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仔細觀察俄烏巴穆特攻防戰已有7個多月了. 詳細跟蹤烏克蘭反攻也有近三個星期了. 通過這些觀察,基本上可以了解烏軍作戰思想.
世界上各個國家軍隊作戰,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打法. 美軍打戰有各維度的情報優勢,再加上全球範圍內的兵力投送與高強度精準火力打擊能力,所以美軍的打法是首先盡量摧毀對手一切高價值目標,然後大量遠程殺傷敵方有生力量. 步兵出動時,隻是展現美軍的現場存在. 這種打法技術含金量太高,隻有美軍可以用.
俄羅斯與前蘇聯的打法還是二戰的辦法,炮火洗地. 所有火炮可以夠能著的地方都用大炮轟上幾遍. 然後坦克,裝甲車帶步兵上. 打仗時不考慮傷亡,用人命換進展.
烏軍的戰法是充分發揮北約提供的戰場情報優勢與日益增強的70-150公裏範圍內的精確打擊能力,大量摧毀敵方後勤保障體係與指揮機構. 在防守時盡量用大炮裝甲火力大量殺傷敵有生力量. 進攻時不搞戰損率高的強行突破,但在全國2000餘公裏戰線上與俄軍全麵接觸,爭取調動對方,尋找對方的薄弱環節.
烏軍能把所有現有的萬國牌武器發揮到極致,非常了不起. 但是他們有一個作戰原則,就是有多強的武器,打多大的戰. 不打超出現有武器裝備水平的大戰.
烏克蘭指揮決策層知道他們的人口隻有俄羅斯的1/3,不能硬拚. 而且烏克蘭的價值觀己逐漸西化. 對參戰官兵的生命與及家庭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對手俄羅斯. 烏軍參戰官兵也享受假期,可以回後方與家人團聚. 澤連斯基總統曾對前線官兵說:“保護你們的生命就是保衛烏克蘭!” 所以烏軍的人員傷亡肯定比俄軍低很多. 這種打法的好處是穩妥,不容易出錯. 缺點是反攻的進展也比較慢.
我認為烏目前的打法是量力而行,符合他們的國情,符合現實. 支持烏克蘭的歐美也知道目前的烏克蘭戰場態勢,所以他們的援助從開戰以來也一直在隨戰情發展而逐步調整加強. 現在烏克蘭獲得F16戰機己通過,隻是何時成軍形成戰鬥力的問題. 另烏克蘭獲得美國陸軍戰術導彈係統(ATACMS)己是極大概率的事情. ATACMS成本比英國暴風陰影導彈成本更低,射程更遠. 烏克蘭如獲ATACMS,戰場主動權會更加傾向於烏方.
簡單用中文語境來表達烏克蘭的反侵略作戰思想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有人在,什麽問題都有希望解決. 早一點,晚一點而己.
從目前的情況看,俄烏雙方都不太可能整編製圍殲對方主力部隊. 雙方在進攻中基本上都是逐條戰壕爭奪,整條戰線向前平推. 進展比較慢. 最終決定戰局的能夠摧毀對手後勤保障體係,迫使對方撤兵的一方. 烏軍去年赫爾鬆第聶伯河右岸集中攻擊俄軍補給線,斷了俄軍糧草. 結果俄軍隻能撤到第聶伯河左岸就是實例.
軍事裝備消耗了,容易補充。戰士的生命損失了,難以彌補。烏克蘭政府的策略非常合理。烏克蘭的年輕人在打敗俄羅斯侵略者、收複國土後,還需要重建自己的國家,享受與家人一起美好的生活。
遙想當年,如果中華民國獲得了全世界同等力度的援助,國民革命軍的士兵們就不需要“一寸山河一寸血”地犧牲那麽多的生命,整個民族也就不會在抗戰勝利之後遭受更加深重的災難。
俄國為什麽不能用這種打法?
是遠程導彈數量不夠多?
還是衛星觀測技術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