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隻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隻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個人資料
正文

大而美法案通過:證明美國還是信特朗普

(2025-07-04 00:54:03) 下一個

特朗普新政搞出來的《大而美法案(以下簡稱<法案>)》,儘管被馬斯克罵成“又臭又惡心”,最終美國國會還是勉強通過了。

這讓我想到中國的傳統智慧“既要又要還要”的古訓。感覺,特朗普的這個《法案》,很有點“既要又要還要”的味道,特朗普似乎也要打破“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怪圈,嘗試一把“什麼都要”的遊戲。

我看,不僅馬斯克,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這樣的權威機構,以及眾多的國際傳媒,比如法國官方電台(rfi)等,都十分不看好《法案)》的未來。

有國際學者甚至斷定:一旦《法案》通過,美國的財政赤字將進一步增加3000億美元,美國或從此不再是世界經濟火車頭,而是一部左右搖擺的車廂,無奈跟著大勢走。

這麼多權威機構以及大牌傳媒都在詆毀《法案》,想有他的一定的道理。

但我轉念一想:美國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大學和智囊研究水平世界一流;尤其是國會兩黨議員,個個都是各行業精英翹楚,難道他們不清楚《法案》的現實價值和潛在的風險?難道他們不會計算《法案》通過與不通過的得與失?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個人的一個直覺就是:

《法案》能勉強通過,至少清晰表明了:美國的上流頂級大佬,還是相信特朗普的領導力的。說得再不好聽一點:他們要信特朗普一回。

為何這樣說?

首先,是民主黨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在國內外的表現,我相信美國的大佬們看得一清二楚。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像全世界都是這樣:表麵的東西,總是民眾和一般左派政客看到;而實質的東西,才是睿智的大佬們最為關注的。

過去總講“人民創造歷史”。其實,歷史永遠是英雄創造的。好多事情,從來都是極少數的有能力決定國家前途和命運的人——我們說那些有話語權的精英(比如美國的選舉人團),他們或許知道什麼樣的人,有機會玩出比民主黨更好的效果。

所以,美國絕大多數選民,最終放棄了民主黨的哈裏斯,而選擇了共和黨的特朗普。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儘管特朗普官司纏身,但聯邦政府最高法院的判決,或許代表了美國上流社會大佬們的心思。現實就這麼回事。

第二,特朗普上台以來,一反過去拜登政府的溫和作風,而是霸道而強硬的向世界展示美國的能量,所謂“以實力求和平”的發展理念。

你比如特朗普:從發動全球關稅大戰;到率團沙特找錢;再到悍然轟炸伊朗;公開力挺以色列的中東立場;國內嚴禁舉行反猶活動,以及一係列在國內進行的前所未有的改革,都是有板有眼,有章法的。

這並非特朗普個人的霸氣的執政風格,或是我行我素,心血來潮,而是得到美國兩黨重要大佬們支持的國家行為。特朗普不過是執行者而已。

我覺得,很多美國人,尤其是上流權貴和眾多的中產階級家庭,都相信特朗普這樣幹,或有機會改造美國,帶來“真正的黃金時代”,國家和自己都將從中得到好處。不然特朗普不會如此信心滿滿,大有幹一番大事的氣勢。

第三,特朗普的《法案》的核心是減稅政策,儘管攤子鋪得很大,但目標還是為了國家日益強大,以及美國核心資產——廣大中產階層的利益。無疑是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體現。

這與民主黨拜登政府時期的國內大幅舉債,社會通貨膨脹;超越現實,過度重視環保和清潔能源;挑起不大負責任的代理人的俄烏戰爭;以及體恤基層民眾的福利做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對比拜登政府,特朗普的國家治理,無疑是比較貼地,實事求是,兼顧到美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利益的。你看他上台以來,陸續退出好多國際組織便是明證。

一句話,特朗普很清楚:美國要成為世界的真正一哥,讓過往的屢試不爽的玩法,可以繼續玩下去,唯有“大而美”——既要大,還有好,兩樣東西都要得到,方有可能繼續保持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力和不敗地位。

這樣的戰略思維,或許是搞企業出身的馬斯克不曾想到的。但願特朗普有本事不負眾望,領導美國“大而美”,成為世界的重要和平力量。

我想,美國人尤其是上層建築的大佬,對他多少有點信心的,再不濟也要信他一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6ba6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人好糊龍罷了,比數這麽接近,說明反對聲音還是很多。隻不過氣勢不在弱的一方
irisin2021 回複 悄悄話 川普堅持常識,發展是硬道理,核心是發展經濟,不是國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