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隻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隻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個人資料
正文

加沙問題:因為國際社會的決絕迎來曙光

(2025-07-25 02:00:34) 下一個

我看這兩天,歐盟20多個國家,聯合澳洲等大洋洲島國,共計28個國家聯合發表聲明,要求加沙立即實現無條件停火。可見以色列人的強勢,令到歐盟國家領導人都看不下去了,要出來主持正義。我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X平台上說,法國很快就會承認巴勒斯坦建國。

這個世界真的很有意思。“爛泥扶不上墻”的加沙人,終於有歐洲領袖站出來為他們說公道話了。

很多人搞不明白:

這場由哈馬斯挑起的曠日持久的以哈軍事衝突,打了也快一年,加沙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哈馬斯武裝和無辜的巴勒斯坦人也死了不少,尤其是哈馬斯的高層,一個一個被以色列斬首,按理差不多了,哈馬斯應該主動出來講和、談判,平息事件。就像中國人說的“好漢不吃眼前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有意思的是:

以色列和哈馬斯,一個是中東軍事實力最強悍的猶太民族國家;一個是加沙地區實際控製人哈馬斯的軍事武裝,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兩個選手,怎麼會打起手來?但事實就是哈馬斯惹了以色列。

我想:哈馬斯這麼幹,或許因為由來已久的民族矛盾受不了,要藉機為巴勒斯坦人除口惡氣;或是有大佬在後麵力挺,背書,哈馬斯才敢鬥膽玩一把陰的。挑釁一下曾經的死敵,看看反應如何。

有句話叫“開弓沒有回頭箭”。

可能哈馬斯做夢也沒有想到,就一個恐怖襲擊,竟然惹來以色列人的大動幹戈,大打出手,搞到收不了場。以色列人或許認為,你哈馬斯不講道德,做了“初一”,我便不再客氣,必然以牙還牙,用“十五”還於顏色。

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幾個月來,儘管國際輿論和聯合國,一邊倒的施壓以色列實現停火,但以色列似乎絲毫沒有理睬,繼續我行我素,該怎麼打就怎麼打。

即便美國總統特朗普這樣的以色列人的大老闆,提出些善意的建議,總理內塔尼亞胡似乎也沒有買賬。感覺以色列人大有一鼓作氣,不惜代價,這次要徹底解決加沙的問題。

為什麼以色列人如此決絕?如此不賣聯合國的賬?

我們說,凡事都有因果關係。哈馬斯當年偷襲以色列演唱會,抓了近千人作為人質,這是“因”;因為“因”,引發了以色列的強烈報復。聽說開戰以來,已經死了近8萬人,更多的可能是無辜的平民,這是“果”。

都說子彈和炮彈不長眼睛,怎麼可能炸得如此精準?俄烏戰爭是這樣,加沙軍事圍剿更是如此。以色列人這麼幹,我想一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我個人認為:通過這次演唱會的恐怖襲擊,以色列人感覺到,哈馬斯的存在,恐是個巨大的定時炸彈,如果不下定決心下重手,未來很難說後院不會再次起火。

中國有句老話叫“坐著說話不腿疼”。聯合國也好,歐盟國家人道主義關懷也罷,亦或是其他國家的外交調解,其實,按照“因果關係”處理國家爭端是最好的,也令人信服。

一句話:秉持“一碼歸一碼”的原則,處理加沙問題,大概率可以做到一勞永逸。

不然,法國馬克龍,英國施紀賢,德國墨茨,這三個具有歐盟國家話語權的領導人,也不會如此團結一致,走到一起。他們都認為:目前的加沙,到了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時候了。

“一碼歸一碼”,雖然是中國封建社會統治者,處理事務的一條好經驗。其實,也非常適合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處理。

“一碼”是:哈馬斯的問題。

加沙問題因哈馬斯開始,也因哈馬斯結束。哈馬斯加沙戰爭的主角。

一是不管怎麼說,你哈馬斯搞了恐怖襲擊,上不了檯麵,自然被人詬病而譴謫。一個好好的演唱會,被你搞到好事變成噩夢。劫持上千無辜人質不說,還以此做籌碼,來恐嚇以色列政府。你想想,以色列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必然是高壓反擊的。

二是退一萬步講,即便哈馬斯想為巴勒斯坦人出了口惡氣,或是達到了什麼目的。但這種“陰”的玩法,是沒有人同情你的。況且,哈馬斯藏起來的無辜人質,至今死的死,傷的傷,至今都沒有全部釋放,而是擠牙膏式的放人。以色列人怎麼可能跟你達成停火。不可能的。

我想,以色列之所以大規模對加沙進行掃蕩,無非是想徹底剷除混在平民當中的哈馬斯恐怖分子。

也許哈馬斯的這種擠牙膏式的釋放人質方式,是基於自我保護,希望繼續佔據主導權,但對無辜的人質來說,這未免太殘酷了。

我看這“一碼”,哈馬斯至少要做三件事:

一是恐怖襲擊因哈馬斯引起,不管如何,國際社會都是譴謫恐怖主義的,哈馬斯必須公開道歉才行;

二是哈馬斯麼要正式對外宣佈:將釋放所有的演唱會人質,並向當事人和家屬表達問候;

三是哈馬斯應正式對外宣佈:將徹底解除武裝,退出加沙地區,並上交和歸還加沙的實際管製權,並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阿巴斯)實現內部和解。

另“一碼”則是以色列。也要做三件事:

當然,這三件事,必須在聯合國和部分國際領導人的見證下,以書麵的形式,白紙黑字一次過完成:

一是向全世界宣佈:以色列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成立。並表態在規定時間內,厘清兩國之間的部分領土問題的歸屬以及管治權。徹底解決多年來的領土紛爭問題,不再留任何尾巴。

二是立即宣佈:實現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加沙永久停火並簽署協議,確保聯合國和國際人道主義機構對加沙的任何援助,以及戰後重建工作,是安全的,自由通行的。

三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國從此井水不犯河水,和睦相處。

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如果哈馬斯的恐怖襲擊,引起國家社會對加沙問題的高度關注,從而促成以巴問題的圓滿解決。某種程度上說,哈馬斯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中東吉祥。但願世界和平,不要打仗,大家都過好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國際社會早就讚成建立巴勒斯坦國了,但我記得是巴勒斯坦人自己不願意成立國家,就願意當難民。我記錯了?當難民可以躺平,啥也不幹就能獲得大筆國際援助,而作為國家,就要建設,要有GDP,要為自己的國民福祉負責。
登錄後才可評論.