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Win in China)
花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看Win in China的網站。 這之前,壓根兒沒聽說過Win in China是個什麽東東。越看,就越喜歡。
簡單的說,Win in China是一個選拔精英企業家的pk電視節目,與美國的“學徒”(The Apprentice)很像。為了贏得比賽,選手們必須先通過電腦海選,然後是層層麵試,讓包括風險投資家、CEO和觀眾在內的所有評委相信自己的商業計劃最好。
總策劃王利芬。一直覺得王利芬是個人物。別的不說,隻要是她參與製作的節目,基本上就像印有“Swiss Made”的手表一樣,讓人放心。在垃圾成堆的電視節目中,再加上所謂的政審的攔截後,仍然能夠曆經多年而堅守陣地的人,不多。
Entrepreneur 在英文中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兒,也幾乎是任何商業學院不可或缺的一門相關學科。可是,創業者被中國人認可為一個人群的代名詞,似乎還是沒多久的事兒。我相信,很多悶頭苦幹,屢次失敗,不被理解的人,在看了這個節目之後,會突然感到自己不再孤獨了。懂得,促進理解。
從個體的角度講,至少,它會像超女的選拔一樣,給了平凡人展示夢想的舞台,實現夢想的機會。可不僅僅如此,這個節目的主題是創業,這就注定了節目的受眾群會是一個關注事業的棟梁群體。整個社會對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對創新和創業的鼓勵,將會使身在其中的,和準備加入其中的人群已強大的精神力量。
作為旁觀者,理解也許會促成行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手裏有一筆閑錢,麵對一個朋友的創業計劃書,和在故鄉買棟房子之間, 至少,你應該會仔細的做個思考。
從國家的角度講,企業家是和平時代的英雄。他們創造就業,貢獻稅收。Win in China給了正在努力從創業者向企業家路上邁進的人群一個吸引眼球的機會。這會使更多的人關注和加入到與之相關的過程中來。在中國這樣一個推崇中庸之道,懼怕失敗的傳統文化為主流的民族裏,其長效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
雖然,這隻是一個電視節目,作為節目本身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製,會有其公正性的偏差和局限性。 例如海選的試題設置,初選評委的個人喜好,方言使用者的語言表達局限性,等等。但是,在這個新領域,我為王利芬的嚐試鼓掌!
至於最後的冠軍將獲得一家注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新設企業的經營權並獲得其20%的股份,應該是水到渠成而非驚喜。這樣的人和項目,吸引到VC應該隻是時間的問題。
Win in China 的網址:http://win.c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