強大的生產效率體係決定的,過度失衡之後,市場自會去平衡利潤。不過,我個人認為那些過去20年長期保持了價格穩定的產品,就算本次通脹被平抑到2%的年增速裏,它的價格也不太可能回到從前了。
最根本的,就是經濟的內生力要好,經濟活力夠強,這是根本,否則美聯儲敢這麽斜率陡峭的加息?早就要翹辮子了!經濟活力靠什麽來保證?基建,內需,出口?這是表麵上的,書蟲們的研究範疇,現實中要看美國最大下力的方向是什麽,看人才,資本的流向,政策的傾向就可了然,經濟活力根本上是持續迭代的創新能力來保證的,新產業不斷地湧現,社會勞動生產率一直在提升,有這樣的經濟基礎,回旋和調整的空間很大,很難被動,因為突破的維度是不同的,你隻有XY,它多出一根Z來,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空間了!
所以本輪通脹很快就能看到成果,美聯儲憋尿舉杠鈴到現在,還說要再挺一挺,看來還是尿不急,把通脹徹底熄滅可期。
美國加大人才和勞動力引進的意圖明顯, 目前持旅遊簽證入境都可以找工作了
這意味美元不如過去值錢了,也就是美元貶值。
而出現矽穀銀行破產事件,是雪上加霜。如今美國不論政府還是個人,不論怎麽做都是輸,僅僅是怎麽才能輸的少點的問題。
比如對個人而言把美元換成港幣有可能避險,但很明顯有手續費成本。
帝國不行了,到了崩潰的階段了,不再是衰落。今年下半年美國進入經濟衰退(不是僅僅是危機),是所有評估機構的觀點,隻是希望不是大蕭條,因為上世紀的大蕭條,也是從貿易戰開始的。
第三,因為聯儲會升息,導致美債收益率上升,出現利率倒掛,使得過去的長期美債的低於1.5%的收益率等於虧錢,不再具有相應的價值,這是矽穀銀行破產的原因。
也就是哪怕銀行沒有犯錯誤,但隻要你有美債投資,並且大到了某個程度,你就會出現資不抵債的局麵,目前美國還有186家銀行是同樣局麵,都有可能破產。
因此美國如今麵臨巨大風險,聯儲會如果繼續升息,就更加刺激利率倒掛,讓美國銀行破產。如果不升息,就無法抑製通脹,怎麽都是輸。
美債會在今年七月份到期而因為沒錢付利息,也就是違約,而美國目前從世界上借不到錢付利息,這是曆史上第一次。美國政府目前手上隻剩下1700億可花,而付利息需要1萬億,到下一個財政年度還有小半年,因此沒錢付利息。
一旦美債在七月份違約,意味美元破產,美國破產,那就不是通脹的概念了。
目前看不出有什麽解決辦法,世界上唯一有錢借給美國的國家是中國,但中國已經說今年會繼續拋棄2000多億美債,而不是買美債借給美國錢。這就是耶倫急於出訪中國的原因,必須在上半年。如果耶倫不能在七月份前訪問中國,她隻有辭職或者被撤換一條路。
目前中國政府並沒有批準,要看拜登的態度。
全世界今年經濟完全依賴中國,因為三月份最新的國際經濟評估機構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是5-6%,其中華爾街的預估最高,高於中國政府的目標。但同時美國被再次降低,到了1.2%。
從去年12月份到現在,幾乎每一天都有國家元首訪問中國,走馬燈一樣,就是為了經濟問題。
美元如今已經沒有經濟基礎,完全是信用貨幣,而美債如果違約,美元也就失去了信用,一錢不值。
這是如今美國銀行業處於危機的原因,因為美債主要是美國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買(社會保險基金和美國人的退休金),資金大量流出美國,去與美國金融聯係不緊密的地方,中國香港。使得香港在矽穀銀行破產案後幾天內作為外匯處理中心的位置從世界第七上升到第四,馬上就是第三。
聯儲會夏天降息是可預測的,不是因為抑製了通脹,而是需要抑製利率倒掛,代價是,通脹會增加,資金會大量外流,但有可能製止美國銀行業破產,和因為利率倒掛降低,世界上還握有美債的國家,比如中國,停止拋美債避險。
美國就有可能持續發美債借錢還債付利息。
美國作為國家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因為遇上了曆史上從來沒有的局麵,發行美債沒人買,借不到錢。
因為去年沙特與中國談下了人民幣石油後,中國與伊朗伊拉克新加坡澳大利亞俄國巴西等世界主要資源出口國達成人民幣貿易協議,中國不再需要保留美元儲備,三萬億美元“閑錢”可以拋出,換成人民幣救市,而拋出的美元增加了流通領域的美元數量,通脹就是必然的。美國唯一能做的是花錢買回美債美元銷毀,降低美元數量,才能抑製通脹,就是所謂的縮表。
問題是美國沒錢。
也意味美元開始失去統治地位。一旦美元不再具有統治地位,美國經濟規模可能降低一半左右,達到歐洲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3萬多。大部分美國人會破產,因為美國不是社會主義模式,占人口50%的人隻占有社會財富的3.3%。
實在看不出有什麽希望,也許全部希望就是與中國合作,類似英國在衰落時對美國,這樣美國還可以長時間保持一個富裕國家的地位,但失去美元地位,經濟規模是中國的三分之一。否則就是羅馬帝國的結局,幾年內分裂。
這全部事件是因為美國發債太多,目前已經是GDP的133%,美國人一年不吃不喝業還不起,美債其實成為借新債還舊債的龐氏騙局,導致沒人敢買。而為了能賣掉美債,美國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來吸引人,加上聯儲會升息,導致利率倒掛,讓美債貶值,因此即使美元這次因為什麽奇跡而能走出破產危機,貶值也是一定的。
而美國開創了這種欠債借錢過日子的人是裏根,所以說裏根導致了美國的沒落是不過分的。
1970年時,M2為611.2(Billion),其通脹為5.6%;
現在的M2為21062.5(Billion),通脹不到7%。。
有沒有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